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文章开头,想先问你们一个问题:娃有了行动能力后,你最怕的事情是什么? 


我猜你十有八九会说:怕娃电量太足,招架不住。


之前我们写过一篇文章,关于孩子皮起来能有多吓人,你们在留言里说了好多自家的故事。


有些娃对超难清洁的东西情有独钟,热衷把它抹得到处都是:



有的娃动手能力过强,且下手非常凶狠:



还有些娃搞起破坏来,直接对最值钱的东西下手,防不胜防:



一天工作结束,我们总是需要休息一会,需要一点独处的时间。


我们会和孩子约定好,“你先自己玩一会”。


可真放他们自己去玩,又没法控制他们会搞出什么幺蛾子。


真是左右为难啊:妈妈知道你爱玩,但是你皮起来,能不能有个度啊?



孩子为什么这么闹腾?


咱看着娃,经常发出这样的天问。


大多数时间,你也许会和自己说:算了,小孩子就是爱玩,体谅不了大人的累。


但今天,我想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视角给你。



朋友叉姐就说过自己的故事:


有一天我下班快九点了,到家发现儿子还在等我。一见我进门,他就提着桌游卡片说我们来玩游戏吧。


我妈跟在儿子后头碎碎念,他午觉都没睡,刚才叫他睡觉还发脾气,骂也骂过了就是不听,你看怎么办吧。


我看小孩的情绪确实很差,就和他说,那我们先玩一局游戏,等结束后就要休息了。


儿子答应了,但是玩好一局他马上变卦了,赖着说我要“三局两胜”。


我老公这时候也加完班到家了,看到小孩这样,他马上拿出那种“这怎么行,你现在老是出尔反尔以后还了得”的态度,很强硬地和小孩说:“今天就是不能玩了,说好一局就是一局。”儿子当然马上就哭起来了。


我只好把他抱进房间安抚,那时候他已经累得眼睛都眯起来了,却还很倔强地边哭边喊:“三局两胜,我要三局两胜。”我就问他:“其实你也不是非要再玩一个游戏对吗?你是觉得妈妈今天没有陪够你?”


听到这里,小孩突然哭得更大声了,带着一种“对啊我就是想要你陪我”的委屈,边哭边点头。


于是我说:“那我们再来玩一局想象中的游戏吧,现在你就在脑子里打出来一张金牌(游戏规则),然后妈妈就出一张另外的牌。”


我就这样抱着他,和他一起在想象中玩纸牌游戏。他平静下来了,出了一张牌就睡着了。

当时我非常难过,满足孩子是这么简单的事,把场面弄得鸡飞狗跳的明明是我们大人啊!


叉姐的故事让我想到前段时间看过一个视频:


有个小孩,天天在家盼着爸爸回来,因为爸爸说好要给自己买来机器人。



妈妈给他洗澡的时候他惦记着机器人:



妈妈工作的时候,他在边上吵着要机器人:



然而,当爸爸真的进家门后,孩子却冲上去,一下子抱住了爸爸。


孩子在爸爸怀里,根本不想撒手:



爸爸默默把机器人玩具放在了地上: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孩子并不在乎玩具,他想要的,是爸爸。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说:


陪伴有多重要,道理我都懂。


可现在生活压力这么大,我真的担心自己坚持不下来。


之前看过飞鹤奶粉做的一份关于亲子陪伴的质量报告。里面提到,我们这一代的家长,在育儿上就是重视和焦虑并存:


一方面知道好好陪孩子很重要,但是在陪伴的时候,情绪不够平和、放不下手头的事、没有更好的方式去做亲子互动,是很棘手的三个问题。


之前的文章里,我经常会提到“高质量陪伴”,和你们说光陪着是不够的,重要的是陪娃时你的状态。


所以对于前两点,没办法,你必须要有自我要求:陪孩子就是不能三心二意,得自己调节情绪,放下手机和工作。


但是对于“更好的方式”,你们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我有位同事,前段时间忙到不可开交。平时七点就可以到家整晚陪孩子,可那一个月,每天只能抽出半小时,之后还要在家里继续工作。


这半小时里,也没什么特别的设计,就是和儿子看个绘本。


她本来有点担心这段时间后孩子会和自己有距离,可是后来她发现,儿子并不介意。


她说,“我每天回去,儿子就很开心从奶奶房间里跑过来,拿着绘本去我房间等我。


他会记得我们昨天看到哪里,问的问题也都能答上来。每天到快结束了,都会说再多讲两页,然后他就去睡觉。”


——只要你在陪伴孩子时是专注的,投入的,让他感受到你是全心全意想和他在一起的。那时间够不够久,形式够不够好玩,就一点也不重要。


孩子需要的不是和你一起玩,孩子需要的只有你。



关于高质量陪伴,还想给你推荐一个更有实操性的办法:台湾家庭教育中,有一种方式叫“123”法则。


“123”法则说的是每一天,陪伴孩子20分钟,一起做3件事中的任意1种。


这三件事是:和孩子一起读书、跟孩子聊天、陪孩子玩游戏。



我们团队里的幼儿园老师丽丽,说过这么一个“123”法则的例子。


有个小男孩在学校就特别调皮,经常打别的小朋友,上课在教室乱跑;在家里,妈妈也反应他爱发脾气,常把家里弄得一团乱。


老师给妈妈推荐了123法则:今天用20分钟和孩子玩躲猫猫,明天用20分钟给孩子念绘本故事,周末用20分钟和孩子聊聊天。


在每天的20分钟里,妈妈要把手机静音。哪怕孩子在自己玩,妈妈也要在旁边关注着孩子。


这样操作了一段时间后,孩子有了明显的变化:他开始知道分享玩具了,上课和游戏的时候,也很少被别的事情影响到。


而妈妈自己也觉得,她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亲密,也更有默契了。


孩子总是比我们想象得更柔软,更细腻。


你与孩子的互动,孩子都会记在心里;


你的用心,孩子都会看见。



仔细算下来,我们能陪孩子的时间,真的很少。


每天高质量陪伴1小时,换算到三年的时间,其实也只有37天。


用对的方式去爱他,很重要。


我们与孩子,靠时间的相处成为至亲。


他们不需要一个完美的你,他们只需要你的在意。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