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写了一些关于自我觉察方面的文章,就有不少朋友给我留言问:
怎么可以不重蹈原生家庭的覆撤呢?我不希望成为像父母那样的人,但有时对待孩子时,我又忍不住变成那样,好痛苦。
这是个挺沉重的话题,但又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今天就和大家聊聊。
直面,是改变的开始
母亲节写了一篇《相爱相杀,当代母女关系实录》,收到了很多共鸣,但也有一部分朋友留言说,我写的不够“正能量”,这样容易产生不好的“风气”。
老朋友应该有感受,我公号头几年,基本上是不谈自己和父母关系的。那时就没有问题吗?
并不是的,而是我潜意识在逃避,因为我害怕直面。
就像小时候发生了不开心的事,我总是本能地想睡觉,觉得睡一觉起来,就当作什么事情都没了。
谈到原生家庭的时候,每个人的立场都回到了“我们是孩子”。
而孩子是无力的,主导一切的是我们的父母,这种无力感随之带来的就是逃避。
即便我们都已经长大很久,为人父母了,还是惯性地继承着这种“无力”。
小孩子遇到事情可以说“我不想知道,我不想看,走开”;但如今我们需要像成人那样对自己说,“来吧,我们看看,有什么问题,可以怎么解决”。
真正长大的标志,恰恰是在父母面前,我们开始主动直面这一切了(今天继续写这篇,也是我在直面)。
直面,是改变的开始。
家也可以有个“讨厌清单”
基本上谈到“原生家庭”,我们会下意识地说,我讨厌父母啥啥啥,但每次讨厌情绪下面,又总是或多或少夹杂着负罪感。
当父母后都在学习怎么帮助孩子认识情绪,但没想到我们却忘记了。
其实,讨厌,也是一种情绪,并不完全是负面的。情绪存在都是合理,是需要给“讨厌”找个出口的。
出口在哪里?只是一味地抱怨肯定没用,不妨和我一样,列个“讨厌清单”吧。
我一开始做这件事,发现并没有那么容易。我坐在写字台前,想了很久,千头万绪都觉得不好,但落到纸面却无从写起。
我想告诉你们,写什么都没有关系,即使写下“我讨厌我父母”,也是可以的。
先不要对自己进行道德评价,告诉自己这份“讨厌清单”是私密安全的,而且它是随时可以更新的。
慢慢地,就会发现我们写的内容会更加详细了,比如具体的事情、具体的品质。
当“讨厌”的情绪被具体化后,可以帮助我们更客观地记录引发我们讨厌的具体事件和过程。
在这其中,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讨厌的是某一种行为模式,某一种生活场景,而并不全部都是父母本人,这样也能疏解我们对“怨恨父母”的自责。
这份“讨厌清单”帮助我理清了,我们育儿时总在强调的,“爱这个人”和“讨厌这件事”的关系。
有爱就有恨,有恨肯定也会有爱。家,是个“爱”的地方,但同样可以有个“讨厌清单”。
我讨厌的东西能给我最大的力量
我曾经向大家推荐过《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里面这两段话被我荧光加粗了。
喜欢谈论童年不幸的人,往往是为了逃避现实中所碰到的问题,而选择从过去的痛苦经历中寻找一个不思进取的依据。
那段包装在不幸之下的过往,正是他们所需要的。换一种更严厉的说法,他们不过就是籍着沉溺于悲伤这壶烈酒,试图忘记如今不得志的痛苦。
这段话我当时读到的时候就很痛,第一次我问自己,当我反复提及原生家庭的痛,我到底是在逃避现实,还是想期待改变?
