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们自驱力的种子,

种进热情的保护区


从年糕出生的第一天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只能给孩子一件礼物,什么才是能陪伴他一生、真正重要的东西?


后来,在和前央视著名记者、转型成功的教育投资人张泉灵老师的一次对谈中,她的一句话触动了我:如果把人生比作一个竞技场,那么我们在完成的运动项目是跳高比赛。这就意味着最终的结果,一定是以失败告终的。因为只要你不下场,就总得挑战新的高度、总要迎接一次次的失败。


在张泉灵老师看来,能让孩子拥有这种力量,就是源自内心的自驱力。



( 以下来自泉灵老师的个人分享)


一个孩子的自驱力来自哪里,又该如何保护?


泉灵老师敲黑板

正向反馈、找到真正喜欢的东西、社会责任感


如何激发一个孩子的自驱力并保护好它?在回溯自己童年经历的时候,我找到了一些答案。



第一个重点,是要让孩子得到正向反馈。


你们可能很难想象,我小时候是一个很胆小的人。


胆小到什么程度呢?我在幼儿园上厕所不敢举手,最后因为尿裤子被送回家。


为了帮我,老师做了两件事:第一是告诉我,想上厕所的时候,不需要举手告诉老师,可以自己出去,这给我撤开了一道枷锁;第二就是老师发现我的模仿能力特别好,就把我带上了舞台、让我去参加表演,这让我发现了自己的长处——原来我是可以当众表演的一个人。



这成为我后来自信和勇气的突破口,小学的时候,我开始到少年宫参与很多表演,后来又被选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开始配音,配过黑猫警长的白鸽警探,还参与过好多动画片。


因为配音是有作品可以留下来的,这让我得到了极大的鼓励。我就更有热情去主动去找各种各样的、可以有作品留下来的方式。比如去给小主人报投稿,然后我就当了小主人报的编辑……


回顾这些童年经历,我发现:真正的正向反馈,就是孩子能找到自己的长处;然后还可以找到一些机会,去继续这样的发现。



所以家长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替孩子去找到这样的机会,然后让它变成一个他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只要通过努力就能实现的结果,而不是一次偶然。


今天孩子得到这种正向反馈的机会,要比我们当年多得多。一种兴趣、一个特长、甚至一个公众号,都能成为一种正向反馈的实现方式。


正向反馈就像是给一个发动机里面添油,让孩子有动力不断前进。



第二个重点,来自于我被点醒了一件事情,就是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


高一时我碰到了一个特别好的语文老师,他挑了班上几个语文不错的学生,每两周会拿一本世界名著让我们看。


作为一个不想辜负老师期望的好学生,我每次都会很努力的看完去跟老师交流。直到有一天,他给了我一本叫《奥涅金》的俄罗斯诗体小说。


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拖了三个星期才很羞愧地跟老师说“我不喜欢这本书,我看不完”。


没想到老师非但没有批评我,还告诉我说“没关系,你不喜欢就可以不看,你看书其实是为了找到你喜欢的书。”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原来我看书不是为了完成一个信念、完成一个任务,而是为了找到我喜欢的事情。


接下来,我看书不再为了这本书名气大、或者是个任务,而是用了大量时间去找自己真正喜欢的书、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这对我后来的人生影响非常大。




第三个重点,自驱力的形成还有相当大一部分来自责任感。


我上小学四年级的冬天,脑子里第一次出现“责任感”这三个字。


那年上海爆发了一场大的流感,过年时我爸妈都病倒了,家里大小事情突然都落到了我一个人身上。那时候家里还没有冰箱,家里的年货都需要处理,不然就会坏。


于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杀了一条好几斤重的青鱼,还要去请教邻居怎么分切、调味、熏炸,把它搞成易于保存的熏鱼。


没有退路的我,一下子变得很能干——爸妈都病在床上呢。


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责任感这件事对孩子来说太早了,我倒觉得这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如果没有小时候对家庭、对自己该干的事儿的责任感,长大后的社会责任感也不会凭空就有的。


在责任感培养上,我现在对我儿子会干的一件事就是“主动示弱”。

比如创造机会,让他为家庭服务,我会跟他说“妈妈今天脖子不太舒服,完全不能低头,需要你帮我来完成打扫房间的工作”,他做完了就会获得“原来我还能干这件事情、我还能帮助大人”的正向反馈。


给孩子培养责任感的过程,就在最普通的家庭生活里。



从家长推动到孩子自驱,这中间的关键点是什么?


泉灵老师敲黑板

我推孩子的方式,是让他自己逼自己


这三个自驱力重点,都是需要家长制造机会、推一把的。那么,从家长推动到孩子自我驱动,这个实现的过程还缺什么呢?


自驱力是驱动自己得到一种东西的能力,但现在的孩子,往往是没有自驱力的——他们得到什么都太容易了,失去也不可惜。他们真的有拼了命想得到的东西吗?


因为这样,教育孩子“为什么要努力”也变成一件特别难的事情。


所以,我做了一件事: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带我儿子去爬了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 5895 米。


从国家公园的 1700 米起步,5 天,三个营地,就是为了让这个 12 岁男孩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东西是你不逼自己一把,永远得不到的。


在最后登顶的 36 个小时里,我们各自遭遇了 3 次肌糖元和肝糖元几近耗尽的情况。



那种感觉就是生理上一步都走不动了、手都抬不起来了,身体根本来不及分解蛋白质和脂肪供给不断的能量需求。


登山就是这样,最后无论什么条件的支持,除非你倒下,每一步还是要你自己走的。


这个时候不容易的不是累,而是决定继续往上。我相信,儿子比我难。大概在之前他 12 岁的人生里,都没有什么是要逼自己几乎到绝望才能得到的东西,所以,失去也不算什么,因为他没有逼过自己。


登顶的时候,我跟教练说,安全底线你把握,就你决定他要下山,他就必须得下山。但向上不是我的要求,是他自己。他想上就继续往上,不想上了我也不说什么。


所以,我对我儿子采取的策略叫做“你自己决定你上还是下”:我们给你提供所有专业的支持系统、向导、背夫、行进的线路、前面的营地,但你自己决定你上还是下。


人在一个氛围当中,还是会逼自己一把的。最后我和他在山顶拍的照片,他坐着,后来他跟我说,他已经不记得自己怎么在山顶照得相了。



一个男孩的成长,自信的建立就这样完成了。超过了他自己想象的可能,超过了他的父母,最后,还是超过了他自己。


逼过自己一把,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就是自驱力带来的自信心和快乐。


人一旦完成一次“原来我还能这样”的事情之后,他就长大了。


这个过程,他在人生当中一定值得经历过一次,这个感受会内化成一种身体记忆,而不再是一个道理。


所以我儿子现在碰到一点困难的时候,我经常让他回忆一下,说你想一想,你最后那天登顶的时候感觉就在逼自己一把,是不是最后也坚持下来了?


从亲子关系到成为榜样,再到激发孩子的自驱力,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成就一个优秀的孩子,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泉灵老师的个人经历,和在乞力马扎罗山惊心动魄的故事,让我们重新开始看待育儿这件事:我们陪孩子走的这段路,不是为了让他比别人抢跑一段身位,而是希望他能够得到不断去挑战新高度的勇气。


(以上配图源自网络)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