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宝宝都有过毫无征兆大哭大闹的状况,令家长们手足无措——身为妈妈的我也有过同样的经历。时隔三年,我仍然清晰地记得,有段时间刚刚半岁的儿子每天在傍晚时分准时开始嚎啕大哭,那架势让我这个“久经沙场”的医生都不寒而栗,他哭声如雷,泪如雨下,双目紧闭,头仰脚踢,简直要“哭抽抽”了。后来,我才知道,我儿子这种精准地发生于傍晚的哭闹,叫做“黄昏哭”。但是初次面对宝宝不明原因的剧烈哭闹和家人的百般焦虑,让身为儿科医生的我也倍感压力。


宝宝为什么会毫无征兆地剧烈哭闹,可能是哪些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婴儿过度哭闹这个话题。


什么叫婴儿过度哭闹?


简单地说,是婴儿在没有发热,也没有家长能够察觉的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的突发的剧烈哭闹或者烦躁。


婴儿过度哭闹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绝大部分的情况无害,但是也有比较严重的病因,需要请儿科医生进行详细的问诊,比如近期发生的事件、近期的免疫接种史、用药、便秘、呕吐、腹泻、便血、发热、外伤、过度刺激、饮食结构的改变、可疑物品的摄入、婴儿发病时所处的位置以及父母关于婴儿哭闹原因的推测。父母对于婴儿哭闹原因的推测有时会作用,但正确率不足一半,与父母的问诊中有20%的可能性能够找到有用的线索。



婴儿哭闹时的常见安抚方式


●  摇动,抱在怀里或者放在小推车里轻轻来回摇摆。


●  轻轻抚摸宝宝的头,轻拍或抚摸他的后背、前胸。


●  怀疑是闹觉,小月龄宝宝(3个月以下)可以打个襁褓。


●  唱歌或不停的说话。


●  放轻柔的音乐。


●  抱着走,或者用婴儿推车推着四处走走。


●  有节奏的声音或者振动(有的宝宝喜欢不停地坐电梯)。


●  飞机抱。



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他喜欢的安抚方式也是独特的,请各位家长们大开脑洞,不要拘泥形式,尽情发挥。


举个例子,有个爸爸分享他安抚宝宝哭闹的独门绝招就是开车兜风,曾经凌晨2点在北京的环路上不停的兜圈圈,估计这个宝宝是喜欢发动机的噪声。现在市面上有售专门的白噪音音箱,可以营造睡眠环境,安抚宝宝情绪。(请注意白噪音分贝<50,和孩子距离>2米,且不要持续播放。)


尽管面对哭闹不止的宝宝,家长可能会很烦躁,但请记住,这时候也不要使劲摇晃孩子,以免发生摇晃婴儿综合征。


如果家长已经尝试了所有的安抚方式都是无效,宝宝仍是撕心裂肺的大哭,那下面就需要好好的检查一下身体,宝宝是不是有什么异常了。



哪些体格检查能够找到哭闹原因?

 

体格检查能够确定大约40%的哭闹原因。体格检查时,需要充分暴露,对婴儿身体每个细微之处都需要进行细致的检查。我们可能会忽略掉的一些情况:


● 割伤、咬伤


● 头发止血带综合征 (头发或细线、皮筋缠绕手指或脚趾)


● 不典型的骨折


● 角膜擦伤


● 咽部异物


● 头部震荡伤/外伤


● 疝气


引起哭闹的原因可能并不单一,大约5%患者存在两个原因;另外,很多反复哭闹的婴儿需要长时间的观察以及多次的详细体检,有些严重感染需要时间来表现出更典型的症状。


可能需要哪些化验检查?


如果体格检查没有发现明显异常,婴儿仍持续哭闹、精神烦躁,则需要考虑以下检查手段:


●  尿常规


●  尿培养


●  X线片


●  腰穿


●  钡剂灌肠检查


●  头部CT


●  血电解质及PH值


●  毒物检查


●  心电图/超声心动


●  经皮血氧饱和度


●  除外异物的影像学检查


肠绞痛有哪些症状?


很多家长在面对婴儿过度哭闹时,都会想到肠绞痛,而忽略了真正的原因。肠绞痛是一个排他性的诊断,且不能在婴儿第一次哭闹时给予此诊断。必须符合全部七条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的过度哭闹或者烦躁;


  2、一周发生超过三天;


  3、每天持续超过3个小时;


  4、生后3周内开始出现,持续到3-4月龄;


  5、婴儿纳奶好,生长发育正常;


  6、无其他并发症状;


  7、医生对婴儿进行体检未见异常。


什么情况下需要看医生?


●  不可安抚的长时间哭闹(通常哭闹时间超过1-2个小时);


●  突然出现的剧烈哭闹伴精神烦躁不安、面色苍白;


●  哭声细弱、粗哑和音调低平/或极惨烈的尖叫哭闹;


●  哭闹伴随发热、面色异常、口唇发青、呕吐和腹泻。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