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先生开始自己学打网球了,有一天我带着小D去围观。小D兴致勃勃,一个劲地问我,妈妈,我能打吗?我想学。


我是那种球过来第一反应就是抱头的人,所以当时脱口而出,不要了吧,万一被球打到,很痛的啊。


当时的确是下意识的,事后发现这么说非常不妥,又是拿自己的局限性在局限小D了。


第二天,我和小D闲聊的时候,就和她说了《小马过河》的故事。说完我特地划了个重点,“你看,河到底是深是浅,每个人判断都不同。就像昨天小D问我打网球一样,妈妈不喜欢,爸爸很喜欢,小D到底喜不喜欢,试试看才知道”。

于是,也就有了她的第一节网球课,结果她还真的很喜欢。


于是,他们父女俩上课,我就在旁边捡球,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小马过河”引发的科学实验


几天后,小D突然和我说,妈妈,妈妈,小马过河,为啥非要趟水啊,他们可以过桥呀。

我接着她的话说,对啊,可以过桥的。


话音刚落,我想起了以前进修早期儿童科学思维课程里的一个小实验,觉得这是非常好的,顺势而为开展的活动。

于是,我就和她说,“那我们要不要给小马造一座桥呢?”,“好呀!”,一拍即合。

我就拿来了两个我们吃剩的巧克力杯子、几张彩纸、一把硬币。


我开始布置任务了,和小D说,


“假设这两个杯子就是河的两岸,硬币代表不同的小动物们。纸是造桥的工具,你现在的任务是,用纸来搭建一座桥”。


这个任务似乎对小D来说是个“小儿科”了,她就大咧咧地直接把纸平铺在了杯子上,结果我刚放了一个硬币,桥就塌了。




“天啊,怎么才能让桥更结实呢?”

小D提议,要去拿胶水,把纸粘在杯子上。我说,今天的挑战就是,不能使用胶水,你看看有什么办法吗?


她立马回答,我不知道。

我就进行了启发式提问,你想想,我们家里不同的纸。有的是这种很软,但也有的会很硬。为啥另外那种纸很硬啊?


因为那些纸更厚。


然后我就若有所思地自言自语,那我们怎么可以把现在的纸变得更厚呢?


我知道!小D立马开始行动了,她把纸进行了对折,再对折,然后放在了杯子上,果然这次不倒塌了,一脸神气地看着我。




哇偶,你可以的啊,竟然不用胶水就能把这样一张薄纸变成了如此结实的桥梁了。


我继续说,那我们试试看,这座桥上可以同时站几个动物。我们从头开始放硬币进行排队。


桥上可以站22个动物呢!




好厉害啊,之前的桥上只有1个动物就倒塌了,现在可以有22个动物。我这里还有个挑战,我觉得小D估计不会想挑战了,我们今天就这样吧(欲擒故纵,哈哈)

不要不要,我要挑战!


你还能设计出其他桥的样子,可以站更多的小动物?


小D提议把巧克力杯子换成书本,说这样就像桥墩一样,更加结实了。



我们还试了横折和竖折,想看看怎样放的硬币会更多。



后来先生也加入了我们,下面这些都是我们共同设计的不同桥梁结构。





这个活动是临时起意的,最好是选择一样的硬币,包括可以有个记录的纸张,我们当时都忽略了。


还可以提供不同材质的纸张,比如普通A4纸、硬卡纸、铝箔纸等,就能把游戏更加丰富了。


思维模式的打造


上面分享的这个日常小片段,看似很简单,但我自己写下来后发现了几个日常启蒙的关键点。


从兴趣出发


大家应该和我一样,看了学了不少亲子互动游戏。我的公号也分享了不少了,但总有朋友留言说,我也想尝试和孩子玩什么什么,但孩子不肯啊,没兴趣啊。


不夸张地说,我脑子里大概有几千个这类游戏了,我真正和小D做过的,这几年下来也就一两百个。


因为我很清楚,强按牛头不喝水,有效的“学习”都是从兴趣出发。


这里有个小贴士,如果你真的很希望和孩子进行一下小实验小游戏的,除了等待孩子兴趣,也可以找找相关的绘本。故事先行,总是更容易让低龄孩子产生兴趣的。



不直接给答案


不知道大家留意了吗?第一次桥梁改进的时候,小D直接回答就是“不知道”。


这是我女儿的常态,很多时候甚至没思考,就会下意识地说不知道,或者,妈妈你告诉我。


这时,切记不要第一时间就给了答案,这样慢慢孩子就真的丧失思考能力了。


但也别第一时间上纲上线,你这个孩子怎么都没思考就说不知道呢?你知道答案的呀,你再想想。

这样大概率,大家就是不欢而散的,完全没必要。



我使用的是启发式提问,多提醒孩子他们所熟悉的内容,来帮助他们利用熟悉的内容解决新的问题。


这个方法一点不难,但对孩子来说非常好用。


我当时脑子里的想法就是多折几次变厚了就不会倒塌了,那么我把这个问题转换成,怎么变厚。


引导小D去思考我们家里的硬卡纸和现在纸的区别,这样她自然就有了答案。


庆祝第一次的成功


我是非常在意第一次成功的体验的,哪怕我知道这后面还有“万里长征”需要优化。


比如小D写字,最开始她只要完成一页练习纸,我都会大肆夸奖,哪怕这一页写的字完全不能看。


因为每个人对于第一次的微小成功的感受,奠定了她是否会继续精益求精的基调。


我很少会像一些家长那样,孩子都还没完成,就已经在旁边一个劲地说,你这个不行啊,你这写的啥呀,你笔顺错了啊。


将心比心,每个人的“第一次”都不会完美的,还要被这样评头论足,我是孩子,我也不会再继续了。


小D搭桥实验,我的最终目标就是希望她优化。但我对于她的第一次成功表达了极高的评价,这就给予了她“搞得定”的信心


之后,我的欲擒故纵有效,就是因为她自己有了底气。



保持对话


有理工科背景的朋友,看我上面的小实验就知道,这其实是在科普力的作用。

但大家发现没?我们全家在互开脑洞后就愉快地结束了,我并没有去教小D这些。

给低幼孩子进行日常启蒙时我们有个误区,总是着急地希望孩子掌握“知识”和“概念”。但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途径是体验,而不是记忆和背诵。


这次实验,小D没问为什么,我就不会主动说,这就说明了她的认知还没准备好进一步的探究。


那么我们只要关注她愿意解决问题和优化问题就好了,这其实也是比知识和概念更重要的能力。


学龄前孩子为啥要多玩?因为那些人生最初快乐的记忆片段,等到他们上学了,都会变成最丰富的连接器和养分。


扔过球、搭建过滚珠轨道的,上了物理课发现,原来这就是“重力”;


数过葡萄、分过碗筷的,上了数学课发现,原来这就是“加法和减法”;


每天洗澡和妈妈编一个今天的故事,上了语文课发现,原来这就是“命题作文”。


这不仅仅是给了孩子学习的心理优势,更是无比强大的学习动力,因为当年那些记忆是快乐而纯粹的。


教育的真谛是,让孩子感受到思考的乐趣,可以去洞见人生中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希望不管我们的孩子多大,我们仍然会记住这一点。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