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人民日报》的微博上看到一则新闻,7岁的女孩在商场偷拿玩具。一开始无论女孩妈妈和店员怎么问,小女孩就是不肯承认。妈妈于是想到了报警。
在民警劝说教育下(原话是你知道什么是犯法,你知道坐牢吗),小女孩终于承认,看到小玩具很漂亮,但也知道自己家里条件不好,不好意思向妈妈开口要钱,一时没忍住就偷拿了几个。
事后,女孩妈妈按商品原价进行了赔偿,警察叔叔也进行了批评教育,告诉她下次不能再这么做了。
一时之间,博文下面大部分都是在夸这个妈妈的教育方式很好。
评论点赞数非常非常高,看的我触目惊心的。但我实在无法认同,趁着下午写了一篇热乎的,说说自己的看法。
报警,是恐吓教育
我小时候最大的心理阴影就是,“你再不听话,我就让警察叔叔来抓你”。
大家细细品品,这次被大家夸的妈妈报警亲生女孩,不就是“让警察叔叔来教育”的升级版吗?
这件事里的7岁女孩最后告诉警察叔叔,自己看到玩具很漂亮,但知道自己家里条件不好,不好意思和妈妈开口。
很多网友可能是看到了,妈妈报警方法的有效,我却看到了家庭教育的缺位。
需要通过报警,孩子才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需要警察说“会坐牢”,她才承认自己的错误。
这看似是教育,其实是恐吓。
妈妈都未询问孩子原因第一时间选择报警;店员、行人的关注;警察对着她拍照、审问式的教育。
这些真的是在教育吗?
这是利用成人世界的权力不对等,让那么小的孩子的自尊“赤裸”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受我们的“审判”。
作为一个成人,如果我在公共场所受到这样的“关注”都会压力巨大,我难以想象这个女孩当时所经历的一切。
未成年孩子犯错,父母永远是第一责任人。因为社会标准只负责“管”,而家长要承担的是“管”和“教”,“教”永远比“管”更重要。
喜欢漂亮的东西,想拥有它,这没有错;但错的是,这个孩子没有学会如何和欲望相处,而且也不知道怎么和父母沟通这些欲望。
会变成“小偷”的孩子,都是源自于一个很贫穷的想法,“我不配拥有任何东西”。
当我们越是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也就愈发帮助她验证了,“我不配拥有”。
真有偷窃之心的孩子,就会更加小心翼翼变本加厉地进行偷窃;而被误会的孩子,就会带着伤痕累累的心长大。
除了报警,还有更好的方法
如果我是事件里的妈妈,到达现场后,我会先了解基本情况。这件事的基本信息是:
孩子之前偷过,被店员认出了;
这次没偷,手上没有证据;
店员已经进行询问,孩子拒不承认。
我会先把孩子拉到一旁,问问孩子情况,看她会不会在我面前主动承认。如果孩子仍然不承认,那我会让给我打电话的店员替我看一下孩子。
告诉孩子,妈妈去那边了解一下情况,然后偷偷先去结账,该接受的偷盗赔偿一并付了。但不让孩子知道,而是先把孩子带回家。
上面三点的基本信息是我作出这个决定的关键。不管孩子出于“害怕”还是“没有证据”而不承认,僵持下去都无法解决问题。
于法,我先替孩子买单罚款;于情,回家后慢慢教。
回家后,我会做下面这四步。
确认偷窃
找到从店里拿回来的扭扭蛋,问孩子,“妈妈没给你买过这些,你从哪里来的?”,说完后停顿一下。
也许孩子仍然会“撒谎”,但这个停顿给孩子一些时间进行自我认识和反省。
只要之前家庭教育不缺失,7岁的孩子应该有是非观了。我们是需要提供机会,让孩子来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
如果孩子没有说,那么我就会直接点破这件事的性质,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是偷窃。
谈论偷窃
和孩子谈论偷窃时,一定不能轻描淡写。
不能只是说“我们一起去还给商店吧”,这句话不仅没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是错的,也让孩子建立错误认知,“原来拿了没关系,之后还回去就好了”。
但也绝对不要贴标签,“你这样是小偷,你要坐牢的,要被别人看不起的”。
