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学习“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里面提到了影响一个人自我驱动力的三大因素,分别是:能力、自主和归属。


SDT理论指出,人对这三大因素是与生俱来的需求,如果一个人可以拥有这三个因素,那他心理满足感就会很高,从而就会有良好的表现。


而且这种良好表现是自发的,不需要外力推动,还能有巨大的意愿越来越好。


学着学着就觉得很有意思啊,这不就是我们做父母的终极育儿目标吗?让孩子可以自发地管理自己,而不需要父母总是人盯人地监督。



我学完就在想,这个理论如果运用到育儿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


我认为对孩子最好的养育,就是培养这三感:亲密感、力量感、掌控感


亲密感(归属)


这就是我们经常提的亲子关系,和孩子的联结。但是亲密感不是我们来判断的,而是孩子来判断的。


孩子在游乐场被人插队玩滑梯了,他愣了愣看了你一下,也没响默默就让后面的孩子先玩了。


然后他就拉着你走了,去了另外一边,本来自己一个人玩的好好的,换了地方后他非要粘着你,一定要你和他一起玩。


这时,经常的,我们父母心里急啊,立马脑补了未来无数孩子可能会被欺负的场景。玩什么玩啊,一个劲地想抓住机会进行复盘和引导。



结果孩子不听,父母心里更着急,不断要求孩子看着我们眼睛听我们说,结果孩子更加不听。


最终,父母心疼又很气,开始数落孩子,结果双方都不开心,也许这样的情绪低气压还会影响接下来的整一天。


父母做错了吗?根本没错,都是育儿书上教的。但是从父母的行动上,有没有依稀看到我们自己父母的影子呢?


的确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总是没在第一时间去看到孩子在向我们寻求安慰和肯定的信号。


我们总是低估了爱的力量,亲密感就这样一次一次被破坏了。



什么是亲密感?对我来说,就是在那个人身边踏实的感觉,他可以放心地知道,自己是不会被评判的。


游乐场上的那一幕,不管孩子是否在意,他们都能从我们的表情上看到我们内心的波动。


当孩子远离那边开始粘着我们时,其实他就是在用行为向我们试探,我刚刚是不是做的不够好?那你还爱我吗?


我们到底是因为孩子“是谁”,还是因为孩子“做了什么”而开心,这就是孩子可以感知的亲密感。


先爱再教,这个顺序永远不能颠倒。但也要记得,不能只爱不教。


力量感(能力


每个人如果可以做成一件事,都会自发地觉得自己很棒的,这一点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这个过程中就是在积累力量感,反之就是在消耗力量感。



人的记忆里有一部分记忆叫隐性记忆,这些积累或者消耗的经历,也许你以为都忘记了。


但是每当遇到一些重大事件,隐性记忆就会干预我们的判断,这也就是我们内心的声音。



而人都是害怕无力的,如果当他发现自己没有能力,那么他本能就会逃避。


有时还会为了掩饰这样的的无力感而表现出,我不介意,我只不过不想做,我就是这样的了(嗯,很多成人也是这样不是吗)。


这也是为什么说,敢于直视自己脆弱的人是非常有力量的,这个是一辈子需要修炼的课题。那对于孩子来说,这需要我们帮一把。



小D出生早产的历史导致她运动延误,当时学骑车时非常困难,协调能力不行,平衡也不行,而且肌肉力量也差,试了几次就有点丧气,准备放弃了。


不知道你们面对这个会怎么处理?是鼓励几句,坚持让她再试试?还是不骑就不骑了?


我当时是这么做的,和她一起发牢骚,“这个真的太难了,谁能骑会自行车啊,这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后我“哎”,她也“哎”,我还故意“哎”得比她还响。



