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我的朋友系列的分享了,就是我和朋友们之间的闲聊引发的一些反思感悟,记录下来和你们分享。
我不教女儿绘画技
前段时间在国内,我邀请了熊亮老师作为我的对谈节目《大事晓说》第二季的嘉宾。
大家对于熊亮这个名字应该不陌生吧,他是著名绘本作家,像《小年兽》、《兔儿爷》这些绘本都是出自他的手。曾经两次获得“国际安徒生插画大奖”提名,也是国内唯一被提名的原创绘本作家。
那天我们聊的很愉快,具体的内容等回头视频上线大家看。今天想要分享的是,熊亮老师和我交谈时提到了一个小细节。
他和我说,他女儿从小也热爱画画,是他亲自教的。在女儿学画的最初好几年,他都是不教任何绘画技巧的。
我当时听完就觉得很惊讶,按理说作为自己本身就是绘本作家,肯定会把最重要最精华的绘画技巧倾囊而出吧。我好奇地追问原因。
他和我说,孩子一旦过早学习了技巧,就会错失了学习观察和体验的机会。
他们在作画的时候,就不会真正用眼睛看,用心感受,而是会去想,我该用怎样的技巧画出怎样的画。
最后,熊亮老师还开玩笑地说,一般教画画的老师都不敢不教技巧的呀,即使明白这个道理也扛不住家长的压力的。
那她是我女儿,我知道什么才是一流的教学。
无独有偶的巧合
熊亮老师的这段话不禁让我想起了,小D的音乐老师也有类似的观点。她不主张孩子过早学习乐理知识,她当时也说过这样一句话。
低幼孩子最需要建立的是一双灵敏的耳朵和一颗打开的心,当他们过早接受乐理知识后,他们就会不使用耳朵,不再用心,而是用那些“套话”来感受音乐,这是非常可惜的。
两个不同领域的老师,都提出了一个非常类似,又很颠覆我认知的观点,这不禁让我反思了很久。
我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学习知识,记得很多知识点我当年都是反复背诵,直到烂熟于心。
不过有时的确会出现,以为背出来知识、背出来中心思想了,就是理解这个概念或者这篇文章了。
记得当年,我高中有个“奇葩”物理老师,他的考试都是开卷的,计算也都可以使用计算器,从来一副不在乎我们是否把概念背出来的样子。
那考试考什么呢?考的是推导过程。
我记得很清楚,当年他是唯一的老师,即使最终答案是错的,推导过程正确,他还是会给大部分的分数的。也因为如此,我们都会尽可能详细地把演算过程写下来。
当时就是纯粹觉得这个老师好,现在回想,他真的是一流的老师啊。
当得出“正确答案”不再是唯一评判标准,当不再需要去套“标准答案”,我们反而更加看重思考过程了。
对我们的意义
前段时间,我推送了一篇《幼小衔接,数学能力的核心是什么?》里面分享了一个关于数字拆分的技能。
收到过好几条类似的留言:
那篇文章里我分享的方式,用知识来定义的话,的确是“因式分解”。
但如果换成另外一个角度看,这其实是推导过程,是可视化的数学,是思维模式。
仔细想想,计算这件事,对于未来的生活真的不算什么事,别说计算器了,接下来都是人工智能的世界了,而唯一无法取代的就是思维。
那思维到底是什么?说白了,就是这样的推导过程,这才是无价的。
长期习惯了先背出知识点,我们不仅自己忽视了很多额外的思考过程,而且也给了自己一个无处不见的“认知天花板”:这个和我无关的;这个孩子不可能懂的。
这也就解释了,在和孩子进行科学启蒙的时候,为什么大部分父母都有疑虑,我的孩子这么小,真的可以明白“重力”这个概念吗?我怎么和她解释呢?
我之前分享中《人和人的差距,从打开这"两双"眼睛开始》就提到,
学龄前的科学启蒙不是为了背诵概念,学习知识点,而是去打开观察世界的眼睛,打开主动思考的“心眼”。
知识,和思考知识,真的是两码事。
而多少次,我们嘴里急着蹦出那些育儿时髦词,什么“温柔坚定”,什么“爱与自由”,什么“蒙特梭利”,但是我们是否真的吃透了背后的意义所在呢?
但正是因为这样的词语存在,让我们有了很多思维的懒惰。
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喏,我在爱与自由啊,没用,他还是哭”;遇到和家人育儿理念有冲突了,“你不懂,这叫爱与自由,和你说也说不清”。
心平气和地想一想,我们真的懂了吗?
我现在检验自己是否真的懂的前提就是,不说套话,不说时髦词,把这个概念用自己所理解的大白话说出来,自己说的通,别人听得懂。
说这么多,并不希望大家误读,觉得技巧或者知识都不重要。
知识一定要学,但是背出知识概念和真正掌握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
像从来不懂技巧那样地观察、思考、创作,这才是真正无价的人文思维;像从来不懂知识那样地推导、应用、表述,这才是真正无价的逻辑思维。
把所有全学到的东西都忘光留下来的,那才是真正教育的核心。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