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前最后一天,今天和大家闲聊一些吧,说说我们最近发生的几件小事。
最近我们邀请了我爸妈来家里住,有一天全家一起出去吃午饭,小D突然情绪爆发了,在餐厅里发脾气,大哭大叫。
我就把她抱出餐厅,餐厅离我们家很近,我就索性和她一起回家,陪着她冷静,留下先生陪着我爸妈一起吃饭。
之后先生回家,神秘兮兮地和我说,你知道你妈妈和我说了什么吗?你妈妈看到小D这样的大发脾气被吓到了。
然后就和我说,你小时候也是这样的,作业做不好,就自己把自己关到屋子里发“猪猡脾气”(我妈原话)。
你妈妈特地关照我说,你别看她现在挺好的,其实脾气还是很差的,对她越好的人,脾气越差。
小D也是这样的,这种小孩就需要多一点耐心,多撸顺毛,你们父母辛苦点,越大会越好的。
完了,先生说,所以女儿颜值不好的锅我背了,性格脾气不好的这个锅你肯定要背的。
哈哈,这个锅我认的。
但我蛮感谢自己过去三十多年学会的一点,区分接纳性格和学习技能。
我现在不和自己较劲,也不拧巴了,完全接受自己性格的一切,有一些的确是局限性,但也是这些局限性成就了我,给了我一些特别的力量。
但接纳性格不等于不成长不改变(当然也是可以不成长不改变的),人是可以并且应该提高自己的技能。
比如对我来说就是,情绪管理能力、应对能力、自我开解能力等等,在社会主流规则中找到一个让自己同样也舒服的区间,安放自己。
回想我的前半生,我是先学习技能,再接纳性格,因此在我高中一直到刚刚开始工作这段时间,我就是非常拧巴。
而这种拧巴,最直观的反应就是怯怯的,因为骨子里不认同自己,觉得自己不够好,从而也就让我错过了很多机会。
我的“自我”要到25岁以后才慢慢觉醒,可能就是自己的这段经历,让我现在很看重小D的“自我”。
比起答案和知识,我更加看重她的感觉和感受;比起标准和结果,我更加看重她在做这件事过程中是否舒服和投入。
我希望她是个有“自己”的孩子,包括有自己的观点、喜好和态度,而不只是“工具人”。
让爸妈来我们这边住几天,和他们说好了,啥都不用干,啥都不用做,就是过来和外孙女玩玩的。
结果,他们来的时候就带了很多很多自己包好的大馄饨,一看就知道是自己家里包的,每个里面都恨不得塞足馅,而且荠菜和肉都是自己切的,绝对不是绞肉机绞出来的。
还有南京路食品公司买的甜话梅、鲜肉月饼、糖炒栗子,爸妈都是土生土长的老上海,他们是坚信,“最好吃”的食物都是要从食品公司买的。
即使从他们现在住的地方走一趟要1个多小时,即使他们也知道网上有的卖,但他们骨子里仍然认为,只有亲自去那里买的才是最正宗,最好吃的。
在我们这边住的第二天,早上起来后就发现我妈妈“不见了”,一问才知道,他们俩早起在我们租的地方蹓跶了一圈,发现周边没有菜市场,妈妈就一定要回自己小区一趟。
等她回来后发现给我带了新鲜的菱角和莲蓬,一个劲地说,这次过来忘记买了,这是我最喜欢吃的,幸好还没下市。
真的不管自己多大,在父母面前永远是个孩子。我大学留学到澳洲一年,之后毕业就去北京工作,然后就全球轮岗。
其实待在父母身边的时间非常少了,但是只要每次回来,爸妈就会提前一个月列清单,想到一个我爱吃的就记下来,然后按照清单去采购。
年轻时候的我,想回家又怕回家,因为每次回家后的安逸和舒适,会消磨我很多闯世界的斗志。
妈妈和我说,曾经老邻居们经常会拿我爸爸开玩笑说,你看看,培养孩子太出色也没啥好,太出色的孩子离家就远。
我当时听的就很不是滋味,妈妈和我说,你爸爸当时的回复可牛了。
爸爸对邻居们说,做父母的不就是四个字,识相放手。孩子不是那块料的,别总是幻想成龙成凤;孩子是那块料的,那我们也别拖后腿。
我们这次回来,父母肯定很开心的。我也偷偷问了我爸妈,想我们吗?希望我们回来吗?
没想到他们的答案竟然出奇一致,你们想回来就回来,你们想继续外面闯就继续外面闯。从你开始工作,你的决定就是你自己的,现在你的决定是你们家庭的。
之前在纽约他们就听小D说过想养宠物但妈妈不让,一回国就给买了两只小乌龟,还特地强调,很好养的,妈妈就不用担心打扫照料的事情了
爸爸还补了一句,人这一辈子,最舒服的就是为自己而活。自己作出的决定,自己认,哪怕结果不好,你也不抱怨。
说我孩子不在身边的,你是没听到他们天天和我抱怨被孙子外孙“套牢”了,退休还要带孩子。
还是我小时候和你说的那句话,每个人的日子都是自己过的,自己过着舒心,对得起良心,就够了。
父母和孩子,本就互不相欠的。
小D这几天不知道是哪个“回路“又发生了连接,总觉得我叫外婆外公“妈妈爸爸”这件事很有趣。
昨天突然开始一直和我说,外婆是妈妈的妈妈,外公是妈妈的爸爸,你是我的妈妈,我们是个圈。
当时听完,一下子就很感概,突然发现,不管我学了多少科学育儿,原来我的育儿观底色,其实还是父母给的。
感谢我的父母,也提醒我自己,希望我如今所做的一切,都能给小D未来的育儿观甚至人生观,增加一笔暖色。
节日长假,大家多回家看看,陪陪老父亲老母亲,陪陪自己的娃。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