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篇命题作文,来自于这位朋友在留言区给我的留言:
大家应该都很有共鸣吧,小D2岁多的时候,这样的情况太多了。
小到早上起来,问她“今天吃包子好吗?”,她说“好”,可端上来后开始大叫,我不要吃包子。
那就给选择吧,你要包子还是麦片?
她说要麦片,于是我就给麦片,没想到拿上来后她又一把推开,不要麦片,要包子。
再换成包子,她又是一个劲地推开,几个来回后,她已经处于崩溃状态,边哭边说,“包子,不!不要包子~~~我要包子,不要~~~”
这种情况真的太常见了,我邻居一位美国妈妈每次谈到她儿子这个问题,都会用特别夸张地语气和我说,
“我一度都要带我儿子去看脑神经科了,这是神经分裂啊,大脑运作出现问题了!”
上一秒说要,下一秒又不要,我们已经贯彻耐心满足和尊重,孩子自己无法做决定,然后发火崩溃,这个怎么破?
小D现在度过这个阶段了,那时我的理论知识还不如现在那么丰富,当时是凭着一些基本的管教理论来应对的,现在回想还是有更好的处理方法。
所以还蛮感谢大家的,你们的提问让我自己又很好地梳理复盘了一遍,还巩固了自己现在学的知识。
谈解决方案之前,必须先理解孩子到底怎么了。
我相信不少朋友和我一样,了解过基本的管教方法,知道让孩子通过选择做决定,会更容易配合。
但为什么后来这样的给AB选择的方法不管用了呢?
孩子并不清楚自己的选择意味着什么
这种“选择困难症”一般出现于2~4岁孩子之间,这是孩子自主意识不断成熟的阶段。
具体来说,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明白可以通过自己的“意志”做或者不做一些事情。
比如他们可以控制自己是否吃饭、如厕;比如他们开始用行动走开来拒绝;再比如这个阶段最经典的话永远是,“不,不要,不好”。
这些都是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他们通过这些体验来发展自己的自主性。
而与此同时,他们又是非常冲动的,负责掌管理智的这些高阶思考能力的大脑还没发育成熟。
因此当面对选择时,他们的第一反应通常并没有“深思熟虑”,只是为了彰显自己自主权的下意识反应。
理解这点后,自然就能明白,之后他们开始出现的反复了。
除了自主外孩子也会羞怯和疑虑
埃里克森人类发展的八大阶段中提出,2~4岁之间是孩子自主性和羞怯疑虑相对发展的阶段。
在探索自主性的同时,他们内心其实也是非常脆弱的,他们对于自己的自主性、对于这个可以独立探索的世界充满了羞怯和疑虑。
这也就解释了他们反复之后的纠结崩溃,其实应对的就是“羞怯疑虑”。
当他们反悔自己第一选择后,他们的反复是在疑虑,自己这样的行为是否可以被接纳,自己这么做是否OK。
这份不确定让他们开始不知所措,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情绪表达和控制也不成熟,表面上看似反抗和哭闹其实是在寻求帮助,想从我们的反馈中得到确定。
但很经常的,我们作为父母的会关注于“解决问题”本身,而忽略了孩子的情绪。
即使是再有耐心的父母,比如例子里提到的那位妈妈,包括我当年,根据孩子的意思提供选择,但我们还是没有“看到”孩子。
这样自然就形成了一个“死结”,我们给的,不是孩子想要的。
如何应对孩子的选择困难
了解了孩子这个阶段微妙的心理发展过程后,大家对于他们“选择困难症”应该就有了更好的理解了吧。那么接下来就来谈一下,如何应对呢?
联结而不是教育
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自主权和羞怯疑虑,此消彼长不稳定的“矛盾体”。
遇到孩子纠结时,我们第一要做的不是教育他们如何做决定,而是给予他们联结。
因为“做决定”是个自然结果,只要孩子慢慢减少羞怯疑虑后就能学会更好地做决定。
而这个减少的过程,其实就是每一次类似情况的发生,我们需要给予他们的反馈:我接纳你的情绪,我知道你的“不容易”,我在这里帮助你。
但如果每一次我们都是进行教育,那么孩子对于自己的自主权就可以会产生怀疑,从而进一步加深他们的羞怯疑虑,选择困难症就会更加严重。
很多父母其实对于“联结”这个概念是不了解的,就好比我当年总觉得,你在“作”,我也没吼你,尽量满足你,这不就已经很好了。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这份“联结”是从态度、神情、语气传递的。是的,我当时的确不吼不叫,但我浑身上下都写满了“你到底想怎样”的不耐烦。
这就是为什么我现在想把孩子的行为动机告诉大家,只有真正理解孩子,我们才能思维发生改变,从而带动行为上真正的变化。
提前把选择的结果告诉他们
了解到孩子冲动却又急着想要自主的特点,当我们发现孩子经常频繁出现“纠结”情况时,下一次在给予选择时,不妨帮孩子一把,把选择的结果提前知会他们,
“今天早饭你想吃包子还是麦片,如果你选了麦片今天就没有包子了,但我们可以明天吃包子”;
“你要喝牛奶吗?如果现在不喝的话,我们这段饭就不喝牛奶了,但我们有汤也能喝水,我们可以下午喝牛奶”。
这样的话语里,我们强调了两点:
选择后的自然后果是什么(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机会成本”);同时也让孩子明白了,这次没选的选项B以后还有机会得到。
有时也需要帮助他们作出选择
当一个孩子不断在反复甚至出现情绪崩溃时,我们可以平静温柔地提出,
“你真的很难自己作出选择呢,那么这样吧,今天妈妈替你选,我们现在午饭时间不喝牛奶了。但如果你想,待会午睡起来我们可以喝”。
最开始的几次,做好心理预期,孩子一定还会抗议大叫,这时我们要做的还是之前反复提到的接纳情绪,陪伴孩子平静。
要提醒自己,孩子的抗议不是针对“喝不喝牛奶”这件事,而是他们追求“自主权”的本能。
孩子现在处于疑虑的阶段,我们替他决定,是在给予他们确定性。
一个孩子如果始终可以非常笃定,自己如果不行了,父母总在那里可以帮助他,他就更能有“自主权”的建立。
只不过这需要一个过程。
今天写这篇时,自己也在回顾当时的处理方式,就像我开头说的,那时我对于这个问题理解没有那么透彻,但是小D也平稳度过了。
如果让我总结,我觉得核心还是亲子关系。
我始终认为,没有一个孩子每天就是想着要和父母作对的,任何“坏行为”背后都是求助的信号。
如果你我都能坚定地相信这点,今天分享的这些育儿道理和方法即使都不知道,出于父母的本能育儿,我们也能化解。
但我自己的经历告诉我,父母是人,不是神,再好的脾气是经不起这么一次又一次的折腾的,而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在学习育儿。
因为理解,所以更加懂得;因为无法理解,所以更要学习。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