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父母都有一个标配,那就是无论吃喝玩乐都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孩子最好的,尤其是在教育上面,为了让孩子不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更是为之不懈奋斗。
聪明的商家哪能错过如此大好的赚钱机会,形式各异的早教中心与培训班应势而生,美曰“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许多大家纷纷为之掏腰包。
其实,在嘟妈看来真正的赢在起跑线上,未必需要给孩子灌输很多知识,而是要帮助孩子,尽早了解他的学习风格,用符合孩子的方式,找到学习的“捷径”。
那应该如何找到孩子的学习风格呢?今天嘟妈就教大家如何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学习风格,实现真正的主动轻松快乐学习。
学习风格的类型
学习风格,就是指一个人在学习时所惯用或偏爱的方式。换句话来说,就是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一般而言,学习风格都是独特而稳定的,每个孩子各有不同。
在心理学领域,存在很多学习风格的理论,今天嘟妈要为大家介绍三种常见的学习风格: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学习者、场依存型/独立型学习者、反思型/冲动型学习者。
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学习者
我们先讲下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学习者,通俗来讲,就是孩子在听、看、做之间,更喜欢哪种。
1、通过“看”来学习
主要通过“看”来学习的孩子,又称为视觉型学习者,这类孩子在人群中的比例最多,大约占到80%左右。
视觉型学习者,分为视觉语言型与视觉非语言型,这两种类型学习者表现出的差异非常大。
当孩子能识字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视觉语言型学习者,最喜欢阅读文字,他们偏好于看配有字幕的动画片,喜欢做笔记,也喜欢列出清单。
而视觉非语言型学习者,偏好于看图片、地图、照片等视觉学习材料,他们不太喜欢记笔记,但直观记忆力相当好:比如对面孔、地点、物品存放的位置等记忆犹新。
对于视觉型学习者而言,无论他们喜欢识字或读图,对他们而言,看到 = 学到。平时给孩子讲故事时,让孩子一边看绘本,一边为他讲解,这比直接口述故事的效果好得多,他们更倾向于通过自己的眼睛来捕捉有用信息。
2、通过“听”来学习
听觉型学习者偏好于通过“听”来学习,这类人占15%左右。他们对语言、声响和音乐的接受力和理解力很强。
这类学习者非常善于学习语言,模仿方言能力非常强,他们也能辨别话语中微弱的区别。对于听觉学习者,就算他们坐在非常远的位置,没看到讲话的人,他也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出他们说话的方式。
给这类孩子讲绘本时,他们有时候会乱跑,看似非常不专心,但父母在和孩子回忆绘本故事时,往往会惊讶地发现,他们竟然能复述故事。
这类孩子喜欢听,更喜欢讲。所以,父母应多给他们听觉方面的刺激。
3、通过“做”来学习
主要通过“做”来学习的孩子,被称为触觉学习者。他们仅占到5%左右。
这类孩子,非常喜欢接触和操作物体,对于自己能动手参与的认知活动更感兴趣。
但因为太喜欢“操作”,所以这些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后,大多会被老师称为淘气包,总是坐不住,不遵守课堂纪律,不断惹事,其实这是他们身上的探索精神在作祟。
不过,触觉学习者的运动能力会比较发达、平衡和协调能力好,所以他们的表演性、模仿能力都很强。对于这类孩子,最好不要压制他们的天性,不建议让他们学习需要细致入微观察的兴趣爱好,而应该选择能活动全身的活动,比如跆拳道、架子鼓等。
当然,有的学校非常重视纪律,这对触觉型孩子来讲,就是一大噩梦。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平时尽量多带他“放电”,比如可以为孩子提供可以拆卸组装的玩具,也可以为孩子安排一间小实验室,让他在安全的条件下慢慢探索。
场依存型/独立型学习者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沃特金曾对空军飞行员是如何确定自己是否坐直了非常感兴趣,于是便做过一个实验:
他设计了一个可以倾斜的房间,让被测试的飞行员坐在房间的椅子上,椅子可以调动位置。
研究发现,有些人并没有坐直,但坚定认为自己坐直了;有的人却能在倾斜的房间内,把椅子调到近乎垂直的状态。
沃特金把这些人分为两类: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是两种典型的认知风格,前者是依靠周围环境来决定自我看法,后者主要依赖自己来判断事物。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隐蔽图形测验来判断学习者的类型。测试内容是,学习者是否能快速地在右图中找到左图图形(如下图)。
隐蔽图形测验中的一个测验图形(Witkin等,1977)
(采自C.B.McCormick等,1997)
有的人,立即能找出这个图形,不会因为多余的线条而分散精力,这类人主要是场独立型学习者。但有的人需要花费很大力气才能辨别出来,这类人主要是场依存型学习者。
总之,场依存型是喜欢通过外在参照物来观察自己,外在的因素会对他们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如果孩子也是这种类型的人,他们未来可能更适合人文学科或社会学科。
场独立型则喜欢依赖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来调整事物,凡事讲究从内部出发,这类人更适合数学或自然科学。
反思型/冲动型学习者
心理学家杰罗姆卡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有的孩子思维方式以冲动为特征,而另一些学生的思维方式则以反思为特征。
冲动型思维的孩子,根据简单几条线索就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问题时很快做出自己的反应。
反思型思维的孩子,在回答之前倾向于深思熟虑的、计算的、分析的和逻辑的思考,先评估各种替代的答案,然后再给予把握的回答。
冲动型孩子的优势在于,可以迅速解决多维度问题,更能从整体角度看待问题;反思型孩子的优势在于,对细节分析时反应较快,更懂得深思熟虑,不容易冲动。
很多父母都会因为孩子是冲动型思考方式而苦恼,因为这代表孩子太“马虎”,这是个性缺点,需要“教育”一下。
但研究者认为,其实这是这与大脑多巴胺水平有关,冲动型敏感性显著低于正常人,这并不是个性方面的缺点。
心理学家经研究发现,只要父母让孩子学会关注细节部分,可以慢慢改变冲动型思考方式的缺陷。
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都给孩子做过一些“寻找不同之处”的游戏,反思型孩子非常喜欢做类似题目,冲动型孩子会感觉比较困难。这时候我们不仅要告诉孩子有耐心,还要教给孩子一些技巧,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细心程度。
孩子的学习风格差异的确很大,但没有优劣之分。
我们了解孩子的学习风格,不是为了分类,而是为了更了解孩子的不容易。
只有通过这个过程,我们才会真正了解孩子、接纳孩子、尊重孩子、并能帮助孩子。
参考来源: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52-59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