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一个求助,我总结一下大概是这样的意思:


孩子4岁了,经常被幼儿园老师告状,说他爱打人。老师一直在引导询问,似乎并没有什么大的成效。


回家后,妈妈也一直循循善诱,告诉孩子,妈妈没有生气,但你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打人吗?



他当场也能说出自己打人的原因,说他想玩那个玩具,着急了。这位妈妈还会继续询问,那你觉得这样对吗?


孩子也是认识到错误的,表示这样不对,但也说了,可是我就是很想玩这个玩具啊。


妈妈也会引导他,下次很想玩的时候记得等待,记得用语言表达。


但打人的情况并没有改善。非常发愁,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我分享之前,想先问问大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粗看,这位妈妈做的挺不错的,控制了自己情绪,询问孩子行为的原因,提供解决方案。


这似乎也是很多育儿文章分享的方法,但仔细琢磨一下,似乎对“温柔坚定”有了很深的误会。


父母需要对自己情绪诚实


当时听完求助,第一反应问的是,你到底生气嘛?朋友想了一下和我说,当然生气的啊。


我继续追问,既然生气,为什么你要说不生气呢?


朋友回答道说,想教育孩子啊,希望孩子可以主动说出自己做错的原因。


“我不希望成为一个权威高压的家长,这不是爱与自由的体现吗?“,这是朋友的原话。



育儿最怕的就是走进了“完美父母”的人设怪圈,学了那么多育儿知识,最终却让我们离“人”越来越远了。


面对孩子的错误,我们假装自己不生气,试图利用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孩子可以自己意识到错误,并且主动改正。


但这种“假装”对我们父母不利,对孩子的教育也不利。



所有的教育都是指向培养一个人,而“人“的培养的第一步,就是情感的流动,对于自己和他人情绪的感知。


孩子是通过周围人的反馈来形成行为边界的,我们的情绪本身就是一种反馈。


可如果父母都无法对孩子表达真实的情绪,孩子又从何可以学习了解情绪,提高自己的行为准则呢?


区分情绪和情绪化行为


看到这里,估计有一群朋友要疑惑呢?那父母对自己的情绪诚实了,不就又回到了打骂吼叫的老路了?


这里就把“情绪”和“情绪化行为”混淆了。


父母当然应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做错了事,我们当然可以生气,我们更加应该真实地把我们的情绪告诉孩子。但我们尽量应该管理自己的情绪化行为,比如吼叫、打骂。



小D也曾经有过类似情况打人的行为,我当时对她说的第二句话就是,“妈妈对你打人的行为很生气,我现在也需要冷静一下。等我们都冷静下来,再聊聊”。


这段话里,我真实地向小D表达了自己的情绪,情绪本身也是传递了我们的期望。


同时,我对自己也许会发生的“情绪化行为”进行了管理,并且我把自己管理的过程和小D沟通了。



当我们越能真实面对自己的情绪,越能清晰地向孩子表达情绪,这本身不仅可以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错误,而且也是很好的情商教育。


为什么我一直说为人父母,最终是自己的修行。真的是有了女儿后,我才越来越分清这两者的概念。


我开始认清自己的情绪,我开始管理自己情绪化的行为。我想这也是我们希望孩子拥有的表现之一吧。


直接表达期望


那细心的你们肯定会问,当时我对小D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呢?


我当时说的是,“打人是不被允许的,我们不能打人”。


这是我自己育儿的一个大原则,面对孩子显然知道的“做错”,我会尽量避免询问“为什么”,或者说要避免第一时间询问“为什么”。


孩子是需要父母确定的给予行为边界的,错就是错,不该做就是不该做。



而当我们询问“为什么”时,我们给予孩子的信号就是,我们似乎也并不很明确这件事是否可以做,从而给了孩子进一步试探的机会。


是的,我能理解为什么家长们都习惯问孩子“为什么”,我们希望孩子可以自己说出错误的原因,说一遍我们认为正确的答案。


但是试着回想一下,多少孩子被问道“为什么”时,第一反应都是主动道歉,但之后仍然“屡教不改”呢?


而且这样习惯性的询问”为什么“,也容易让孩子养成凡事找借口的习惯。有些事情错了就是错了,没有那么多”为什么“。


最好的认识错误都不是口头上的,而是从行为上的改变。



而对父母来说,教育孩子的行为错误,第一时间的确定态度很重要,直接明确地告诉孩子,这个行为不被允许,因为这个行为,父母的情绪是怎样的。


这不仅让孩子明确了解我们的期望,也让他意识到自己行为对他人情绪产生的影响。


然后带着孩子一起为自己的错误做出弥补,比如一起去道歉、写一封道歉信等等。


那可以问“为什么”吗?可以的,但那是事后。真正的道歉完了,这件事过去了,我们可以复盘,去了解发生这件事的真正核心问题。


所谓尊重孩子从来不是一直嘻嘻哈哈,毫无原则的大人。真正的“温柔坚定”,首先需要有自己明确的底线,坚定的原则。


坚定不是吼叫,而是态度的确定。缺少“坚定”的“温柔坚定”,只是软弱讨好的父母而已。




最后,一如既往地再和大家叨叨叨几句。做妈妈五年了,越来越觉得,育儿就像是做菜。


即使原材料(育儿知识)都一样,具体会炒出怎样一盘菜,还是关乎于每个厨师的手艺、火候的掌握,哪怕甚至是当天的心情状态。


也是希望通过我的个人经历,提供更多的“原材料”给大家,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做父母最终还是个“手艺活”,最好的成长还是需要自己实操练习。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