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由一篇鼓励家长打孩子的文章引发朋友圈集体讨论孩子是否可以打的话题。


有些朋友说:孩子当然不能打,打孩子是家长无能的表现;有些朋友说:为什么不能打,该出手时就出手;也有一些朋友说,不管能不能打,道理听上去都对,但又隐隐地觉得似乎哪里不对。


而我也有同样的感受。


当我努力回忆小时候有没挨过父母揍时,尽管努力却想不起来,当我问妈妈时,她却说:当然有,你小时候皮得很。但这些妈妈口中的“教训”我的场景我没有丝毫记忆,相反,记忆深刻的是害怕失去妈妈的那段回忆。


小时候因父母工作的原因,有几年我和弟弟在奶奶、外婆家轮流住,周五下班妈妈便来接我们。有一天等到天黑妈妈也没回来,弟弟哭着问我:是不是妈妈不要我们啦!


而已经略为懂事的我则在担心妈妈是不是在路上遇到了什么危险,那天晚上我一整晚都被害怕和恐惧笼罩,我求菩萨娘娘保佑妈妈,躺在床上心里在默念:妈妈一定会回来的。第二天一早妈妈回来了,原来是因为误了车。


但这害怕失去妈妈的恐惧,成为我回忆中极为深刻的记忆,反而那些被妈妈偶尔教训一顿的场景却被忘得精光。



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支持和鼓励家长打孩子。


我想说的是,这道关于孩子能不能打的选择题,关键不在于打还是不打。而在于,父母与孩子之间是否有安全稳定的依恋关系。


依恋理论之父鲍尔比指出:“如果父母与孩子有稳定安全的依恋关系,那么父母偶尔的情绪爆发或者拳脚相向是不会有什么伤害的。”


依恋关系理论起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用恒河猴做的一系列实验,许多人或许或多或少地听过哈洛著名的钢丝母猴和绒布母猴的实验,但事实上,哈洛用恒河猴做的经典实验不止这一个。


哈洛实验的时代背景


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心理学界流行从欲望的角度来解释人类的行为,认为婴儿之所以对母亲如此依恋,纯粹是为了满足饥饿、口渴等生理需求的欲望。


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母爱对于婴幼儿的成长和发育来说不是必需的,反而母爱是孩子形成依赖性格、无法独立自主的根源。


在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下,那时候的西方国家掀起不拥抱婴儿,不亲近婴儿,从小让婴儿尽可能地独处,培养婴儿独立性的养育热潮,这种隔离式的养育方式大行其道,即使有部份心理学者提出反驳,但却缺乏足夠的科学证据。


哈洛不相信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只是因为母亲的乳汁,于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用恒河猴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关于母爱本质的实验


这个实验把刚出生不久的幼猴和母猴强行分离,然后关进有两只假母猴的笼子里(一只是胸前挂有奶瓶,有哺乳功能的铁丝母猴;另一只是没有奶瓶,没有哺乳功能的绒布母猴)。


骤然脱离母猴怀抱被关进陌生的笼子里的幼猴,无助、惊慌地畏缩在角落里,不断地嘶叫;


几天后幼猴接受现实停止嘶叫,开始紧紧抓住笼子里的绒布母猴,将脸埋在母猴胸前磨蹭,寻求安慰,直到它们肚子饿了,


才会转身到铁丝母猴那边吸吮奶瓶,一旦喝完奶,它又立刻回来依偎在绒布母猴身上,实验中的每只幼猴都是如此。



实验证明:相较于乳汁,幼猴更需要柔软、温暖、有接触感的安抚。


回到养育关系中,孩子对妈妈的需求远不只乳汁,乳汁固然是孩子生存和体格发育的基础,但孩子大脑的发展,更多的是需要来自于母亲温暖的怀抱,温柔的安抚所带来的情感安慰及安全感。而这才是母爱的本质。


安全稳定的母婴依恋关系


当幼猴和铁丝母猴、绒布母猴相处一段时间后,哈洛开始尝试把铁丝母猴和绒布母猴移除,看看幼猴有何反应。


在胸前挂有奶瓶的铁丝母猴在场的情况下,把绒布母猴移走时,幼猴情绪失控,惊慌失措,大声尖叫,它宁可蜷缩在绒布母猴原来待着的地方,也不去拥抱铁丝母猴,当工作人员往笼子里放置新玩具时,幼猴没有探索的欲望;