最好的做法是就事论事,“没有付钱把商店的东西带回家就是偷窃行为,偷窃是非常错误的,我们需要还回去、道歉并且接受店家的处罚”。
为行为负责
让孩子把她的零花钱拿出来补上,除了货品价值外还要按照规定接受罚款。
如果孩子还没零花钱,那么就要讨论接下来孩子需要做些什么,来“赚”妈妈垫付的钱。
然后和孩子一起写一封道歉信,带着孩子一起去店里认错。
到这里为止,我都不会责骂孩子,也不会纠缠在孩子是否认识错误。
我针对的是这件事,先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做错事后首先要有的态度。
复盘
而最最关键的,就是道歉后的这一步,复盘。
事情处理完了,再和孩子回顾这件事。这时,我们需要侧重于孩子的情绪认同。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喜欢一样东西的情况,妈妈也会的,这特别正常。但是即使非常非常喜欢,我们也不能未经他人同意拿走,不能没有付钱拿走,这是偷窃。
这段话的核心就是,接纳孩子的情绪,但是不接纳孩子不恰当的行为。
同时,设想一下未来:
你是很喜欢这个扭扭蛋吧,那么下一次,如果你再遇到一个不是你的东西,但是你非常非常喜欢,怎么办呢?
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一些解决方案,
你知道吗?每个人生活都有“需要”和“想要”。
“需要”是满足生活基本需求的,比如吃的睡的;“想要”是满足我们欲望的,就像你喜欢的那个扭扭蛋,没有,生活还能继续,但拥有了,我们心情就会更好。
生活除了要满足“需要”,时不时也要满足“想要”,因为开心也很重要啊。但每当这时,我们需要先看看,自己的“需要”是不是都满足了,如果还有余钱,就能满足“想要”。
下次,你再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和妈妈说,我们一起讨论,是否可以买一个。
类似这样的讨论让孩子下一次再有冲动时可以多一个方式来疏导,而不只是进行错误的行为。
警惕自我标榜式教育
在这出亲生妈妈报警的事件里,我看到了“父母的自我标榜式教育”。
这类父母不是带着爱而是带着怕在育儿,他们会更加担心,外人通过自己孩子的表现,怎么看待自己这个当父母的。
当孩子出现问题了,他们第一反应也像个“小孩子”一样,立马把自己“撇清”,你们看,我都“大义灭亲”报警了,这不是我的错。
这样的情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其实也会发生:
在家遇到孩子发脾气了,可以冷静处理;可一到公共场所,总是忍不住怒火,大声训斥;
在家吃饭孩子敲打几次餐具并没啥;一到和朋友们聚餐,立马就教训孩子;
别误会,上面举例的这些,的确需要引导。但“自我标榜式教育”的父母,会因为多了外界的关注后,让自己处理的方式迅速升级。
因为他们很在意外界的看法。说一句重话,对这类家长来说,面子大于孩子。
父母的所谓教育不是以“孩子为中心”,而是急于证明,你看,我有教育,是这个孩子太难管。你看,我都骂他了,他也没听;你看,自己亲生的,我都报警了。
任何不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都是目的不纯,这无非就是在证明,我是个好父母。
而抱歉,这恰恰说明了我们并不是。
最后,忍不住还是想和那位7岁的母亲说一下。
真的希望回家后和孩子心平气和、平等地聊一下,听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不要还抱着“你看,警察来了,教育你了吧”这种优越感。
最好可以和孩子道个歉,承认这样的处理方式不妥,听听孩子没说出口的需求。和孩子聊聊下次遇到可以怎么办,可以参考我上面写的复盘方式。
我们看到的是这个女孩的偷拿,我们没有看到的是她被我们成人世界踩的粉碎的自尊,和也许就此关闭了的沟通渠道。
孩子是有可能越教越坏的,了解孩子坏行为背后的动机,比定义孩子行为本身重要的多。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