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一个求助,孩子有套挺贵重的玩具,带出门和小区里的小朋友一起玩。
一个很要好的小男孩就问自家孩子要,让他送给自己。孩子一开始是不肯的,对方小男孩就说,你不送给我,我就再也不和你玩了。
孩子最终还是送给小男孩了。朋友问我,这算不算讨好型人格啊?父母该怎么引导?
了解动机
我当时听完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孩子以前有没有送玩具给其他小朋友的情况啊?
朋友回答是也有的,但以前的玩具也不贵重,想着送就送了,表示友好,也挺好的。
我说,你看,问题就出在这里啊。
遇到孩子送礼物给小朋友,大家要保持态度和原则始终一致。千万不要出现下面这样的情况。
“橡皮去哪里了啊?”,“送给小朋友了”,父母听完就不吱声了。
下一次再问,“变形金刚去哪里了啊?”,“送给小朋友了”,父母听完就大怒,“谁让你送的啊,那么贵的玩具,去给我要回来”。
大人权衡利弊,在社交方面会有很多灵活性和很多所谓的“潜规则”,而孩子的世界就相对而言简单很多了。
第一次,孩子送了父母觉得橡皮便宜就算了,但孩子却以为父母的不吱声是默许。
那么第二次孩子送出变形金刚后,父母的勃然大怒,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惊吓”,他们是不知道这个规则,也未曾被告知过的。
育儿最怕的就是“想当然”,觉得孩子就该知道的。
好的教育就是认真对待孩子的小事,每次从小事所获得的经验,才能迁移到我们成人眼里所谓的“大事”。
为啥送给他呀?
关于孩子送礼,最关键的是了解背后的“为什么”。
同样的送礼这个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会完全不一样的,针对不同的动机,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引导。
帮助和表达友爱
这种是小伙伴们之间经常会做的,像小D和她的小伙伴就会互相赠送一些东西表示友好。
小D也有过把自己的蜡笔送给同学,她告诉我是因为她的同学忘记带了,所以就分了一半送给她。
对于这类的动机,我是会支持的。但当我发现小D有了这样的行为后,我还会有意识地做两件事。
第一,家里买的东西更加强调物权,我开始有意识地区分,这是小D自己的,这是我们大家的。
那么对于小D自己的这些东西,我开始慢慢放权,让她自己支配,她当然也有决定权送给其他人。
第二,会提醒她,下次再遇到,提前和爸爸妈妈说一下。
这一点可以先从互赠礼物做起,我告诉小D,小伙伴之间表达友爱真好,下次你收到礼物记得和妈妈说一声,那我们可以回头写一个感谢卡。
如果你要送礼物,也可以和妈妈说一下,那我们可以一起想一想,准备什么礼物。
这样,既给予了孩子一定的主动权,同时也养成告知的习惯,让我们随时可以监督,帮助孩子分析送礼动机。
讨好一方
这就是开头求助的一类动机,如果孩子明确表示是因为,我希望XXX喜欢我,我如果不送给他这个,他就不理我了。
这样的动机,的确是需要我们父母进行引导的。
但我不会关注于是否讨回玩具,或者教训孩子,我更加关注的是,如何帮助孩子理解,怎样才能交到朋友,获得喜欢。
每个人都是需要朋友的,孩子开始和同龄人接触后,自然就希望能够融入,这是他们的社交需求,也是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安全感来源。
我们要明白,通过“送礼物”来赢得“被喜欢”,这也是一种交友策略,说明孩子还是动了脑筋的。但我们需要帮助孩子更加全局观地看待这个问题。
“小明为什么不和你玩呢?”,试着帮助孩子去换位思考。孩子也许就会找到答案,比如,小明和小米已经玩的很好了,我不知道怎么参与。
当我们知道了真正的原因后,那就可以一起思考解决方案,就如我之前分享过的,孩子可以玩到一起有两个关键因素起作用:
我能否遵守这个群体的规则?
我是否可以为这个群体做贡献?
我们可以根据这两点来和孩子一起思考,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一起玩。
这样我们就能让孩子明白,原来并不是只有送礼物,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
那的确有一群孩子会通过威胁“不和你一起玩”来获得其他人的玩具,那怎么办呢?
遇到涉及价值观的问题,我的习惯解题思路是,跳出这件事本身看问题,和孩子聊聊,什么是朋友。
小D 4岁的时候的答案是,“朋友就是Annabel和Joshua”,她会自然地把朋友和某个具体的人挂钩。
我就会尝试把“朋友”的定义和她分享,“朋友就是,我喜欢你,你也喜欢我,我们在一起会很开心很舒服。朋友就是会互相尊重,不会强迫让你做不喜欢的事情”。
那如果朋友说,你只有给我你的玩具,我才做你的朋友,这是朋友吗?她是喜欢你,还是喜欢你的玩具呢?
如果孩子仍然很喜欢她,那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这么说,这是我的玩具,但我们是朋友,我可以和你分享,我们一起玩。
我还会提醒小D关于“朋友”的定义,朋友是互相尊重的,你想想,你送给她这个玩具,你不是开心的,也不情愿,如果是朋友,是不应该强迫你做这件事的。
如果他非要强迫你,还威胁你,这就不是朋友。我们是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他的。
即使一开始孩子并不是完全明白,但还是有必要从第一次出现这样的社交困扰后,就开始和他们谈论朋友、亲密关系的定义。
那么慢慢地,这个孩子就能自己清楚,交往的界限在哪里。这也是育儿中很关键的“三观”传承。
说到这,自然要谈一下大家担忧的问题,自己孩子是讨好型人格吗?
所谓讨好型人格,就是很明确地知道,自己这么做是为了“获得”他人喜爱,而且是持续地这么做,哪怕即使自己不做对方也会喜爱他。
孩子目前还处于形成社交能力的阶段,并没有这么清楚地界定。他们这么做,纯粹就是本能反应。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阶段父母的的引导,尤其是关于朋友定义的讨论,就能对他们的交友观产生深远影响。
每遇到一件小事,都能形成一个观点、一个态度,那么这个孩子的三观就建立了。
心疼,可以要回来吗?
最后,再聊个蛮棘手的问题,孩子真的送出去了一个蛮贵重的东西,可以要回来呢?
这一点上最关键的因素是父母本人,也就是你要问问自己,这件事的困扰对你的影响有多大?
有的父母当下觉得不妥,但会关注孩子成长、吸取教训这件事本身,很快就能向前看,翻篇了。
而有的父母很难翻篇,会特别在意这个玩具的价值,在意孩子“吃亏”了,这份在意都会导致他们无法着眼孩子,甚至会影响到日常带娃生活了。
这是人和人的区别,并不存在于小气不小气。
如果你是后者,我建议可以和对方家长沟通联系,去把玩具要回来。如果觉得面子挂不住的,可以带个小玩具去交换。
但最差的做法就是,自己不好意思要回来,还要数落自己的孩子的不是。如果你做这件事很困难,那不要把对自己的“无能”迁怒于孩子。
为人父母,一切都是从孩子出发,但任何假装和强忍,最终都会反噬到我们如何育儿。
其实要不要回来,对我来说都可以,但关键就是怎样会让我们更舒服,更快翻篇,更好地关注孩子的成长。
任何成长都需要学费,但只要我们能从中有所获得,那么任何学费都不亏。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