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肯吃饭,你指着大门对他说:“你不乖乖吃饭,警察叔叔就会进来抓你!”
孩子在外面乱跑,你呵斥他:“你乱跑妈妈就看不见你,这样你就会被大灰狼叼走!”
孩子又哭又闹,你不耐烦地说:“再哭的话医生就要来给你打针了哦!”
这些话咱们都很熟悉吧?小时候爸爸妈妈总爱这么吓唬我们。
为了让孩子乖乖听话,父母使出浑身解数编造各种可怕的故事和他斗智斗勇。
可是爸爸妈妈说了那么多,却依旧“收拾”不了一个淘气宝宝。
那么,你为什么要对孩子说这些话?
“我希望孩子不要在沙发上爬来爬去,这样实在太危险;我希望孩子可以好好吃饭,不要只专注于看动画片;我希望孩子能够早早地上床睡觉,躺在那安静又乖巧……”
乱涂乱画、打翻杯子、哭闹喊叫……孩子的这些表现总是让我们忍不住火冒三丈。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的表现能够满足自己的期望,努力让他成为我们心中的那个“满分宝宝”。
父母往往觉得孩子还小,即便对他说了什么也不会懂,所以吓唬一下应该是最立竿见影的了。殊不知,以恐吓作为惩罚教育,往往会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中说:“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很多父母会觉得,我总是为了孩子好,毕竟我最爱他;或者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不知不觉也在延续父辈和其他人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这个“小吓唬”、“小玩笑”,对孩子来说可就没那么“好玩”了。
年幼的孩子可不懂大人语言的“潜规则”。对于他来说,你脱口而出的“不要你了”,只会伤害到他的安全感,造成他对爱的不确定。
即便“吓唬”起到了短暂的效果,但这是在给将来的教育挖坑:孩子折腾一晚不肯睡觉,非得说床底下有鬼有大灰狼,结果每次睡前就像在打仗;训斥再不听话就叫医生来给他打针,结果孩子一去医院就大哭大闹、不肯配合;吓唬孩子调皮就会被警察叔叔抓走,在他遇到危险的时候,他就不会主动向警察叔叔寻求帮助,因为在他眼里警察是抓小孩儿的“大坏蛋”……
这种头疼又无奈的时候,有没有反省一下,自己“随口说说”的话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心理阴影?
除了这些“立竿见影”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强烈的恐惧会让孩子性格变得懦弱胆小。
有些话使用不当,一味威胁、吓唬他,夸大事情的严重性,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和不安。
听到你的高分贝呵斥就会躲,见到医生就会哭,夜里睡觉还会做噩梦。
孩子并不喜欢那些让他恐惧的东西,因为不乖、不懂事,就会带来各种可怕的结果,慢慢就会产生心理阴影,懦弱胆小的性格从此埋下伏笔。
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比起威胁恐吓,懂得和他正面沟通可能会更有效——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先做好示范。
想让孩子做到的事,自己就应该先做到。比如你希望孩子认真读绘本,那么你自己就要关上电视、放下手机、拿起书本,而不是大声呵斥他“不看书你就再也别想看电视!”
要求孩子做到什么事,一定要懂得善于使用简洁有力的正向语言。
比如孩子又吵又闹的不让你吃饭,你说“再吵妈妈就不要你了”,不如用“妈妈想安静地吃饭,你先自己玩十分钟”来明确自己的态度更好。
善于充分调动孩子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唤起孩子的注意。
比如《妈妈是超人》里,包文婧穷尽方法哄饺子吃饭,饺子怎么都不肯,结果张歆艺一句“像小猪佩奇那样吃”,饺子立马言听计从。包文婧这才恍然大悟:“她用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就是说,小猪佩奇就是这么吃的。”
小时候,老爸老妈可没少用类似的话来恐吓我们。想想自己小时候为那些不存在的妖怪提心吊胆、看到医生就哇哇大哭,真是又囧又感慨。
做爸爸妈妈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一言一行都关系着孩子的未来。我们有时觉得孩子闹人、不懂事,其实要从自己身上找找问题的根源。多些耐心让孩子明白,惩罚并不是为了让他痛苦,而是为了帮助他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