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妈妈问我:“为什么我家宝宝总是眼泪汪汪,还有很多黄黄的眼屎,是不是热气、上火了,要吃些清热的药吗?”
这种情况,要是到医院就诊后常常会被确诊为宝宝的鼻泪管堵塞了,并非什么热气。那究竟什么是鼻泪管堵塞,堵了又应怎么处理呢?
鼻泪管堵塞的形成原因
鼻泪管堵塞又称新生儿泪囊炎,至少有20%的小宝宝生下来就有一侧或两侧鼻泪管完全或部分堵塞,究其原因,是鼻泪管下端鼻腔开口处有先天性膜状组织封闭。
多数小宝宝在出生后3-4周产生泪水时,膜状物会自动破裂,泪道慢慢自行畅通。但有部分宝宝封闭的膜状物较厚,这一膜状组织没有破裂,从而造成鼻泪道阻塞。
鼻泪管堵塞的症状
妈妈们最先观察到的症状通常是在宝宝出生后10天或1-2个月时,总是眼泪汪汪,这是当泪腺功能发育后出现了明显的流泪。
鼻泪管堵塞会后容易诱发急性泪囊炎、结膜炎或角膜炎,而泪囊内湿度最适宜细菌生长繁殖。一旦感染,眼泪变成会脓性分泌物。
所以,这时妈妈们看到的就是宝宝有很多黄黄的眼屎,有时甚至眼屎太多会把宝宝的眼睛糊得睁不开。
鼻泪管堵塞如何处理
大多数的鼻泪管堵塞在6个月内都会消失,因此如果宝宝仅仅是眼泪汪汪或流泪,无合并感染、无较多眼部脓性分泌物的,可暂时在家自行采用泪囊局部压迫按摩法进行按摩治疗。
一旦宝宝的鼻泪管打开,一般不会再次堵塞。
具体按摩手法如下:在宝宝眼睛内侧,即鼻梁侧(内毗部),由上向下顺序进行适度的泪囊区按摩,按摩时用拇指紧贴皮肤,将力用于皮下的泪囊区使之由上而下的滑动与按摩,迫使泪囊分泌物向下冲开封闭的膜状物。
每天可进行2-3次。
何时需要去医院就诊
如果连续按摩2周,宝宝的症状无改善,或伴有眼部脓性分泌物明显增多,则需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宝宝的情况进行判断治疗。
若合并眼部感染,通常会给予宝宝消炎的眼药水滴眼,如可乐必妥滴眼液,并进行泪道冲洗,医生会嘱咐妈妈们继续回家进行按摩治疗,定期复诊。
若经过反复按摩、泪管冲洗,仍不奏效,则需尽早行泪管探通术,否则有可能引起宝宝泪囊周围组织发炎,或形成不容易治愈的泪囊瘘,因此保守治疗无效的鼻泪管堵塞,我们一般建议积极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