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一则新闻:
广东佛山警方接到一位母亲报警,称自己7岁的女儿在商场偷了东西。一开始无论女孩妈妈和店员怎么问,小女孩就是不肯承认。于是妈妈报了警,为了给女儿一个教训。
在民警劝说教育下,小女孩终于承认:看到小玩具很漂亮,但也知道自己家里条件不好,不好意思向妈妈开口要钱,一时没忍住就偷拿了几个。事后,女孩妈妈按商品原价进行了赔偿。
事情被爆出后,迅速登上了热搜,网友们也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一派是绝对支持,大赞这是很好的教育方式,而且点赞量非常高:
另一派则是极力反对,认为这样的教育方式太极端了,不仅会给孩造成心理阴影,而且很明显就是在甩锅:
今天C妈写这篇并不是拉出来站队的,客观地说,可能是这几年大家被“熊孩子”折腾怕了,最重要的是他们身后还有熊出高度的家长,所以当有人这样做时,反而有人会觉得这是一股清流。
但如果从教育的角度来讲,这是正确的方式吗?
这根本不是教育
实际上,类似的事件并不少。
6月份,一位5岁的小女孩因私藏同学的手表被妈妈送到派出所自首。
小女孩一到派出所就一边哭一边说:
警察叔叔,把我关五天好吗?
听得警察一头雾水,年纪这样小的孩子会犯什么错呢?
原来,前几日同学来家里玩,走时把电话手表落在了家里,小女孩发现后没告诉家长和同学,而是自己悄悄收了起来。
妈妈发现后非常生气,先是对她进行了一番教育,后又要求小女孩到派出所“投案自首”,这才有了前边的一幕。
甚至还有更为极端的。
之前看过一则新闻,因为孩子偷钱,其父亲罚他双膝跪地,双手举着水桶,脖子上还挂着一个牌子:我是小偷!在自己店铺门口示众。
究其原因,父亲说孩子经常在自家店铺偷钱,至少不下十次了,这次是为了让他知道耻辱,改掉偷钱的毛病。
男孩的奶奶也说:实在没招了,其实他爸是恨铁不成钢。
后来这件事在路人报警,警察来了三次后,其父亲才允许儿子回学校上课。然而,到最后,孩子也没说一句“我错了”。
通过这些例子你会发现,这些家长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没办法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就像开头的那位妈妈,当被问到为什么会这样做(报警)时,她说孩子拒不承认,无果之下想到之前看到过一个爸爸报警教育女儿的视频,所以她也想用同样的方法给女儿一个教训。
但C妈想说的是,这样的做法千万别学,这根本就不是教育,而是恐吓!
那个跪街示众的就更不用提了,完全就是人格的羞辱,这种极端的教育方式不仅对孩子的伤害大,而且教育意义非常小,最常见的结果就是两种:
一、吓怕了,不会再做。但心里产生的阴影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甚至一辈子去修复,父母想要和孩子拥有好的亲子关系,恐怕是很难了。
二、宁死不屈、愈演愈烈。被跪街示众的男孩就是如此,再丢人他也不愿承认错误,难道会就此改掉偷钱的毛病?
有哪一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呢?
教育的本质是治“本”
虽然很多人没有遇到过如此严重的问题、或者采取过如此极端的方式,但实际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无解的情况。
而那些常见的甩锅、恐吓、暴力、置之不理,其实与今天的这些案例不过是“以五十步笑百步”。
比如孩子哭闹不止,怎么哄、劝都没用时,你有没有这样说过或做过:
行了找你爸去吧!找你爸哭去,别在这烦我了,我管不了让你爸管,看他不揍你!——这明显是在甩锅,和开头案例中妈妈的潜台词是一样的:不承认是吧,我管不了你自然有人管你,报警!
别哭了!再哭让警察叔叔抓走你!——赤裸裸的恐吓,我们这一代小时候都没少听这句话吧?有没有很害怕?现在现实版来啦,警察真的来抓了,心里阴影面积是不是很大?
同款还有孩子不吃药:你吃不吃,不吃医生就来了,给你打针、抽血,把你带到医院去!