这个答案我们不需要告诉任何人,但我们必须对自己诚实。
再次拿起小本子记录的“讨厌清单”,仔细观察后我发现,我讨厌的那些事情背后,都能看到那个畏畏缩缩、察言观色、拼命希望大家喜欢的小女孩。
原来这么久,当我在说讨厌父母时,我其实讨厌和不接纳的是我自己。那天,我在这份清单上写了这句话:
我已经不再是那个脆弱的孩子了。
就像小时候,特别讨厌老宅子那种高高的木门槛,因为那时很矮小,但终于有一天,我们会带着大长腿回来,那讨厌的木门槛,就成了美丽的乡愁。
原来讨厌的东西里,也给了我巨大的力量,让我看到,自己已经长大了。
启动“觉察”
我知道,直面,这个过程本身就很痛。也许看到这里的你,仍然觉得我说的都不对,那也没关系。
我当年也有过,总觉得这些是鸡汤,写的人没经历过我的痛,所以你们不会懂。
但既然你打开了这篇文章,请保持开放,你不需要行动,但至少我想邀请你看看我接下来做了什么。
1、行为暂停
还记得那个“讨厌清单”吗?
我开始在它的旁边加上两行,那里有我期望的样子和想改变的行动。
当我又一次在做自己习惯但讨厌的行动时,我就会叫停,提醒自己那个不习惯,但更好的方法。
别误会,这个过程一开始不会那么顺利,心里一急还是对孩子吼;只要被别人质疑一下子能量全无,全盘否定自己,这样的情况还是很多很多。
但因为有了这份觉察,我竟然开始变得对自己宽容了,我告诉自己,你看,以前的我都不会认识到这是问题,我现在已经可以意识到了。
2、从“我应该”变成“我选择”
从小到大,我的内心声音都是“我应该”,尽管没有别人对我要求,我都习惯这么说。我知道那个声音的背后有太多我父母的印记了。
因为对自己宽容了,我也改变了自我对话,我开始说更多,“我选择”。
我应该多读书,让自己成长 --> 我选择持续成长,所以我想多读书;
我应该不发脾气的 --> 我选择管理自己的情绪,更平静对待自己和他人;
我应该当面拒绝的 --> 我选择接下来主动表达自己真实的需求。
当我开始多说“我选择”时,我发现我是有力量的,因为我明白了我是有选择权利的,我可以选择做,那也可以选择不做。
如果现在没做到,那是我选择没做,而不是“我这个人很差,没希望了”。
原来,并不是过去发生了什么造就了我,我可以选择我想成为的样子。
3、和孩子一起成长
说实话,真正让我开始意识和直面自己原生家庭,就是从有了小D开始的,因为当年的我很怕,自己身上的这些缺陷会在小D身上重演。
六年多过去了,小D身上仍然有我的很多印记,一样的倔强、高敏感、慢热、脾气急躁。我其实到现在也无法确定,是不是我把我的“问题”传给了她。
但我发现一件事,她比我强。
3岁开始,她就表现出无条件地喜欢自己,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绝对不做;
4岁时候的她,已经可以对正在使劲找发脾气暂停键的我说,妈妈,你的情绪小怪兽出来了;
如今,她会在大发脾气的当下,学会自己深呼吸,还会对我说,你能抱抱我,让我冷静下来吗。
这些点点滴滴,其实让我很感触,也很有力量。
的确,原生家庭里长着我们生命最初的模样,这一点我从自己女儿身上就看到了。
但我也从她的身上看到了,原来那个样子是可以缩小或者放大的。
这个启动键在我们自己手里,我很感恩,自己六年前选择了按下这个启动键。
尽管还有很多方面,我希望自己可以更好,但看着女儿,我突然明白了,我在努力改变的过程中,其实我的女儿已经比我当年更好了。
这也让我释然了蛮多,是不是我的妈妈,当年看着我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心情呢?我当年小时候是不是也已经比她小时候好很多呢?
孩子生命最初就是一杯清水,父母的影响就像是往清水里滴入浓度99%的墨水,很厚重很浓重。
但我们是可以通过学习、工作、社交,让自己的水杯变大,那么即使墨水还在,也已经融入和稀释,影响其实并没有那么大了。
如果有时光隧道可以回到我们曾祖父、曾曾祖父时代,也许从时空的纬度上来看,我们更能看到,这样一代一代的“代际影响”,也在慢慢稀释了。
这么想让我变得轻松很多,也许原生家庭问题永远都会存在,这个世界就不会有“完美”父母。
那就让一代去解决一代的问题,我们每一代都尽力过好自己的这辈子吧。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