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带着小强去医院看医生。奶奶对医生说:“带这个孩子出去时,他总爱东奔西跑,常常跑一上午也不觉得累,叫也叫不住他,会不会是多动症?”这时,小强也在一旁说:“我是个多动症!”
医生问:“这谁说的?”
“奶奶和妈妈说的!”
医生向奶奶了解小强在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小强在集体活动中能集中注意力聆听,有时候还会边举手边抢着发言,经老师提醒后也能改正,在幼儿园的活动中大部分情况下完全能够遵守规则。
在家时有不听大人的话,有时喜欢“人来疯”。
综上,大家觉得小强真有“多动症”吗?
1. 正确区分孩子的多动与好动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正常孩子的好动,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自我控制行为的,其好动的程度与孩子的年龄发育大多相符合。
好动孩子的行为是有目的,比如,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小强在幼儿园有时边举手边抢着回答问题。
而多动的孩子往往不分场合地对自己的行为不能控制,多动程度超过了其年龄发育的水平。且多动的行为常常是没有目的。
2. 每个孩子的气质类型不同
养育孩子应根据其特点,气质是各种情形下人们独特而正常的行为模式。每个孩子的气质是与生俱来的,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有的孩子活动水平高,活动量大,喜欢户外活动,精力旺盛,喜欢探究;有的孩子的活动水平低,喜欢安静的游戏,较容易看管。
所以决不能因为孩子的活动水平高,好动就轻易给孩子戴“多动症“的帽子!建议家长顾及孩子的感受,用中性的词来形容孩子。
对于活动水平高的孩子,可以适当安排运动量较大的活动,或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帮助孩子消耗多余的精力。
同时培养孩子的耐心和仔细,根据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做一些安静的活动,如看书、画图、搭积木等。对好动的孩子还要加强安全教育,当带他去人多的场合时,要事先约定规则,必要时提醒孩子举止得体。
有些老人照看好动的孩子时,由于自己的体力有限,常常喜欢给孩子做些安静类的活动,认为这样既省心又安全,但这其实不符合好动孩子的特点。
建议在户外找一个安全的场所,尽可能的陪孩子玩,如因为自己体力的因素,不能陪孩子玩,可以给孩子找个玩伴。这样一来,孩子才好玩儿得尽兴。
千万不要把好动的孩子与安静的孩子去比较,轻易给好动的孩子戴上“多动症”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