而当绒布母猴在场,把胸前挂有奶瓶的铁丝母猴移走时,幼猴并没有表现出情感和行为的不适。当工作人员把新玩具放进笼子时,幼猴会尝试开始探索,它把绒布母猴当做一个安全基地,探索一会儿玩具会跑回绒布母猴身边待一会儿,再开始新的一轮探索。


实验证明:安全稳定的依恋关系就像一个安全基地,为孩子提供发展及探索所需的情感支持。


回归到养育中,孩子的大脑对让自己感到安全快乐或恐惧悲伤的事情非常敏感,当大脑感受到恐惧和不安全时,会停止发展;当大脑感受到安全快乐时会积极地发展。



所以,能让孩子感到快乐、安全和爱的,才是促进孩子不断向外探索和发展的根基。这也是建立安全稳定的依恋关系的意义。


矛盾混乱的母婴依恋关系


哈洛接下来又开始了另一个实验,在绒布母猴身上安置了会突然向幼猴喷出强劲气流、冰冷水柱、甚至会伸出铁钉刺伤幼猴的机关。


然而,被这些突如其来的伤害惊吓而跳开的幼猴,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新投入到“残暴无情”的绒布母猴的怀抱中,而不是转而去选择铁丝母猴。


哈洛再一次用实验证明:幼猴对妈妈如此执着的爱,和生理需求无关,反而是因为缺乏妈妈的爱,所以对妈妈有更强烈的情感联结需求。


现实中我们常常见到虐童家庭里,即便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很糟糕,但孩子却仍然依恋父母的原因。


回到我们讨论的孩子可不可以打的话题,打孩子不应该是一种选择,更不应该成为“不打不成器”的教育方式。


爱恨并存的矛盾关系,扭曲了孩子对爱的理解,处于混乱、矛盾、不安全关系之中的孩子,大脑认知遭到破坏进而影响心智发展。


未得到爱的孩子无法接收爱和表达爱


那么,这些没有母亲陪伴长大的幼猴,后来怎么样了?


事实是,这些幼猴成年后即便放归到正常群居生活中时,它们都无法与其他猴子相处。大部分时间蜷缩在角落,孤僻、抑郁、自闭,甚至有些猴子出现自残和攻击同伴的行为。这些猴子里,母猴有一半不懂得与异性相处、无法进行正常的繁衍行为。


此时,哈洛为了验证这些没有母亲陪伴长大的猴子是否具备养育后代的能力,他强制母猴受孕,当这些母猴生下幼猴成为母亲后,对自己的孩子表现得相当冷漠,当孩子试图拥抱他们时,他们会把孩子推开,甚至暴力殴打、虐待、杀害幼猴;20只母猴中只有一只笨拙地尝试给自己的孩子喂奶。这些未得到母爱的幼猴,成年后,失去了与人交往和抚养后代的能力。



也有不少的实验数据佐证,在童年受过严重情感创伤,或者被冷漠对待的孩子,相应的也缺乏感受爱和正确表达爱的能力。在社交关系的建立中,也常常显得笨拙。


爱,是可以遗传的。


爱的能力不论好坏,都可以改变大脑,进而改变基因,让这种能力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童年受过情感创伤的孩子怎么办


后续有研究人员继续实验,把没有母亲陪伴长大的猴子,和一只温和的猴子放在一起,不管受过创伤的猴子表现得如何不安、暴力、疯狂,温和的猴子都始终陪伴在旁,给予情感支持。慢慢地这只猴子的情绪开始平复,并接受与其交往相处。


也就是说,当可以寻找到一段安全稳定的亲密关系时,可以修复早年依恋关系中的创伤。关系可以修复关系。


从恒河猴一系列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知道,拳脚上的暴力不是造成儿童创伤的关键,真正重击孩子的是持续的情感暴力所造成的,亲子间混乱不堪的坏关系。


如果,你因曾偶尔打过孩子而陷入自责难堪,那么想办法和孩子修复和建立安全稳定的亲子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