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朋友来和我聊天说自己的孩子去上幼儿园了,但是非常不习惯。每天回家都会说,不想去幼儿园。
询问原因后发现,原来孩子觉得幼儿园规则很多,不像在家那么自由。
比如,以前在家想玩啥就玩啥,去了幼儿园还是要“服从”安排的;玩玩具大家要轮流,不能自己总是第一个玩;还有,必须要午睡,而不是不想睡就不睡,等等。
朋友说,最近看你写的都是关于分离焦虑的,我怎么感觉很多孩子不想去上幼儿园都是因为“规矩”太多。
你说现在那么多都是“爱与自由”下养育的孩子,幼儿园规则是不是压抑了孩子的个性,孩子自然就排斥,这要如何引导呢?
纪律和规则的不同
自从踏入幼儿园后,我们都需要面对的一件事,自家孩子是个宝,别人家孩子也是宝,大家需要互相适应和磨合。
幼儿园是“社会化”的第一步,也是我们帮助孩子在“自我”和“去自我”过程中找平衡,这是成长很关键的一步。
“爱与自由”养育下的孩子也是需要建立规则意识的,只不过我们需要区分“纪律”和“规则”的不同。
纪律的本质是威胁与害怕,规则的本质是内化与认同。
你必须做,没有为什么?我是你妈妈,你必须听我的。我数到三,你还不做就XXX!
这些是“纪律”,我们通过身份力量的悬殊,从上往下地控制孩子。
纪律,会削弱孩子的“自我”,因为施加纪律时,我们是不在意孩子自己的感受,没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人。
长期在“纪律”下的人,慢慢也就会觉得,“自己”并不是那么重要,“听话”就好了。
但“规则”不同,它是基于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认同和理解每个人都该这么做,这么做对自己\对他人都是更好的。
长期在“规则”下的人,不仅不影响“自我”的发展,反而会对“自我”发展更有益。
因为他会有很强烈的社会认同感和社交确定性,这些安全感反过来都会滋养个人的“自我”。
换位思考,让规则内化
因此,大家不用担心规则意识会影响孩子的“自我发展”。
但在“社会化”的进程中,父母要帮助孩子规则和纪律,并且引导孩子如何区别对待(当然,这个前提是家庭教育,要多谈规则,避免纪律)
关于如何应对幼儿园的纪律,今天先不谈,我回头单独写一篇。今天先聊聊,如何帮助孩子理解和认同规则,从而发自内心地遵守规则。
这一点其实是需要早在孩子上幼儿园就要开始做的,我真的很希望小月龄父母都能看到这些,很多问题都是之前埋下的因,幼儿园只是一个触发点而已。
双向共情
为人父母几乎每个人都在学习共情,去理解孩子的情绪,回馈他们的情绪。但经常会有个“盲点”,就是只做一半的共情,只是父母对孩子共情。
其实共情的终极目标是帮助我们和孩子都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所以千万别以为共情是为了让孩子不哭,孩子打了妈妈,妈妈回应,“宝宝很生气,宝宝打妈妈了”,这不是共情啊,这是打着共情名义的纵容和偷懒。
真正的共情,不仅仅是看到孩子的情绪,也要明确让孩子看到我们的情绪,“宝宝很生气,打了妈妈。妈妈现在很痛,妈妈也很生气,任何时候打人都是不对的”。
帮助孩子看到,他们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让他们去承担这些影响,才能让孩子学会真正的“共情”。
换位思考
一个孩子有了初步共情能力后,我们在引导孩子认同理解规则时,就可以使用换位思考了。
比如,幼儿园非要午睡,孩子就是不喜欢怎么办?可以和孩子聊聊,为什么幼儿园有需要午睡这个规则呢?
