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是闲聊,全是“无用”。


松的状态


这段时间真的是,好多新剧新综艺如雨后春笋般上映。


你们说说看,怎么还能让人安心工作?!


今年我察觉到自己一个状态的变化,往年这些节目和剧,我都是不敢追着看的,基本上都是攒着,等到哪天放假了,我可以熬夜一起看完。

你们看着我总觉得很自律,我自己一直觉得自己是“假”自律,还是属于“他律”。



今年,这次的实时追剧的状态,反而让我觉得自己开始接近“自律”了。


上面这些我都是跟着追的,大部分工作也都没影响。我做的就是,不和欲望对抗了,想看的时候就去看。


当然,也会做一些计划,比如今天有《脱口秀大会》的更新,那么我晚上要看的前提就是,今天要完成ABCD。


没想到这样的效率倒是出奇的高,而最关键的是,我整个人松了。不再有那种,我不看因为我必须完成ABCD,整个绷紧的状态了。


有时真的工作计划没全部完成,我也变得对自己宽容了。以前会自责很久,现在就是笑笑,今天爽完了,那明天继续哦~

人松了,也就更加自在了。自在的不仅仅是对于事情的掌控,也是自己整个节奏的掌控。


小伙伴说我大概是胖了所以显得慈祥了,我觉得这就是松的体现吧。


三十岁后的样貌,体现的就是我们的生活状态,这句话我还是很相信的。



人松了以后,也就有了心理空间去做一些“无用”的事情。


比如,距离五年前第一次翻译育儿书,我今年又接了翻译一本育儿书和一套绘本的活,没想到又额外收获了新的育儿知识,这个回头推荐绘本的时候和你们好好聊。


因为看了《这就是街舞》,我最近在跟着一个油管主学跳舞,虽然经常被小D笑说姿势很滑稽,倒也变成了我日常健身的一个补充。(国外朋友们可以去youtube搜:Move with Colour)


因为看了《脱口秀大会》,最近自己也在琢磨写段子,还去了解了一些关于“幽默”这件事,感觉自己“奇奇怪怪”的知识库又扩展了。


这样的“无用”也让我育儿更加不那么焦虑了,自己亲身感受过了,就更能想明白,很多所谓的“无用”,其实才是最“有用”。



知识的傲慢


今年年初我被工作群“群殴”了,小伙伴当时说完这句后,大家就集体不再搭理我了。




事情的起源是工作群里有个同事问大家如何选择英文网课。


其他人都是直接给了点评,她们上啥课,感受如何。我团队有位同事有幼儿课程方面的从业背景,自然非常熟练地列出了要点。


而我第一反应就是,不需要啊,你从英文绘本入手,坚持亲子阅读,4、5岁之前保证一定量的输入;之后就可以开始做分级读物。


于是就被她们群起而攻之了。


直到《乘风破浪的姐姐》播出后,小伙伴们又往事重提,又被“网暴”一轮🤦‍♀️




我的招聘都是在公号进行的,同事都算是我的老读者,对我的理念都是认可的。第一次被她们集体说“傲慢”,我还是挺震惊的。

冷静下来反思了一下,发现自己的确对“父母”的要求很高。


你们通过我的分享就能看到,我是属于那种小D学啥之前,我都能自己先把相关理念搞清摸透的人。


但我还是无形中,把对自己的要求不经意地强加给了其他人。


的确,不是每个父母都需要像我这样,从普通妈妈非要学到“半专家”的。父母首先做好父母,剩下的,有时间有意愿,可以选择性做。


这的确是我的知识傲慢。


这个反思对我的改变还挺大的。


首先,我不排斥拍短视频了,关注我的视频号、抖音和小红书的应该可以看到,我基本上每天会更新一个1分钟内的育儿知识视频。

我以前很讨厌这个形式,我就是觉得育儿不仅要了解怎么办,更要了解为什么,那么短的视频根本做不到。


现在我认识到,会有一群父母、甚至祖父母,没有那么多时间,他们先要学会“基本”的;也会有一群父母,会沉下心学习,但人总有累了希望歇歇的。


那么短视频就是和“深度学习”互为补充,而不是矛盾的。


抖音、小红书的视频已经不知不觉100多条了,最近也在陆续搬运到视频号



另外呢,那次“群殴”事件后,我开始拉着小伙伴进行网课测评了。

我在公号也分享了很多关于各种类型网课理念的分析。其实我从来不反对大家报班,但我很怕大家报了班就偷懒,完全撒手了。

我的一位同事有句话让我很踏实,她说,大J,你的公号本质就是“很累”的,不是轻松阅读,而是逼着我们去思考。


你要对我们有信心啊,愿意跟着你的公号那么久的,肯定不会“偷懒”的。


你像你自己说的,教育就是花钱或者花时间。那你替我们把把关,我们可以聪明地花钱,还能更好地花时间。


这些测评已经开展了几个月了,最近开始陆陆续续就可以给大家一个交代了。


这个过程对我的触动蛮大的。


这么多年来,我给自己的功课之一,永远不要站在上帝视角去评判他人。


但时不时,我仍然会无意识地这么做。


可见,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真的是一个人一辈子的功课。我会继续修炼的。


当时文章发出后,我自己意识到了,就留言置顶了自己的道歉



有病和没病


年初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难言之隐,常年的老便秘。


大家真的太好了,好几千条留言和我分享你们的“秘方”,还有好多朋友,其他公号读到这方面的内容就会转给我。


很神奇,两个月前,我十几年的便秘竟然好了。


原因是,有几条留言和我说,大J,我和你一样也是吃了各种偏方都不好,后来特地去做了肠镜,发现自己的直肠比别人长一点点,医生说我这样的不是非要每天排便的。


就是这条留言让我也放松了,后来一个月我不再吃个那个了,也不关心频次了,然后慢慢竟然每天都有了。




这让我想起了曾经听过的一个故事。


有个非常著名的围棋大师,退役后就自己开了一个儿童围棋班。课堂上有个小姑娘,不管自己下棋还是看别人下棋都爱啃指甲。


她妈妈那个着急啊,每次看到就要指正女孩。但没多久,女孩又忍不住了,一节课基本上就听到那个妈妈在叨叨。


后来这位围棋大师就单独找了这位妈妈聊,告诉她,围棋世界冠军XXX曾经也有这样下棋啃指甲的习惯。


妈妈一听顿时安心了不少,也就不那么在意这件事了。没想到,一学期后这个女孩反而没再啃指甲了。


看自己有病时,就会拼命治病却不好;看自己没病时,也许病就好了。

想想育儿是不是也是这个道理啊。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