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在微博上发起一个投票。
孩子被打,要不要鼓励打回去,差不多80%的朋友都是选择让孩子打回去的。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时我的小助手可儿看到了微博的结果,就在我们工作群说,啊,为什么都是鼓励自己孩子打回去啊?
结果,我们小团队剩下的几位成员都在说,当然打回去啊,不然呢?
就像我今天想写这篇,她们几个都在说,不用写啊,我根本不需要看,答案不是很清楚吗?!
育儿很个人,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不需要强求统一。我今天之所以还想继续写写,就是当我们直接给出一个结论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考虑过下面这三个问题。
温顺性格的就是不还手怎么办?
不光是孩子,我们想想自己和周围朋友,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被欺负了,一定以牙还牙”。
我们需要认可并且允许有一部分孩子就是天生性格善良温顺的。
我就是这样的,小时候外婆带的比较多,石库门孩子一起玩,打闹时我总是那个“吃亏”的孩子。其实大部分情况下,我并不在意,但是外婆却很在意。
每次看到我被谁推了,她就会拿着扫帚出来赶走那些孩子。然后把我带回家后,就一个劲地说,你怎么这么没用啊,被人欺负了,都不知道还手吗?以后谁敢推你,打你,你就打回去。
一直到大学,我只要遇到社交冲突,压力就很大。后来回想发现,其实我并不是真的害怕冲突,而是害怕自己“软弱无能”形象的出现。
如今回想,才意识到这就是成人对于事情的反馈,转嫁到了我的身上,让我有“受害者心理”。
被盖棺定论地认为,我是好欺负的。而成人的评价来源只是因为我被推了没还手。
现实中这样的孩子其实不少的,我见过不少父母着急要求孩子打回去,看上去是在自卫,给孩子撑腰。
但当这个孩子就是做不到时,他反而感受到自己的无力感,这份无力已经不仅仅是被其他小朋友打了,而是父母长辈的这个沉重的标签。
打回去后被打的更严重了怎么办?
第二个问题是,如果孩子真的打回去了,然后被打的更严重了怎么办?
我不知道大家观察过低幼孩子之间的打闹吧,一般来说,打人的孩子都是对事,而不是对人。
我想玩你的玩具,上手打一下;我想先玩滑滑梯,上手打一下。打完后,那个孩子就该干嘛干嘛去了。
那如果我们让自己的孩子打回去,大概率其实就是把“对事”转移到了“对人”。那么接下来不可避免的是,结果孩子被打的更加厉害了怎么办呢?
很多人也许会说,那这怪对方没家教啊,对方父母不负责啊。是的,可以怪,但对于养育孩子来说,我最关心的是自己孩子的状态。
房子失火了,是先怪放火的人,还是先自己逃出屋子?这是我一直提醒自己的。
如果我们鼓励孩子打回去的初衷是让他们可以保护好自己,那如果出现这样的局面,孩子建立的联系是什么?
他们会困惑,也会害怕,因为突然发现,原来自己无法保护自己。
社交不是割裂的,每一段的体验都会影响到孩子对接下来的社交的心态。
结果也爱打人了怎么办?
最后一个情况,就很显而易见了。孩子长期以往,也养成了爱打人的习惯,只要不顺他心意的,一言不合就上手,反正这是家人告诉他的方法。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多虑了,只要和孩子讲清楚情况就好了,告诉孩子哪些情况可以还手,哪些情况不能打人。
理论上来说这挺对的,但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学龄前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不具备“情景解读”的能力的。
所谓规则内化,就是时刻保持规则的一致性。
不好欺负不代表张牙舞爪
我是从小被认为胆子小的孩子,高中时最要好的闺蜜是个蛮“泼辣”的女孩。我记得很清楚,那时还跟着她学习怎么“吵架”,可是真的做不到。
这件事其实一直很困扰我自己的,总有不少人会说我善良,但因为小时候的经历,我总不觉得善良是个褒义,直到我大学出国留学后才得到改变。
当时我的一个教授对我说,善良不只是善待他人,也要自己做个友善的人。而且更加关键的是,你的感受是什么。
(Kindness is not just being nice to others but also being nice yourself. And most importantly, it's all about how you feel.)。
这句话是让我醍醐灌顶的,长久以来,我们把懦弱坚强都简单等同于了“有没有做某个行为”,而我的教授让我明白了,更加关键的是自己的感受。
想想真的很有道理啊,被“欺负”这件事,真正可以界定的其实就是受到的那一方。
回想我小时候,大部分情况下我其实并不介意,但大人们已经贴上了标签说,这个孩子太懦弱了。
而长大后,有些事情本可以更好解决的,但我似乎急于想证明自己不懦弱,而变得张牙舞爪。
有话好好说呀,干嘛总是嚷嚷?
