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位朋友留言说,孩子在家嘴皮子可厉害了,经常可以把大人说得一愣一愣的,可是一出门就秒怂,啥事都谦让,而且是毫无原则的谦让。


我正好和我们团队的想想妈妈聊起这件事,她说她孩子也有这个趋势,家里倒也是不横,但出门就异常乖。


游乐场公用的玩具,只要有其他小朋友来玩,即使她正在玩,也是第一时间给其他小朋友。


不管“窝里横不横”,“外面怂”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就来聊一聊。


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这是对“外面怂”的一句话总结。具体来说,有这样几个原因。


 家庭环境规则不清明


这尤其针对家庭“小霸王”,这类孩子你仔细观察会发现,他们并不是对谁都“霸道”,而是会“看人下菜碟”。


妈妈说了不允许现在看电视,孩子立马躺地上大哭,然后爷爷奶奶来营救了,立马能看电视;

孩子对妈妈说一些不尊重的话语,妈妈包括全家都不会认真教育,反而哈哈大笑,觉得挺逗。



这样的家庭环境看似对孩子挺松,但其实是在剥夺孩子正常的社交能力,创造了一个“唯我独尊”的假象。

孩子很明白的,自己可以霸道的对象是选择性的,于是他们出门遇到不确定的人,就会秒怂。他内心明白,对方不会像爸妈那样无条件妥协。


很经常的,在外压抑的情绪或者受到的气,就会反过来在家里更加颐指气使。


家里人的毫无原则妥协,又进一步加强了孩子在外的能力弱,从而进入了一个坏循环。



 社交能力弱


大家仔细回想,我们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到2岁左右,都是更加习惯和大人互动的,尤其是熟悉的养护人,之后才会慢慢开始对其他小朋友感兴趣。


心理学家有个解释是说,这是低龄孩子的自保行为,相对于其他孩子互动中的不确定,他们知道和成人互动的反馈基本上都是确定的。



比如,孩子去拿成人正在玩的玩具,大概率成人就会给孩子,甚至还会陪着孩子一起玩。


但孩子如果去拿其他孩子的玩具,基本上就会出现不肯给、起冲突等各种不确定性。


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社交能力增强了,他们就不再害怕同龄孩子社交的“不确定性”,相反反而会享受这样的探险过程。


这是孩子心理空间的伸展,和大运动发展一样,从走到跑跳,不断地提高。


但如果你发现孩子3、4岁以后,似乎仍然只能在家和成人互动,出门就完全“不行”了,那么就需要审视孩子的社交能力是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家里有个大版的“外面怂”

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可能性就是,家里人,尤其是孩子的妈妈,或者经常带孩子的那个人,就是成人版的“家里横、外面怂”。

这一点其实在生活中很常见,妈妈在外处处明理、不争不抢、“老实人”一个。但问题是,她并不是真的不在意,而那些“不舒服”回家后就会发泄在自己的队友身上。


这种社交模式里的“两面派”,也会影响孩子。


让他形成一个错误认知,误以为社交互动就是该这样,家里不需要客客气气,但出门就要客客气气。



真实、正常的家庭环境


如果要我给这类孩子建议,第一条就是提供一个真实、正常的家庭环境。


经常会收到类似的提问:孩子下手不知轻重,总是把我打痛,和他讲道理说了好几遍还是这样,怎么引导?


我经常回复的第一点就是,先实话实说,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啊。你被打了,痛吗?是不是不舒服?是不是不开心?

在思考怎么引导和教育之前,告诉孩子人类真实正常的情绪反馈,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现在都在学习科学育儿,于是孩子出现任何问题,我们想到的都是“怎么做”才是正确完美的,而唯独缺失了让孩子看到我们真实的感受。


可是当孩子进入社会后,他们得到的别人反馈就是很真实直接的。


孩子去打别人,哪怕不小心的,很大可能就是会被回打,或者对方就会大哭告状;


