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家长带宝宝来门诊体检,吐槽宝宝腿脚没力气,站不稳,或者走路容易摔跤,总是担心孩子是不是缺钙?是不是脑瘫?是不是盐吃太少了?今天我们就把宝宝四肢无力的事说说清楚。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四肢无力的定义:


医学上四肢无力的定义是四肢肌肉的收缩力减低或消失,排除失用性(太久没活动)或肢体活动受限(如关节疼痛)而造成的四肢骨骼肌的随意运动障碍


这类疾病往往专科性很强,一旦宝宝出现这类的肌无力,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完善检查和进行相应治疗哦。


但在我们儿保门诊中,家长口中的“肌无力”,往往指的是下肢的站立不稳或者走路容易摔跤的问题



判断宝宝的下肢无力情况,需要结合年龄来看


如果宝宝在6月龄不能靠坐、双下肢不能支撑身体的大部分重量,8月龄不能独坐,12月龄不能扶物站立,18月龄不能独走,2岁时不能扶栏杆上楼梯、不能跑,2岁半走路还经常跌倒,3岁还不会双脚跳等情况,则提示可能存在运动发育迟缓的情况。


但这需要进一步详细的询问病史,包括在孕期妈妈的身体健康状况、出生时有无缺氧、窒息,有无产程延长或者难产病史,有无早产或过期产,是否为双胎或多胎等高危因素以及出生后是否有黄疸及其他疾病史。


还需要详细的体格检查,如头围大小、前囟门大小及张力情况、心肺听诊、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查体,如有无眼睑下垂(眼肌无力的表现)、肌力、肌张力等情况。


配合医生完善神经心理发育评估,以了解宝宝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适应行为、个人-社交行为这五大能区的发育情况。


必要时,医生会进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或肌电图检查,来了解有无神经肌肉系统的病变。如果确实存在运动发育落后的现象,通过加强运动或者是及时的康复训练,往往效果也是比较理想的。



有时候上肢的一些异常情况,也是提醒我们存在疾病的可能。比如6月龄宝宝仍然紧握拳头不松开、不会伸手及抓物,8月龄不会双手传递玩具,12月龄不会拇示指对捏取物等,均需警惕发育迟缓,需要医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


除了神经系统的疾病,在其他疾病状态下,也可能会出现没有力气的情况,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钙缺乏症、低钾血症、低血糖、营养不良或急性疾病恢复期。总而言之,一旦发现宝宝出现“肌无力”或“四肢力气欠佳”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不要过分焦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