我是来好好和你谈事情的,你急了就没法谈了?
怎么啦,讲道理还准备动手啊?
那你有道理要讲出来的啊,闷在心里自己委屈那是活该!
上面这些对白,熟悉吗?
但想过吗?我们现在对孩子说,“谁打你打回去”,等这个孩子长大是不是就变成了这样的人呢?
归根到底,我们把过往经验里某一些极端例子变成了全部。有理有据捍卫自己利益并不需要嗓门大或者动手,做好人也不意味着自己没有底线。
可惜,这个道理当年并没有人好好教给我。
善良需要有锋芒
在美国,从幼儿园起就会教孩子区分这三个词:agressive(侵略性)、assertive(坚定的)、passive(消极的)。
孩子从小被教育,要做个善良又坚定的人。我们通常说的“老好人”,其实就是消极的人,不敢维护自己的权利,也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和需要。
这才是我们父母更该重视的课题。
善良又坚定,就是我们不需要委屈自己,可以表达自己任何的想法和感受,为自己发声。
但要用礼貌的、尊重他人的方式表达,而不要伤害他人的感受或者身体。
教孩子成为一个“坚定的”人,不少幼儿园都会用用这样四步。
1、说出你所看到的,“你推了我,你抢了我的玩具...”;
2、说出你的感受,“你这样做,我很不喜欢...”;
3、说出你的需求,“我要求你立刻道歉,我要求你把玩具还给我...”。
4、如果以上三步没有解决问题,可以先走开保证自己安全,与此同时寻求成人的帮助。
不少父母看到这估计就会说,这么做没用啊,很多“熊”孩子打了我们的孩子,我孩子就只能口头说说啊,都没反击。
其实,孩子被欺负后最关键的是,保护孩子不要陷入“受害者”心理。
身体的伤害都是一时的,但是心理的影响却能一辈子。这些影响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孩子最亲近人的反馈。
当我们因此每天都在害怕孩子被欺负,总是在教孩子反击,总是询问或者评价孩子,“今天XX有没有欺负你啊,你有没有保护自己啊”,我们就是在强化孩子的“受害者”心理。
当孩子可以坚定地说出这些话时,他们的心理优势已经回来了,即使没有打回去的反击,他们也已经非常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自己明白也让对方明白什么是对的。
用“打”来反击,并不是绝对不可以。
但这应该是孩子掌握了如何捍卫自己权利,懂得如何求助之后,自己对局势的判断作出的选择,而决定不是父母告诉孩子的必须选项。
这个话题其实永远没有标准答案,但我在引导小D的过程中,有个自己的评判标准:我现在所告诉她的方法,是否适用于成人世界?
小时候的“被打”,可能长大后遇到的就是,生活中的“不公平待遇”,工资少了,被找茬了,总被差使,等等等等。
这时最有力量的反击,不就是说出事实、说出感受、说出自己的需求、向关键人物求助?而多少成年人是可以完全做得到呢?
为什么,我们内心很不舒服,夜不能寐,但却没有勇气做这些呢?于是我们把自己“做不到”的这份缺失,转移给了孩子,“希望自己孩子不要像我这样”。
但是,我们概念失焦了,现在的你做不到这些,并不是小时候不敢“打回去”,而是从小没有体验过坚定表达自己的立场。
在我们还能影响孩子的时候,多教会他们善良和美好,多教会他们底线和原则,也多教会他们理解和原谅。
这三样一起,才是构建一个人的格局,这比“打回去”更加关键。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