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妈妈都希望孩子出色、优秀,但是,背负着父母期望的孩子,如果没有做到你预期中的那么好,没有拿到你希望的“100分”,你会生气吗?

周末带着孩子去家附 近的室内游乐场玩。积木乐园里有个妈妈在陪女儿搭积木,小姑娘看起来四五岁的样子,正在搭建一个高高的建筑。每拿起一块积木放上去,她就皱着眉头思索一番。

走近一看,原来陪在一旁的妈妈拿着手机,在用手机上的城堡积木图教女儿。一旦女儿的某块积木放得不够好影响了整体的时候,妈妈就会立刻纠正。

好较真的妈妈!

看得出来,小姑娘已经有了挫败感。没过五分钟就听到她在那边咕哝:“我不想搭这个,一点都不好玩。”

妈妈劝慰:“你看这个城堡多漂亮呀!搭好了妈妈给你拍个照发到朋友圈,大家肯定都夸你很棒。”

小姑娘继续抗议:“我的小房子还没搭完,我想搭那个。”我一看地上,果然有个小房子的雏形淹没在一大堆积木里。

妈妈还是不肯放弃:“那个你都会了,现在搭城堡,完成了我带你去吃大餐。”

小姑娘不说话,听起来她们似乎达成协议了。

但突然“哗啦”一声,周围人都吓了一跳。我抬头一看,积木被小姑娘推撒了一地,她一副快哭出来的神色噘着嘴说:“不玩了,我要回家了。”

妈妈也是一脸不高兴:“你就不能挑战一下吗?一点心思也不肯花,我真要被你气死。”

孩子委屈,妈妈生气,这时候的游乐场一点都不快乐了。

咱们总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即便作为旁观者,我也能理解这位妈妈的心情。我们总是有意无意的在孩子身上寄予一些希望,无论是学习、还是玩耍,恨不得每件事都能对孩子“有意义”、他们完成得很出色。

这么想的父母,还真不分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知识水平是高是低。

意大利有个著名的心理学家叫皮耶罗•费鲁奇(Piero Ferrucci),他在心理研究领域钻研了一辈子,取得了很大成绩,也特别希望孩子能够在某些领域有自己的所得。

为了这个目标,他花了很多心思:在第一个孩子出生前,他特意和妻子去参观了莫扎特和达•芬奇出生时的屋子——他希望孩子将来也能成为这样的天才。

为了培养孩子,他更是不遗余力的看书研究、尝试各种“让孩子更聪明”的方法。

比如传说“新生儿体操”能刺激脑细胞之间的连接,他就每天坚持给孩子做。但他发现,“训练”的时候,孩子总是别过头表达自己的抗拒。但是只要孩子自发动作,他就会立刻热情起来,像在做一场自然的艺术表演。

他有点沮丧,觉得自己的“天才养成计划”失败了;但随后他又如释重负,因为经过反思他突然意识到了,自己一直迷茫的自我价值问题得到了答案。

尽管皮耶罗在专业领域是个成功者,但他却常常迷茫,真正的自己究竟是怎样的?现在活着的人,是自己,还是母亲、别人对他期望、给他重压之后他成为的那个人?

那么,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并不需要继续这种看似“成功”、却迷茫的人生?

如果有人问我们,你想操控孩子一辈子,让他成为一个听话的提线木偶吗?我想大部分家长都会说:“当然不,我希望孩子能够独立而强大,有自己的人生理想。”

但伟大的心理学家皮耶罗也好,平凡普通如我们的父母也罢。我们总是对孩子的成长,附加上各种各样的期望——

我们希望孩子足够特别、足够优秀;有时候,我们甚至觉得孩子是弥补自己人生遗憾的替代品。这种期望让我们时刻神经紧绷:“他能做到吗”、“他为什么不行”、“该怎么办”?

为什么孩子需要承受我们的梦想、为了我们的期望而活着?

也许会有人说,孩子还小,他还不懂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啊!我这样做是对他负责。

但如果孩子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我们又能不能做到尊重他的想法?哪怕是第101次搭一间最简单的小房子。而不是按照图纸,去完成一座看上去“了不起”的高楼大厦。

小房子和豪华大厦,或许就代表着孩子和我们眼中的快乐与价值。

对于孩子来说,按自己的想法一点点把心中的房子创造出来,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是他心目中最好的房子;而看着图纸把大厦“复制”出来,只是妈妈给予的任务。

皮耶罗•费鲁奇后来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以最好的意愿让孩子去学习,却教会了他们在未来的生命中痛恨这些东西。”

积木其实很好玩,搭积木也很有趣。这堆积木就像孩子的人生意义,因为有无数种可能去实现,所以会充满了期待与精彩。

也许不按照图纸去搭建,孩子想搭一个小房子会经过很多次失败、会不那么完美、会需要一次次的尝试。但是,这种思考、试错、体验中的快乐,才是属于孩子自己的价值。

图纸上那样精美标准的城堡真的是最佳答案吗?如果,这堆积木就是孩子的人生,你真的愿意,他的人生只有这一种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