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突然特别黏人,哪怕妈妈上个厕所的时间,只要看不到,立马琼瑶主角上身,分分钟哭成泪人。
妈妈去上班,每天早上都要上演一场惊天动地的母子分离大戏:孩子抱着妈妈大腿,死拽着衣服一角,大声哭喊。妈妈眼角泛泪,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不停的抱抱亲亲……
这样的情况,亲爱的宝妈们也经历过吗?
宝宝长到五六个月的时候,会特别依赖照顾他的对象(通常是妈妈)。
几个月的相处,让宝宝和妈妈产生密切的依附关系,对于妈妈的离开,确切的说,只要妈妈不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宝宝就会烦躁不安、哭闹不止,他们的内心是非常害怕和焦虑的,这就是所谓的“分离焦虑”。
所有孩子都会经历分离焦虑吗?
某种程度来说,绝大多数孩子都会经历。分离焦虑是一个正常的情感发展阶段,宝宝的第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是和妈妈一起度过的,当与保护照顾他的人分离时,毫无防备的婴儿会感到不安。
不同阶段的宝宝,分离焦虑的表现会有所不同,但大多数都表现为哭闹、紧抱着妈妈不放、情绪不稳定、耍赖等现象。
分离焦虑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
宝宝6~7个月就可能表现出分离焦虑的征兆,大多数在10-18个月达到顶峰。分离焦虑最常发生在爸爸妈妈离开孩子去上班或者出差的时候。
还有一种焦虑,表现为夜晚睡觉时,孩子频繁醒来,确认看护者在身边才能继续安心入睡,呃,最近年糕也是这样。
这段时间,你可能会觉得非常累,觉得一点自由都没有了。但通常情况下,宝宝2岁时,分离焦虑会得到缓解。
如何处理夜间分离焦虑?
入睡前,不要急着把孩子撂倒,你越急着走,孩子内心越害怕和不安,要保证睡前时间是尽可能平静的。
可以建立一个常规日程表,例如:洗完澡,帮助孩子放松,换睡衣,之后给孩子讲故事。
我们提倡睡前的亲子阅读,这就是一种滋养,通过一起阅读,相互依偎,给予彼此温暖,睡前再给孩子一个拥抱和晚安之吻,让孩子渐渐的进入睡眠的氛围。
别让孩子的房间突然变黑,可以开一盏昏暗的小夜灯,帮他降低夜间的分离焦虑。
孩子执意要妈妈的话,可以陪着在他的床上睡一会儿。想要在睡前有一段温馨美好的时光,想要快点回到自己的空间,就越要藏起自己的小小欲望,放松下来,全身心投入睡前的陪伴时光,充分满足孩子,让宝贝“安心”地睡去。
分离焦虑里杠杠的“存在感”,真是痛并快乐着。但“分离焦虑”不是病,是宝宝的正常发展过程。家长们要包容与接纳孩子的“分离焦虑”,多抱抱他们,陪陪他们,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需要安全感的阶段。
成长是一场对抗分离的游戏,总有一天,孩子会成熟到不再依赖你,所以,这个甜蜜的负担不也是一种美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