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了,给大家复习复习,我们常犯的育儿错误,以后别踩坑。
01
喝粥养胃?喝久会害了胃!
在胃不舒服或者吃多了大鱼大肉后,偶尔来点粥是不错的选择。但如果长期靠喝粥来养胃,反而会害了胃。
四个字:用进废退。一直喝粥,胃功能没有调用起来,得不到锻炼,消化能力不是就越来越差了嘛。
02
新生儿也能竖抱?
任何年龄的宝宝都可以竖抱,刚出生也可以。关键是姿势要正确!竖抱时,拖稳宝宝的头部和颈部,确保头、颈椎和脊椎在同一垂直水平线上。
当然,三个月内的宝宝不要长时间竖抱,喝
完奶抱着拍十几分钟嗝就行了。
03
烤箱做的食物易“上火”?
我们跟烤箱是有多大仇,要用“上火”污蔑它?
其实“烤”是一种非常健康的烹饪方式,跟蒸和煮一样。它用的油很少,能保持食物原有的营养。家用烤箱不会产生油烟,也不会有致癌物的产生。
04
汤泡饭最伤肠胃?
吃汤泡饭,虽然表面上容易吞咽,但其实坏处多多。它不利于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对胃也不友好。
娃吃汤泡饭的时候,不经过咀嚼就直接咽到肚子里,肠胃既要磨碎食物,又要消化食物,胃表示很累啊。
05
干嘛带娃测「幽门螺杆菌」!
如果孩子没有胃不舒服,比如反酸呕吐、胃痛、经常胀气打嗝等症状,或者家族里没有胃癌史,就没必要去检测幽门螺杆菌。如果有,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
06
开水烫碗,能烫死个谁?!
用开水给餐具消毒要具备两个条件:温度高(100℃沸水)+时间足(5分钟以上)。
那种温温的开水,晃荡几下,请问能烫死个谁?不过用开水冲掉些浮灰,求个心理安慰,你开心就行。
07
娃吃啥拉啥是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除了拉出一些没有消化的东西之外,还会伴随不舒服(甚至呕吐、腹痛)。
如果宝宝精神很好,便便里混着完整的玉米粒儿、青豆粒儿、胡萝卜块儿、黑木耳……很正常。
当然啦,吃啥拉啥也不是宝宝的专利哦,你吃点金针菇,See you tomorrow!
08
别怪猪肝“有毒”,是你没吃对吧
猪肝只要是从正规渠道(市场、超市)购买的,洗干净烧熟,安全没问题。
不过猪肝维A太高,4岁以下宝宝一天不要超过14克,大人每天也不要多于50克。(偶尔吃多一点点没事哦)
09
螃蟹长在水里就“寒“?那鱼虾呢
螃蟹有满满的蛋白质,少污染,是很棒的辅食食材。
不要再说螃蟹寒不寒了,只会显得你真的没文化。
10
指甲长小白点,跟蛔虫没关系
一般指甲盖的白点,可能是孩子自己哪里磕到了,过几周就会消失。蛔虫、微量元素表示不背锅。
不过,如果指甲盖大面积的发白,或者有发红、疼、肿等炎症,就要去医院检查。
11
饭菜凉了再放冰箱 ?
饭菜温度降到60℃以下,细菌就要开始它们的表演了。每20分钟,细菌数量就会增加一倍!
所以剩菜赶紧趁热赶紧送冰箱,快速降到4℃之下,细菌就歇菜了。至于冰箱,放心,不会坏,顶多多耗一点点电。
12
冬天给娃戴围巾,很危险!
第一,围巾非常危险,尤其是长围巾。骑自行车时还容易被卷进车轮里。
第二,对孩子来说,系围巾太热了。怕孩子冷,穿高领的衣服,或者短短的围脖、三角巾就行了。
13
放过老母鸡吧,娃一天不吃蛋真没事
鸡蛋是个好东西,一天没给娃吃亏得慌?别焦虑,生活条件好了,牛肉、鱼肉、鸡肉、海鲜……挨个排队等着被吃呢,它们都是优质蛋白及其它营养素的来源。、
So,别每天盯着鸡蛋不放了,老母鸡都来不及下蛋了。
14
测骨密度,大多是白花钱
骨密度检查主要针对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情况。对娃来说,只有疑似骨质疏松或其他骨骼问题,才建议检查,正常宝宝真的不用做。
如果你带娃做了,发现指标偏低。别慌,这恰恰说明你家宝宝正处于快速发育期,骨骼正在拼命成长中!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15
便秘别吃香蕉了,小心更严重
那些未熟透、有一点点生的香蕉,果胶含量高,不仅不治便秘,甚至还会抑制肠道蠕动,造成便秘。而只有熟透了、表面发黑、非常软的香蕉,才有一定的通便作用。
其实,西梅、梨、火龙果等高纤维果蔬,才是优秀的“通便小能手”。
16
喂奶不会让乳房下垂
造成乳房下垂的真正元凶并不是哺乳,而是怀孕。想要保持好胸型,做到三点:选个有支撑力的文胸;多锻炼,保持皮肤弹性;控制体重,胖了哪都松。
17
胡萝卜没用油炒,营养不吸收?
胡萝卜素是一种只溶于脂肪、不溶于水的物质,没有脂肪帮忙,很难被人体吸收。但是!只溶于脂肪≠一定要用油炒胡萝卜啊!
只要你们今天的餐桌上有肉、鸡蛋这些脂肪类食物,一起吃到肚子里,胡萝卜素就能被很好地吸收了。所以水煮、蒸一蒸都是可以的。
18
不能顺产别强迫
怎么生跟智商没关系
宝宝的智商,跟分娩方式没啥关系,主要受遗传影响,同时后天的成长环境、营养补充也很重要。
对于怎样生孩子好,一句话,最安全的方式就是最好的!
19
螃蟹和西红柿一起吃会中毒?
牛奶和橙子相克?螃蟹和西红柿一起吃会中毒?……根本不存在的,先吃后吃,最后不都到你肚子里去了。
放心吃,央视315都辟过谣了,不会中毒。
20
别被忽悠了,残乳不排真没事儿
断奶后,挤出来的残奶黄黄稠稠的,是因为奶水的水分逐渐被身体吸收,浓缩后呈现黄色。什么变质了、发炎了、有毒了都是瞎说。
残乳不排真的没事儿,时间久了会被身体吸收掉。断奶了还老去挤奶,没事都可能挤出毛病来。
以上哪几条你中招了?看过瘾没?
2021,看不惯的育儿错误,会继续happy地怼下去。
还有什么想听的,欢迎留言哦。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