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朋友家的孩子,在魔都现在5岁,已经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周末没有休息。
基本上是连轴转各种课外班。累了饿了就是转战的路上车上睡一会,吃一点零食。
前几天她来找我聊,和我说,这一年来其实自己也很累啊,每个周末都需要陪着孩子,给支持给鼓励。
这些班也都是自己做了各种对比,看了很多测评文章后的精挑细选,每一个都不是瞎报的。
她家女儿的情况我很了解,基本上每次刷到朋友圈我都会默默感叹,真的不容易。
从3岁多开始,钢琴、乐高、HABA桌游、英语、芭蕾舞、编程,一点点加码,真的很多班。除了这些线下课,她女儿还有好几个网课,都是为了幼小衔接做准备的。
套用我朋友的原话,“光成绩好,是远远不够的。现在的孩子哪个不聪明,家长抓一抓,实在不行请个老师突击一下,成绩都能上去。
我们现在这些兴趣班,也是投资的一种,多一些经历总是加分项”。
虽然我并不完全认同,但我也尊重每个家庭的选择,而且朋友真的不容易,不是报了班就全脱手,真的是尽心尽力地在陪伴。
所以她来找我聊,我还蛮惊讶的,一直觉得她是个非常有主见,而且都是筹划好的。
朋友和我说,前段时间,疫情关系,很多线下课都停了,难得多了一点时间,没那么忙了。她就准备给女儿写个简历,作为回顾总结。
她算了算孩子教育上的投资,再回头看孩子的进步,开始疑惑了,到底“抢跑”这件事存在吗?
她和我说,我们当年都是求职过的,明白简历上面的“经历”和“奖励”是要怎样才能有含金量的,小孩子的确可以降低要求,但自己这关都过不去,总不行吧。
她给我举了几个例子说,好几个课外班都是才上了三四次,老师就开始鼓励张罗去参加比赛了。本来她觉得挺好啊,锻炼锻炼,以赛代练,也是见见世面。
现在细想,发现不对啊。
就拿芭蕾舞课来说,才上了3节课,老师就提议组队参赛了,每个小朋友报名费800元,大老远跑去比赛,家长在下面拍几张照片,然后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证书。
她说,你说这些证书一叠,当时还热血沸腾的,现在看看压根没用啊。
我后来和她聊了挺多的,也征得了她的同意,把她的故事一部分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小心“割韭菜”的抢跑班
看完我朋友的故事后,我希望大家不要先急着说,“智商税”、或者“这么鸡孩子不累吗”。
扪心自问,对育儿完全没追求没期望的父母,其实是少之又少的。所以,“抢跑”这件事,大家或多或少都在做,都焦虑过,只是程度不同。
在金融领域有这样的说法,“你无法赚到你认知以外的钱”,那么在育儿中,我也相信这句话,“你无法鸡出你格局以外的娃”。
我从来不是鼓吹大家不要报班,啥都自己来。如果孩子感兴趣,家里也有条件,学一点挺好的。
但现在有一些班纯粹就是拿“抢跑”和“捷径”做诱饵,大把大把地赚父母的钱。
有一些“显而易见”的,但也有不少父母去参加的,比如下面这个“量子波动速读法”,就是号称下面这样的翻翻书,几分钟就能把一本书的内容都记住。
大家别笑,这个方法走红就是因为还是个教育机构举办了“量子波动速读比赛”。
而有一些就比较“隐秘”了,比如我朋友分享的,比赛费用比上课费用贵得多,而且大部分比赛都没啥含金量,就是人人发证书。
再比如,虚报谎报部分内容,以收取更高的费用。最常见的就是所谓的外教英语课,而“外教”两字只满足其中之一。
比如有的的确是老外,但来中国前完全不是教师;也有的确是教师,但所谓的“外”,就是东南亚的“外国”。
而就是“外教”两字,这样的线下英文班也许收费就要比普通的高出好几倍。