孩子去抢别人玩具,很大可能是被抢回、被打,而不是循循善诱的。


这么说并不是不要教育引导了,而是记得,先把真实的反馈让孩子看到,然后再进行复盘。



家庭榜样力量


第二点有一点点老生常谈了,但的确非常重要。


首先,父母先改变自己,不要在外和颜悦色,回家后都是暴脾气,不好好沟通。


我一直觉得,最差的家庭教育环境并不是成员之间的育儿理念不一致,而是大家互相不尊重。


其次,学会坚持原则,拒绝孩子,让他们体会一点失落感,体会大哭。


这些其实都是有益的,因为在家哭我们还能陪着,帮助孩子梳理情绪,回顾事情,复盘成长。

要知道出了家门进入社会,不是每一场哭我们都能陪着。那么真正的爱孩子,就是在走出家门之前,帮助他们学会如何面对哭。


看到这里,肯定有朋友会说,太难了,家里有了老人后,啥原则都要被打破的。

我这里仍然要强调一点,不要去改变老人,而是去影响孩子。


孩子3、4岁后,其实是知好歹的。他们对于成长、独立、有力量的渴望是无比强大的。

而谁能给他们好招,真正帮助他们独立解决麻烦,他们就会更“听”谁的话。



因此,别把精力花在和老人争论,“爸妈,你们这么做不对,你们应该XXX”;而是多花时间和孩子复盘。


刚刚你大哭,奶奶立马就给你冰淇淋了,但你想一想哦,到了幼儿园,老师要求大家先上课,你不肯偏要玩,那时你即使躺倒大哭,大家也不会同意的。老师和小伙伴们反而会觉得你在影响大家。


这时,最该做的是什么呢?你可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说明为啥就是现在想要玩。然后和老师讨论,商量一个大家都觉得可以接受的方案。


你刚刚玩的太兴奋了,打到了爷爷。爷爷嘻嘻哈哈觉得没关系,但妈妈却坚持你要道歉。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爷爷特别特别爱你,所以就原谅了你。但你如果在外面玩,也这样打到其他小朋友,他们可不一定就像爷爷那样第一时间原谅你了。没人愿意和总让自己受伤的孩子玩,这样下去,和你玩的人就会越来越少了,不是吗?

所以如果打到别人了,即使对方不在意,我们也需要道歉。同样的,如果你被其他人打了,那么我们也可以表达出自己的不舒服。


这些话看似是在解决孩子“窝里横”,其实更是在解决“外面怂”。

“外面怂”的本质是这个孩子很怕在外被其他孩子这样对待,而且他清楚,他得不到在家的偏爱。



尊重性格的差异性


最后,也是提醒大家,除了学习上面的引导方式,也要尊重每个孩子的性格差异性。


小D是个慢热的孩子,我上面提到的这些引导方法一直在用,但仍然会发现,小D并不是100%都敢于为自己发声,捍卫利益的。


我之前不太理解,总觉得是不是自己引导哪里还没做到位。5岁后的小D表达更加精准到位了,我为此和她聊过,也就解决了我长久以来的疑惑。

小D告诉过我的一些话:


我并不在意啊,他也不是故意的
我看得出他当时比我更想玩这个玩具吧,

所以就先让他玩了

没关系吧,我不在意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社交互动没有绝对标准,每个人都是在探索自己舒服的度。


就好比我也是这样,有一些问题我真的不计较,也没往心里去,但如果从第三方视角来看,也许我就是“怂”。


但这些该让孩子知道的社交原则、换位思考,我们都需要尽早地告诉孩子。因为一个孩子只有知道了“正确”的方向在哪里后,她才有了选择的权利。

(是不是和我们育儿很像,我们只有知道了对的是什么,我们才有选择权)。



这里也是提醒大家,孩子4、5岁后已经是个独立的人了,别总用我们的标准来评判他们的行为,不妨多和他们聊聊。

育儿,最本质的就是,提供“上路”的基本装备,剩下的交给孩子自己去闯,但时刻让他们知道,我们的目光永远追随,我们也永远在这提供帮助。


为此,小豆苗找到了资深早教专家喵姐,联合推出了《0-6岁,构建孩子一生的社交基础》系列课程,帮助更多的家长掌握孩子社能力培养的科学方法!


点击查看

让孩子收益医生的社交能力培养课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