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忙)一(Day),手忙脚乱的周一早上,和大家说个轻松一点的话题吧。


前不久我在微博上和大家分享了一个曼哈顿儿童博物馆的视频。视频里面可以看出,这个儿童博物馆的内容非常丰富,也非常好玩。好多人看了和我留言说,大饱眼福了,像是跟着我玩一遍一样。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们带着出门的机会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各种博物馆和科技馆。



我相信不少朋友一定都会有这样的想法,那么多内容,一定要一个一个看过来啊,拿小D爸爸的话说“必须值回票价”,哈哈。


可是,孩子似乎不领情的,有时全家兴致勃勃策划去玩,结果很有可能是败兴而归,孩子哭闹,不愿意看,要回家等等各种突发情况。


那今天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带娃逛博物馆的原则。遵循这样的大原则,带娃看博物馆,才能真正有趣又有用。小D爸爸也被我成功转化了,亲测有效。


从最擅长的地方开始


每到一个新的博物馆科技馆或者展览馆,我都习惯于先看一下地图。我首先会挑选的一定是小D最擅长最喜欢的主题。


小D是个慢热的孩子,大部分的馆基本上都很多人,对于她来说,“第一步体验”的热身非常重要。


我见过不少孩子都是刚进馆,还没开始玩,就非常黏父母。



然后父母拼命往外推,结果就是孩子开始哭闹说,要回家。父母也挺气,好不容易来了,10分钟都没呆满就要离开吗?


比如小D爱假装扮演游戏的,那么我就会首先带她去儿童博物馆的第三层,那里有消防车、超市、公共汽车等,都是非常适合她玩的。


可见“第一步”很关键,帮助她热身,适应新环境。



去其他地方思路也是类似的,游乐场从孩子擅长的玩耍项目开始,再挑战其他项目。去自然历史博物馆,基本上从恐龙主题开始,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都不会出错。


积累正面体验,慢慢适应融入环境,是逛博物馆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给予选择


父母心基本都是一样的,我们不希望孩子去一个地方只是盯着一样东西看。


其实这也没什么不好,只不过我们需要运用提问技巧,即使看同样的东西,每次都能有点新花样(具体看第三条建议)。


当我们发现孩子热身了,而且现有的项目也玩爽了,注意玩爽了很关键,那么我们就可以提议去下一站了。



这时切忌总是命令语气,“好啦,玩那么久了,我们去XX”。我经常会使用的就是给予选择,


你接下来是想去看我们的身体还是想去画壁画?


肯定有父母会说,没用啊,我家孩子不接受这两个选择的。不接受很正常啊,那么这时就是最好的让孩子明白如何遵守集体决定,或者学会如何策略谈判。


集体决定,这是我们一家三口经常会用的:


小D不想去那里啊,那么这样,你、我和爸爸一起投票,我们少数服从多数。


当然啦,也别仗着老公是你的人,时不时也要让孩子“赢”一下,这样孩子不仅能理解也能更好遵循集体决定了,这一点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是非常重要的。


像这样的身体科普,小D4岁多的时候都是通过我们全家集体决定才愿意来看的,但现在这些知识她都能津津乐道了。



有时也可以策略谈判:


可是妈妈好想去那个特展看一下呢,要不这样,我们抓紧一点去看完特展,接下来妈妈就和你一起去玩多拉探索世界,好吗?


很多时候,孩子说“不去”,并不一定是真的不喜欢去那个项目,他们只是喜欢掌控的感觉,喜欢对我们说“不”。因为事实证明,大部分情况下,小D去了那些地方都会玩的很开心。


通过给予选择、集体决定和策略谈判,我们让孩子找回了掌控。


这不仅避免了孩子的自我中心,也让她感受到”双赢/共赢“的概念,这对于今后社交也是有帮助的。


适时交流


这样的场所,大部分孩子度过预热期后,都会自己玩,这时我们家长就是个观察者和引导者。


一般来说,我是建议对于任何情况可以都“慢一拍”。这里的“慢一拍”指的是语言和行动上的,眼神和身体姿势的回应可以及时。


比如孩子在求助时,不要立即上手帮忙,而是可以通过进一步提问,把问题具体化:


妈妈,帮忙!

你要我帮什么? 

妈妈,帮我把这个苹果拿出来。 

哦,你想要这个苹果,它现在在收银台桌子底下,你手够不到,所以你需要帮忙。


引导孩子学会提问,不仅仅是语言启蒙,也是在帮助孩子自己找到答案的起始点。



比如孩子在和我们分享完成结果时,不要马上就回应“真好,真棒”,这是我们父母的条件反射,有时都不知道孩子说了什么都会脱口而出。


这时可以“慢一拍”,多用开放式问句,让孩子说的更多:


你画的是什么啊? 

恐龙 

哇,恐龙啊。这是一头怎样的恐龙呢?能不能和我说说?

 这是重龙,它的头颈很长很长。。。。

对的呢,重龙的头颈很长,但重龙有个地方却很短,是哪里啊?

是尾巴,你看这是它的尾巴,它尾巴非常短。

为啥只有一条重龙呢?

因为它是地球上最后一只重龙了,地球发生了巨变,它们的食物都没了,你看,这是最后一棵树了,这条重龙吃完,也就没了。所以,非常难过,它们就要灭绝了。

.....


多用开放式聆听式的提问,就可以让孩子打开聊天的匣子。而我们父母大部分情况下习惯于使用封闭式提问,那么孩子基本上回答”是或者不是“以后,就没有继续说下去的兴致了。


下图这个是用字母给鳄鱼喂食,就是通过玩的形式帮助孩子认字



让孩子多说的过程中,也能让我们看到孩子自发地在建立联系。


像我们上面的举例,就是小D在儿童博物馆墙壁上画画的对话,但是这些“知识点”却是我们在自然历史博物馆里看到的。


这样,即使孩子每次都是在做同样的活动,我们可以利用提问,帮助他们把日常发生的其他事情进行连接。


这也是在做“新”活动。举一反三,把知识雪球滚起来。


合理休息


一定要抱有合理预期,永远不要想着“好不容易来一次,一定都要看到、玩到”。这样的预期对于学龄前孩子来说比较高,而且我们肯定会失望。


大部分学龄前孩子是无法自我调节的,很多孩子越玩越疯最后就会失控发火;有的孩子玩久了就会对于某些多媒介刺激过度敏感;还有不少孩子因为饿了血糖低了也会情绪不好。


这些都是非常常见的,需要我们父母提前帮助他们进行合理休息。每个孩子不同,并没有强制规定什么时候休息、如何休息。


如果一定要有个指南,那么每隔45分钟到1小时,可以有个休息时间,去个洗手间,父母陪着读一本书,走一段楼梯,吃一点零食,这些转换场景都是有帮助的。


和朵拉一起探险的主题玩耍


最后,还想说一点,因为总会有很多人给我留言说,哇,这个真的好,可惜我们这边没有。


其实,并不是有了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才有了孩子的成长条件的。关键还是在于,我们是用怎样的心态去带着孩子生活的。


并不是条件有了,我们就能懂得生活,这种思维模式的养成,就是从可以在最普通的日常先去学会生活。


完成任务似的读完一本绘本?赶进度似的通关玩具所有关卡?只追求漂亮结果,因为想着可以拍照晒朋友圈?总是抱怨生活无聊?一出现问题,就找最快解决捷径?


这些“快”才是真正阻碍我们好好生活的障碍。


这就回归父母的心态,没有什么错过的,跟着孩子一起活在当下,把正在玩的活动玩好,就是成长。


缺乏体验、缺乏观察、缺乏思考的走马观花,才是真正的错过。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