我的带头牢骚反而让她心情轻松了不少。这时,我对她说,“我们再试一次,这次妈妈会帮你,试完了我们今天就不骑了”。


这最后一次,我明显帮的更多了,我是推着小D的自行车让她骑了起来,小D也感受到了速度感。非常开心的,我们结束了第一次骑自行车的经历。


这个过程中,小D是赋能的,因为她并没有在感觉最糟糕的情况下终止了活动,即使我帮助了,她还是开心的,这就是力量感。


孩子并没有觉得自己“垮掉”了,我们把“再试试”的可能性保留着,后来果然小D的确主动想再试试。



那我是如何保护了这份力量感呢?回到第一条,我先去爱她了,一起发牢骚,一起抱怨,这是我和她的亲密感。


同时,为了帮助她第二次的经历更成功,我在日常活动中开始有意识地加入一些协调能力锻炼的游戏,比如开合跳,空中骑脚踏车,单脚跳,单脚站立等。


这些都是为了让她下一次的骑自行车成功做准备,当那一次真的到来时,仍然有困难,但她果然承受力比上次好很多了。


这就是力量感,它不是帮助孩子“一次成功”,而是通过过往经历让他们内心永远有这样的声音:


现在不成功没关系,因为我有能力最终做成功,因为我以前成功过。


掌控感(自主)


以前管理团队时,最忌讳的就是说,这是大家的事,经常的这件事就变成“没人的事”。如果非常明确地知道“这是我的事”,我们肯定就会更上心,这就是掌控感。


我们经常头疼的“可怕的两岁”,应该就算是孩子第一次在寻求掌控感的全面爆发。


他们之前的生活大部分都是被我们安排的,这是第一次大部分孩子开始对我们说“不”。



很多时候不是他们真的不想吃饭、不要睡觉、不肯出门,他们只是享受对我们说“不”时的掌控,这让他们可以确切地体会到,“我的生活我可以做主了”。


这样的掌控感从两岁开始一直陪伴我们到成年,只不过引导的好就是独立自主,引导不好就是叛逆任性。


面对孩子掌控感,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认清“界限”,这是大部分父母都缺乏的技能。



小D 3岁多的时候,某个夏天早上起床非要穿一套泳衣去学校。你会怎么做?共情然后讲道理?坚决不允许?


我当时第一反应也是选择前者,但我突然脑海里闪现出一个问句,这是谁的事情?她的啊,她当然有权利决定自己穿什么衣服。


但有一点我是清楚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力还是不足的,也就是第二点提到的“力量感”。


我所要做的,就是基于我比她多那么一点点的人生经验,先帮助她提高她应对未知事件后的力量感。



我就和她说,“嗯,你当然可以穿泳衣去学校的。不过呢,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去游泳池和海滩才会穿泳衣,你这样去学校,我估计你的同学会笑话你的“。


”如果他们说,你好怪啊,你为什么要穿泳衣?甚至因此他们不愿意和你一起玩,你怎么办?”


小D和我说,她不介意,她就想穿泳衣。我说好的,那我们就穿泳衣吧。与此同时,我不做声色地带了一套换洗衣服送到了学校,并且写了一张条子给幼儿园的老师。


后来听老师反馈,当第三个同学来问小D,你今天是要去游泳吗?小D回复他们,我喜欢就好。但也找到了平时和她关系最好的老师,要求换衣服。



那天回家后,我就和小D聊起了这件事,她主动和我分享了(这说明我们有亲密感),心情似乎并没有受到其他孩子提问而影响(力量感也没受损),同时和我说,“妈妈,以后上学不穿泳衣”。


这个过程中,她体会到了强烈的掌控感,而且最终她自己通过掌控形成了判断。


当然,我们这件事是有一点点极端,大家也不要急着找外部原因,比如我们这边学校老师肯定不同意的,这些。


小D穿泳衣的事情的确是个案,但是我们生活中父母越界、变成苍蝇一样盯着孩子的事情真的很多很多,这才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的点。


很多父母的“越界”是在剥夺孩子的掌控感,比孩子更着急,那么孩子自然就不急。


但放手并不意味着不管,而是需要我们提前帮助孩子预知,她这个选择背后意味着什么。



这就是结合“三感”,想和大家分享的三个小故事。


这“三感”是心法,每个家庭的处理方式不需要完全一致,但这个心法却是值得每个家庭都去反思自测,是否能做到。


并不是孩子有了能力,我们才去信任他们,而是我们信任了他们,我们才愿意越来越有能力。


信任不是空中楼阁,信任一定是基于我们给予了孩子充足的亲密感、力量感和掌控感。


在管和不管孩子之间,其实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唤醒这三感!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