看到1岁多的宝宝受欺负了,妈妈们往往既心疼又气愤,到底该直截了当地站出来,还是碍于面子忍气吞声呢?
如果宝宝还小,家长要必须马上出来制止! 3岁以下的宝宝,并没有自己处理这种事情的能力。如果家长不出面干预,只会导致事态升级,闹得双方更加不愉快。
忍气吞声会让孩子习惯忍受欺负
碍于情面的“优雅转身”,只会给孩子错误的示范,会让孩子觉得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是合理的。教孩子用逃避来解决问题,只会让他更容易成为被 欺负的目标,久而久之习惯于忍受欺凌行为。
当孩子习惯被欺负,却又无处 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时,这些负面情绪就会沉积在心底,然后像滚雪球一般 越滚越大。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无法摆脱阴影;而有些人会在某个时刻爆发, 酿成抑郁、报复社会等悲剧。
0~3岁:需要大人及时介入
大人要及时介入,果断指出错误行为。如果“肇事”小孩没有改正,则需要让对方家长参与进来,共同解决。倘若遇到不明事理的家长,那就果断带孩子离开。爸爸妈妈对欺凌行为的零容忍和实际行动,会让孩子明白:没有人能随便欺负他,他也不用害怕受欺负。
孩子受欺负,是很多妈妈都会面对的事情。合理解决、及时介入小宝宝们的冲突是非常重要的,要是碍于情面,不处理,不仅可能会伤害宝贝,更可能导致事态扩大。所以,妈妈们,该出手时就出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