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害怕!」

「别怕,那只小狗不会咬你的,你先伸出你的小手让它闻一下,勇敢一些!」

「不要……不要!」


「妈妈,我想去看电视。」

「都 10 点了,现在立马上床睡觉吧,这样明天就有精力上幼儿园了!」

「不要!我要看电视!」


「爸爸,幼儿园里有小朋友打了我。」

「那你打回去啊!我总是跟你说要保护好自己,你怎么总是不听呢?」

「呜哇…………(大哭)」

「好了好了!别哭了!有什么好哭的呢?」


在上面的例子中,有没有找到类似于你的影子?很多时候,父母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孩子提供一些自认为有用的建议的时候,孩子却会对父母的这些好言相劝完全不理睬。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孩子总是「不听话」呢?


这是因为,你也没有在听啊!


其实,当孩子表达出他们的想法或情绪的时候,孩子并不需要你的建议。至少,他们并需要你马上给他们提供解决办法。


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你对他们的情绪和想法上的理解和接纳。


比方说,当孩子们说出「我害怕」的时候,他们其实并不需要你去否定他们的害怕,他们并不需要得到你的同情。孩子唯一需要的,就是你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担心害怕,他们需要你能够在他们害怕的时候能够陪伴在他们身边。



同样的,当孩子们说出「有小朋友打了我」的时候,他们并不需要你给他们什么建议,并不需要你替他们打抱不平。他们需要的,是感受到这个事情背后的情绪,他们需要你理解他们,告诉他们「你一定很震惊和难过……」。


而每当我们忽略了孩子本身的感受,直接给出建议的时候,你其实传递的就是「我不在乎你感觉怎么样,我只在乎你听我的话」。你其实希望得到的,是一个能被你控制的木偶。



正是因为这样,你的建议对孩子来说只会让他们感到自己不被尊重,只会让他们感到自己被批评了,所以他们就要么会被负面情绪所淹没,要么会关闭自己的心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不受伤。


接纳孩子所有的情绪,并不代表你认可他们所有的行为


有一些父母会担心,如果孩子打人了,或者违反家庭规则了,这时候如果父母也接纳孩子的情绪,完全不提任何建议,是不是就意味着自己在纵容孩子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呢?


其实,我们并不应该混淆「情绪」和「行为」。比方说,当孩子打人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看到孩子的行为,但是很少父母能够看到,其实孩子很愤怒,正在气头上呢!



也就是说,我们接纳的,是「孩子生气了」这个情绪,但是我们反对「孩子伤害其他人」这个行为。我们可以告诉孩子:


「你现在真的很生气,你很想打他,但是我不允许你伤害其他人。你可以试试大力地跺跺脚,或者用语言告诉他你有多生气。」


同样的,当孩子在不合适的时间段告诉你「我想看电视」的时候,他表达的是自己的需求或者愿望。我们可以这样说:


「宝贝,我知道你很想看电视,而且现在是大家睡觉的时间了。所以等你睡醒了,我陪你一起看看下一集动画片到底讲的是什么故事吧!」


所以,只有当你接纳了孩子的情绪了,孩子才可能能够接纳你的建议,孩子才会愿意改变他们的行为。


要共情,就不要去问孩子的感受


有一些父母已经懂得共情的重要性,知道父母总是应该先试图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一起共度难关。


但是有一些父母可能会发现,当自己试图问孩子觉得怎么样的时候,孩子会回答说「不知道」「别烦我」。这又应该怎么破呢?



其实,之所以孩子会这样回答,是因为孩子会对这种问题感到反感。问孩子的感受,就意味着孩子必须解释自己的感受和背后的理由,这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当他们的语言能力还不足以准确地描述自己的感受的时候。


所以,与其去问孩子的感受,父母应该直接通过孩子的表现和语气去猜测孩子的心理活动。直接告诉孩子「你听起来很沮丧」,能够让孩子感到被理解,继而允许他们说出埋在心里的事情和想法。


当然,有时候孩子真的会不愿意跟父母分享,他们会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来化解自己心中的烦恼。这时候,父母能够提供的就是支持,让孩子知道,父母尊重他的选择,但是如果孩子想跟自己倾诉,我们永远都会帮助他的。



总 结


当我们给孩子提建议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和想法。这是因为,如果我们忽略了孩子的情绪和想法就直接提建议,就相当于说「我不在乎你的情绪,我只在乎你照着我说的话去做」,就等于说不尊重孩子。


接纳情绪和想法,并不一定代表认可孩子的行为,因为这是两码事。所以,如果要管教,父母应该先接纳孩子的情绪,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再说出自己的意见。


最后,要记住,最好不要去问孩子「你感觉怎么样?」,而是直接根据孩子的行为和语气去猜测孩子的心理活动。这样做,会令孩子感到欣慰和被理解的。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