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推送内容有视频,不想看视频的,也可以看下面的文字分享。


另外,视频是一个月前随口录的,文字是今天为了推送又重新写的,所以会有一点点出入。


我录视频没有讲稿,因此大家不要进行“对对碰”游戏,看中心思想就好哦。




小D进入小学了,她是坐校车的。但我时不时还会亲自去接她,这样有利于和老师们保持联系。


她的放学时间是下午3点,基本上3点不到,学校前台接待处就会有一批家长待着了。时间长了,我们也就互相认识了。


我第一个认识的是一位和我一样的中国妈妈,异乡遇到老乡总是会额外亲切的。我们就聊起来了。


她的儿子今年是一年级,才开学一个月,这位妈妈就发愁了,因为孩子成绩不好。


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问,你怎么判断孩子成绩不好的?



这个问题乍一听蛮傻的,我也看出那位妈妈也是一愣,然后和我说,老师说的呀,我收到的进度报告也说明了呀。


我接着和她解释道,我个人觉得只是评价“成绩不好”有点太草率了,而且这样的评价也无法帮助孩子。


“成绩不好”是孩子目前表现的结果,但是却没有定义问题。


当我们总是用结果来给孩子反馈时,孩子不仅不知道努力的方向,而且如果长期强化,这个结果就容易成为孩子的标签。


慢慢孩子、家长、老师也都认为“成绩不好”等同于这个孩子,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差生”的称呼。



看到这里的你们不知道是不是理解了,有没有觉得我的逻辑有点绕?


当时这个妈妈是有点疑惑的。


于是,我又进一步解释道。面对任何孩子的表现,我们需要进一步去挖掘背后的原因。


只是简单粗暴地评价孩子,对我来说是父母和老师的失职。



举个例子,成绩不好,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不同孩子是不一样的。


比如,有的孩子是上课不注意听讲。那么再进一步挖掘一下,什么原因导致的不注意听讲呢?


是专注力问题,还是兴趣问题?是畏难情绪(听不懂就不想听)?还是和老师失去联结的叛逆表现?


再比如,有的孩子是考试问卷总是开天窗。那么再进一步挖掘一下,什么原因导致的不完成呢?


是能力问题,真的不会做?还是书写速度问题,来不及写完?又或者是阅读速度问题,看不完?


你看,同样的结果表现,如果我们可以不断追问挖掘,就会发现背后的原因是不同的。当然有时肯定是几个原因互相影响的结果。


但这个挖掘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核心问题。针对核心问题制定行动计划,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孩子。



这是我育儿中的一贯思路,我不轻易地对小D下评价。


脾气大、成绩不好、不爱吃饭,这样的评价太容易了,但恰恰这样的评价暴露了我们自己思维的懒惰。


下完这个评价,然后呢?


我们无能为力,剩下的只有焦虑和担心。然后我们把这份无力感传递给孩子,你不能发脾气,你要好好学习,你要多吃饭。


但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不想,而是那些我们第一眼看不到的问题,阻碍了孩子达到这样的目标。



我们看不到孩子的难处,却一味地在错误的地方使劲,比如唠叨、逼迫、甚至打骂。


然后孩子的问题不仅没解决,和父母的联结还断了,最要命的是父母的心态崩塌了。


这是很可怕的死循环。



今天分享的,其实在咨询管理中叫做“五个为什么“方法。


其实就是通过反复提问来挖掘真正的根本原因,避免陷入主观预判或者逻辑陷阱。


实际运用中不是非要追问五次,但“碰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这句话,不该只是我们教育孩子的大道理,也该是我们践行的准则。




育儿工作生活,都是这个道理。


P.S. 你对于“五个为什么”方法熟悉吗?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运用啊。育儿越久,愈发觉得工作中掌握的很多思维模式都是相通的。


如果大家都感兴趣,我也很愿意和你们分享我运用的心得呢。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