哦,因为有些小朋友仍然需要睡一会,下午才有精力继续玩耍,就像你小时候一样 --解读规则
想一下,如果你正在睡觉,妈妈在旁边非常非常吵,你会什么感受?--换位思考
睡不饱会有什么影响呢?对啊,脾气就很差了,精神不好了也不能和你好好玩了 --指出对孩子的利益点
那你真的不想睡,你可以怎么做,又不打扰他人呢?--思考应对策略
看到这,我知道有朋友会说,没有用啊,我孩子还是不想睡,还是不喜欢幼儿园。
的确不会立竿见影,但我们这么做是帮助孩子多了一个看待世界的角度,而不只是唯一一个“唯我独尊“的角度。
从幼儿园开始,让孩子慢慢理解,很多事情并不是要么大哭反抗,要么忍气吞声,在A和B选择之间,一定还有更多的共赢方式。
规则意识从来不是一夜之间建立的,一定是细水长流、润物无声的浸润。父母之爱子,当为之计深远。
别轻易甩锅
方法论其实已经讲完了,但仍然想扯出去再谈几句。
虽然是和我关系挺好的老朋友了,但我还是要说,我特别不喜欢这几年的一个风气,就是啥都往一些时髦育儿名词套。
孩子规则意识不清,那叫“爱与自由”;
父母无法管教孩子,那叫“温柔坚定”;
没有在家早教启蒙,那叫“我是佛系”;
对孩子学习不上心,那叫“快乐教育”。
上面任何一条,如果你是这么认为的,那只能说明,我们根本没有去花心思理解这些名词背后的核心精髓。
我当时就和朋友说,这个锅,“爱与自由”真的不背。
咱们能不能勇敢一点,实事求是地面对这个问题,先承认这就是我们养育环节有个疏漏,或者至少是出现了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也许话是有一点重,但为人父母的我们需要很清楚地明白,不管什么育儿知识,当我们选择执行的时候,这就是“我们”的育儿理念。
那么我选择,我负责,而不是怪专家怪理念。
父母如果没有这样的“主人翁”意识,其实学啥都收效甚微,因为我们的潜意识会认为,
这不是“我”的事,我只是需要“执行”某个专家的话,那肯定是带不好自己的娃。
保护自我,而不是培养个性
另外朋友提问里提到了,“保护孩子的天性,发展孩子的个性”,这也是挺大的误区。
我个人是不太喜欢“天性”或者“个性”这两个词的,我更愿意说是发展自我,保护自我。
好吃懒做、自私利己,这些是人性里的“天性”,但我们都知道,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在成长开智的过程中,慢慢有了道德、规则、责任等约束。
如果我们把个性/天性作为养育目标,那就很容易走到一个极端,啥都听孩子的,号称“释放天性”,但真的不对。
孩子的“自我”是需要我们家长引导和发展的。所谓的“自我”,听上去很虚无,大白话总结就是让孩子知道自己很珍贵。
具体来说,无条件地接纳和爱孩子这个人本身,而不是和他们的任何行为成绩挂钩,这会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值得被爱。
随时随地聆听孩子的需求,即使不同意,也会尊重平等地告知理由,而不是强权政治,或者打压吼叫,这会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想法很重要。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每次孩子的分享我们都郑重其实地对待,而不是笑笑了之或者敷衍了事,这会让孩子知道,了解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迎合讨好他人很重要。
可见,保护“自我”从来不是比拼有多“听”孩子的话,什么都顺着孩子来,而是建立一个健康的养育互动模式。
每个孩子从呱呱坠地,来到这个陌生世界,他们的内心是“无依无靠”的,而人生最初的那几年,就形成了人生的底色。
一个“后面有靠山,手上有方法”的孩子,才能真正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拥有“自己”,还能融入“社会”。
这几年养育孩子的一大感悟,父母要帮助孩子多一些看待事物的视角,而不只是限在“自己”。
看待一件事,评判一个人,并不是只有对和不对,好和不好,喜欢和不喜欢,那就是小孩的视角。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曾经有句经典名言,同时保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希望我们和孩子都能拥有。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