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营养和膳食是家长们关心的大事,一般来说,6月龄内的宝宝纯母乳喂养就够了,满6月龄的宝宝开始需要添加辅食。添加辅食的时候,大部分家长都小心翼翼,总担心会有什么差错。在制作辅食的时候,很多家长会疑问,用不用加油和盐呢?让我们来分析下,再给出答案。
辅食制作的时候应该尽量保存食物原有的味道,1岁以内宝宝的辅食可适量添加食用油,但不应添加盐、糖及其他刺激性调味品,保持清淡的口味,利于提高宝宝对各种天然食物的接受度,减少和避免宝宝形成挑食偏食的习惯,并减少和避免宝宝成年后形成慢性病的风险。
油
从满6月龄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开始,就应该给宝宝添加食用油。
食用油包括植物油和动物油,油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是脂肪,主要提供能量以及必需脂肪酸,也是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作用。常见的植物油如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橄榄油等;常见的动物油如猪油、奶油、鱼油等。动物油和植物油的主要区别是含有的脂肪酸比例不同:动物油(除鱼油外)一般含较多的饱和脂肪酸,鱼油中主要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如EPA即二十碳五烯酸,以及DHA即二十二碳六烯酸。相比动物油,植物油中脂肪的消化率更高,而且一般有着更高的必需脂肪酸与维生素E含量,对人体的营养价值也一般更高。不同种类的植物油的脂肪酸构成不同,各具营养特点。如橄榄油、茶油、菜籽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玉米油、葵花籽油则富含亚油酸,胡麻油(亚麻籽油)中富含α-亚麻酸。以上各种脂肪酸由于结构的不同,所具有的功能也不同。必需脂肪酸包括亚油酸和α-亚麻酸,是构成细胞膜磷脂的主要成分,还是前列腺素合成的前体,具有参与胆固醇代谢的作用,如果缺乏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力、伤口愈合、视力、脑功能及心血管健康。EPA和DHA,是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DHA是视网膜光受体中最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是维持视紫红质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另外,DHA还具有促进胎儿大脑发育的作用。EPA则具有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在给宝宝辅食中添加食用油时,在给宝宝制作辅食的时候,应该适量添加植物油,常见的植物油主要有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芝麻油、橄榄油和菜籽油等。建议每天可以额外添加5~10克油脂,推荐以富含α-亚麻酸的植物油为首选,如亚麻籽油、核桃油等。应该经常更换食用油的种类,而不要单一食用一种油。
盐
在给一岁的宝宝制作辅食的时候能不能放盐呢?很多奶奶们主张要放盐,觉得不放盐孩子没力气,而妈妈们则坚持不要放盐,这个争执已久的问题经常困挠着一家人。那么,孩子到底能不能吃盐呢?
满6月龄的婴儿应该开始添加辅食,要不要加盐,要看这个时候的婴儿对钠的需要量是多少。《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指出7~12月龄婴儿钠的摄入量是350毫克/每天。让我们拿实际的食物计算一下,1个鸡蛋钠含量为71毫克,100克新鲜海虾钠含量为119毫克,100克新鲜瘦猪肉钠含量为65毫克,除了食物中的钠,母乳中也含有钠。我国居民钠摄入量较高,《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中指出我国居民平均每天烹调用盐10.5克,超出了建议量(建议量为6克),而食物摄入盐量较高有可能导致乳母们母乳中钠含量也较高。一项对上海地区的研究显示,上海妈妈乳汁中的钠含量为23.3毫克/100克。一般7~9个月龄婴儿每天仍会有约600毫升以上的奶量,也就是说,婴儿从母乳中获得的钠有可能高达120毫克以上,再加上添加的辅食,婴儿的钠摄入量一般可以达到适宜摄入量。因此,一岁以内的宝宝在制作辅食的时候应该不加盐。
有的家长担心饭菜不加盐,孩子会不爱吃,实际上,家长们不应该以自己的口味来猜测孩子的口味。家长们觉得没有味道的东西,不代表孩子也不爱吃。孩子的味觉、嗅觉还在形成过程中,保持淡口味有利于提高孩子对不同天然食物的接受度,享受食物本来的味道。在制作辅食时可以添加一些天然的“调味品”,比如自制的番茄酱、虾皮粉、鱼松、肉松等。小一点的孩子可以用自制的番茄酱来蒸肉末、肝泥,或者用孩子喜欢的母乳、奶粉来制作南瓜母乳泥、土豆母乳泥;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用自制的番茄酱、虾皮粉、鱼松、肉松添加到面或者粥里吃。
除了不添加盐之外,1岁内宝宝的辅食还应该不加糖及其它刺激性调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