冷静下来其实都懂,但为人父母的我们,掏钱的都不是那些课程本身,而是我们脑海中幻想的孩子“闪闪发光”的未来啊。
你大把投资的“未来教育”可能现在已经贬值了
现在大家都爱把教育称为“投资”,我其实完全不懂理财,但我有个常识,就是谁都开始炒股了,那么就尽快撤。
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教育“投资”。
如果任何一个教育产品都成了“商品”,每一个都有价码,而且都还不是天价,那么就会被迅速铺开。
如果每个技能都有无数比赛和证书,而且门槛越来越低,那么取得的所谓‘成绩“也就贬值了。
我们都是普通人,既没有足够多的钱,也不是规则制定者,那么这一点“困境”是需要尽早看明白的。
如果你仍然觉得教育是“投资”,那么这时唯一的出路就是,光有经历本身远远不够,必须有更加“卓越不凡”的结果,才能脱颖而出。
可试问,这样的“天才”又有多少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心过,前段时间包括哈佛在内的很多藤校改变了招生原则。
其中有一条是不单只考虑孩子的学业成绩和特长,而是有了一个“难度加权系数”,就是这个孩子需要克服所在环境的障碍。
举个简单例子,A在富裕的学区,B在贫穷的学区,如果名额有限的情况下,同样成绩下,B会优先A录取。这个背后的逻辑是,A获得的分数是除了课堂教学外,更多的课外班家教换来的,那么长远看,反而是B的潜力更大。
这个改变一时之间对很多北美华人影响巨大,一心规划好的成绩加特长的路径被动摇了。不少朋友甚至都说,华人孩子的路越来越窄了。
虽然是美国的情况,其实也是值得我们每个父母思考的,是因为政策改变导致的路窄了吗?
这样的情况同样适用于我们现在。
想想我们当年,钢琴八级,那是多罕见多了不起的特长啊,考试还能加分;而如今呢?至少我身边随便抓一把,钢琴八级的孩子很多很多。
我们现在拼了命去追逐的,会不会也是“虚无”呢?我们现在花大价钱去投资教育,会不会回头看,都“不值钱”呢?
“红利”看着吸引人其实是“蝇头小利”
现在都在谈“抢跑”,觉得多一些经历、提前学一点,“赢在起跑线的孩子”就能比同龄孩子更有优势,获得“红利”。
我一听到“红利”就笑了,为什么啊?
稍微有一点点股权知识的朋友都知道,股利包含股息和红利,股息占大头,是优先给少部分优先股股东的;而剩下的那些就是红利,却要分给数量巨大的普通股民。
这段话大家不知道看明白了吗?大白话就是大块利润早就一小部分人瓜分了,剩下的那些都是蝇头小利,还是“粥少僧多”。
肯定有人会说,那么“抢跑”了,才有可能性获得“红利”啊,总比“一无所有”强吧?
同意这句话,但抢跑的赛道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捷径,捷径注定是拥挤的。那么在你踏上这条又急又窄的跑道上,需要自我评估一下,
这条抢跑的赛道,你和你孩子有什么优势和能力可以跑在前面?
你愿意花费的投资和愿意承担的风险有多大?
万一这条赛道最终没有前景,你和孩子转换跑道的灵活性有多高?
我并不反对“抢跑”,这是每个家庭的自己决定,但我希望大家决定“抢跑”时回答一下上面三个问题。
股市大热的时候,散户疯狂进入,最终都成了“韭菜”,收益的还是大户。
在教育上,我们也要警惕,追逐抢跑红利时,不自觉地成了“韭菜”,最终成了陪跑的而已,还“损兵折将”。
回归本质投资“核心价值”
我从不投资,因为自认自己没那能力。我不眼红身边赚到的人,因为我知道还有很多亏了本没吱声的。
那教育中,我也自认能力不是最强、运气也不会最好,所以我也不眼红身边拼命抢跑而且鸡娃小有成效的朋友。
我对育儿目标迷茫时,我会回顾自己的经历,还会去看身边的人,了解他们一路成长的关键节点。
我们这代成长经历都是看重成绩的,但同样名牌大学毕业的,为什么也会有两极分化的现状?