让你别哭了听见了吗?还哭是吗!我叫你哭!(一顿胖揍)——肉眼可见的暴力!相信能让孩子跪街示众的爸爸,之前应该也没少打他儿子,只是并没有打改。
哭是吧?使劲哭,随便哭,哭的没劲儿了就不哭了!——置之不理的冷暴力,你有没有经历过,还记得那种感觉吗?
比起上述肉眼可见的种种,还有一些隐藏式的甩锅你可能都不曾察觉:
比如,想去社交但不敢,转而向你求助的孩子:
你可能只是口头鼓励,你要主动打招呼啊?你自己不去说就别玩了。/人家不跟你玩妈妈能有什么办法?我还能逼人家啊,咱们自己玩吧。
于是这次社交就无疾而终了。
比如,被老师批评委屈地不想上幼儿园的孩子,你还没有搞清来龙去脉就断言:
谁让你不听话乱扔杯子了,老师批评都是为你好。
隔天不由分说直接送去上学。
再比如,跟邻居小朋友抢滑梯吃了亏想你帮着出头,你碍于情面说:
你们自己的事情自己想办法解决。
最终孩子可能还是抢不过郁郁寡欢还要被你说太怂了。
这些算起来都是无解的行为,我养育CC的过程也遇到过很多,它们总会让父母生出一股无力感,你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也不知道如何去干预,更害怕孩子纠缠于此没完没了,所以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制止、纠正、解决当下!
然而教育的本质,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标”即表面现象、眼下的问题,而是解决问题的“本”,即引发这个现象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
扶上马,送一程
所以,面对问题百出的孩子,作为父母应尽的义务和职责是扶上马、送一程,不是放弃、甩锅,而应“迎难而上”。
因为,我们养育的目标,不是培养一个眼下听话的孩子,而是一个将来优秀的成年人。
家庭存在的意义,就是提供一个孩子可以犯错,但是又不会有严重后果的地方,在年幼时不停地去修正,最后把一个孩子变成一个成熟的大人,然后进入到社会。
这个责任是父母不该逃避或甩锅的,如果你感到管教无力,那么应该做的是寻找办法,而不是不作为,甚至推给外人。
被报警、要求自首、跪街示众的孩子以后真的就不会再偷了吗?还是下次偷了,家长继续这么做?
我们常见的哭闹、不知如何社交、拿别人东西,在我们无解或暴力压制下,下次就可以不哭了?就知道怎么做了?就不拿了?
答案恐怕毫无争议,那就是,并不会。因为我们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我们一直强调的“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和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些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父母给的。
我们常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孩子的处事方式是一张白纸,你总得先让他见见,猪是按什么路线跑的吧?
孩子的所有不良行为,只要父母有意识地示范和干预就能得到有效纠正。
先拿新闻中偷东西为例。
其实,对于心智不成熟的孩子来说,“拿”和“偷”是很难区分的两个概念。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研究发现:
2-7岁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在他们的认知里,只要我喜欢,我就可以拥有。
6、7岁的孩子虽然物权意识更清晰了些,但面对自己喜欢的东西,这点意识还不足以抑制住他内心“想要”的冲动,严格来讲这样的行为并不等同于成年人眼里的“偷”。
明白这点就理解了孩子的脑回路,是不是就不会粗暴地给孩子贴标签或报警了?
除此之外,可以告诉孩子想拥有的时候比偷更好的方法是什么;已经偷了的,了解孩子的原因、接纳孩子的错误、陪他一起承担,而不是像案例中那样把孩子推出去,让孩子一个人面对警察。
因为这样孩子感受到的不仅是害怕、恐惧,还有父母对他不接纳后的失望和无助。
再说前面几个例子:
不会社交的娃:你了解下幼儿社交的心理,指点孩子几个快速融入的方法,他不就会社交了吗?
被老师批评不愿上幼儿园的娃:你站在娃这边,接纳他的情绪,告诉她老师只是批评你扔杯子的行为,不是不喜欢你这个人,你试试明天不扔,看老师是不是就不批评你了?他不就不那么害怕去幼儿园了吗?
不敢要回玩具的娃:你以孩子的语气示范一下“一人滑一次轮流玩哦,你刚滑过了,该我了,不要抢,我滑完立马就会给你滑,你等一下下”。下次他不就知道怎么说、不会怂了吗?
当我们鼓励孩子勇敢面对、敢于承担时,也千万别忘了做他的支持和后盾。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