这么挖掘一下,那些长久不衰,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能力自然就浮出水面了。
会有哪些呢?每个人定义不同,对我来说是两类。
学习任何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方法论。
经常看我文章的朋友们会有感觉,我经常会说“解题思路”,而不是说“怎么办”。如果只学“怎么办”,下次遇到新问题,肯定仍然还不会。
但如果有了方法论,那么对于任何新知识、新问题,我们都有一套自己的拆解之道。
这是我非常看重的核心能力,而这些只靠“刷题”,靠“清单式”育儿,肯定无法打造。为什么啊?我们都不给孩子自我优化的机会。
家长都是恨不得赶紧玩具通关、赶紧练习册刷完、赶紧读完XX本绘本,却从未留白,让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去琢磨,除了这么做,还有其他方法吗?
人一浮躁,所谓的“学到”永远都是“背诵的答案”,而不是“为我所用”的思维和方法论。
从任何环境中学习的灵活性
有一点我们一定要认清,这代孩子的未来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如今在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其中80%的职业都是现在不会有的。
如果我们打造的孩子,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被推着“成功”,那么我们就只能祝福自己,可以长寿同时可以永远跟上时代的变化。
我们现在拼命抓住的“确定”,恰恰就是未来“不确定”的最大敌人。
所以要打造“从任何环境中学习的灵活性”。
任何时候,都能从当下,踏踏实实地做好眼前的事情,不找捷径,相信花慢功夫“长在自己身上的本事”,才是最安心的。
任何环境,都能思考反思,我可以怎么做,我会怎么做,把生活变成真正的考场,每天都有题目,让我和孩子去面对。
在暂时得不到最优环境(比如没上好的幼儿园)时,我们也不会觉得世界垮了,而是知道这样的“不顺”才是未来的常态。那么如何带着孩子不抱怨环境,从环境里学习成长。
方法论加上灵活性,对我来说,才是最关键的“核心价值”,是我会花大力气去投资的。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问了,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这些答案藏在了我过去5年公号的分享、6本书里的每一篇文章,包括我接下来会分享的反思和实践中。
这些答案也应该是我们每个人自己不断思考的最关键课题,如果能一篇文章就能告诉你这些,那么它也就不值钱了。
短线操作看“下限”
看到这,肯定会有人问,你说的这些道理都是对的,但都是长期啊。可现实很残酷啊,我孩子这些不会,就要影响幼升小。
那短期绝对不是不重要,但知道轻重缓急后,对我来说,短期的学科能力就是量入为出,看标准的下限。
举个例子,我隔壁家孩子3岁就会10以内加减法了,看到这个肯定焦虑啊。那时小D才刚刚会从1数到20吧。
大家都知道小D就是个最最普通的孩子,要说比较完了不担心,肯定也不可能。
这时如果慌了,说实话几千上万的数学课外班都会砸下去,但也是最容易被“收割韭菜”的时候。
我现在都会提醒自己用人生的纬度来看,3岁会10以内加法和5岁会,有多大区别?并没有啊,话说我现在算啥都是手机里面的计算器啊。
哦,原来这些差距长期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短期不做肯定要影响小D的幼小衔接。
这么一思考就明白,完全不需要必须3岁就要学会,甚至3岁前就要学会。而是给了自己一个区间,明白3到6岁之间都可以。
3岁需要学会加法,和5岁学会加法,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完全不同的。我选择,晚一点慢一点,但却也赢得了很多时间,去孵化更加重要的能力。
我本身不喜欢把教育称为“投资”,但如今大家都爱说投资教育,那么我也想提醒大家,多多考虑“投入产出比”,因为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机会成本”的。
今天这篇很长(原稿9000字,压缩到了5000字),我想愿意看到这里的朋友,肯定不是“浮躁”的。
我的这些分享是主观的,也有个人的局限性。但对我来说,我至少是逻辑清晰地知道,我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
我的成长过程中,最喜欢交的一类朋友就是和我观点不同的,或者同样问题可以提供不一样解读思路的。因为这些都能打开我的眼界,提高我“从任何环境学习的能力”。
希望我的这些分享,也能给你们一个不同的视角。育儿和人生一样,从来不会有“最优解”,但我们需要学会逻辑自洽。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