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的衣服上面有艾莎公主,我也要,要更好的。


爸爸,你明天可以换一辆像XX他们一样大的车来接我放学吗?我妈妈给我新买了一个恐龙模型,比你的好100倍。


上面这些对话熟悉吗?我反正时不时会从小D和她的朋友们嘴里听到类似的话。


我很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时,第一反应就是,这么小的孩子这么虚荣了啊,怎么都开始攀比了呢?


你们会有这样的担忧吗?今天就聊聊如何引导孩子的攀比心。


物质攀比


先来说说第一种,估计也是很多父母头疼的物质攀比。


我们一位邻居的孩子去的是纽约上东区某个私立幼儿园,临近过生日时候,他们要给孩子准备生日派对。他快5岁的孩子就问,我们也能坐私人飞机去XX开派对吗?

我相信每个父母听到这句话,第一反应肯定觉得是虚荣吧。就像当年小D问我,我们家有钱吗?是比Wyatt家更有钱,一摸一样的反应。



这恰恰就是引导孩子的难处,我们需要先克服自己内心的“匮乏”,经常我们会为了掩饰自己“没能力、做不到”而去“打压”别人;或者因为“害怕”而故意“贬低”自己。


于是脱口而出的就是,“我们不学他们,那么虚荣,搞这些虚的”;或者是“我们没有他们家那么有钱啊,所以你更要好好读书”。


纽约上东区的确有人拎铂金包,但这就像我们现在带着孩子外面吃顿好的一样,都是大家的日常啊。当我们打压或者贬低时,就已经不自觉地陷入“比较”的怪圈了。


我觉得邻居当时的处理方法就很好,也是我现在经常会使用的。

询问,“你为啥也要坐私人飞机去XX办生日会呢?”;“什么是有钱啊?”,了解孩子问题背后的含义,才能更好地针对性回答。

哦,你是希望有很多很多人来参加你的生日会啊。我们无法坐私人飞机去XX办生日会,但我们可以在XX办生日会,一样可以邀请很多很多人来参加,想象一下就会很开心了。

哦,原来有钱就是有一辆像Wyatt家那样的大车。我们没有像消防车那么大的车,但我们也有一辆车啊,足够小D、爸爸和妈妈一起坐着出去玩,去我们想去的地方,会很开心很幸福对吗?”



物质攀比是每个人都回避不了的,所以在和孩子互动中,一定要给予孩子客观事实,承认“我们家做不到,我们家没有”这不丢人。


越是遮遮掩掩企图证明“拥有更好的物质”是不好的,反而恰恰说明了自己内心的虚弱。


告诉孩子事实,我们没能力做到,但要记得,不要止步于此,而是帮助孩子挖掘物质背后的意义。


原来没有大车也能全家出门玩,也能很开心;没有私人飞机,并不影响邀请很多朋友来参加生日聚会。


物质之所以成为“攀比”,就是因为我们只盯着物质,而忘记了拥有物质背后的意义所在。


竞争比较


再来说第二种,竞争比较。


我把它称为“竞争比较”,就是因为“竞争”这个词,引导的好就是前进的动力;引导的不好就是得失心过重,羡慕妒忌最后成了“恨”。



3岁后的孩子随着认知发展,他们就会开始比较,因为通过比较,他们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他们通过比较来寻找参照系,明确自己的定位。


明白这一点对于引导很关键,不要简单粗暴地制止,“你做好自己,不要和别人比较”。

给予孩子一些确定的、具体的参照物,让他们学会不需要过度和他人比较。


我是不是比XX更高了?


是啊,你是更高了,你看三个月前你在这里,现在到了这里。那是因为你吃的好、运动的好,所以才长高了。

我是不是比XX更乖?


是啊,你长大了,开始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会自觉做对的事情,不需要爸爸妈妈提醒了。


对于这些日常比较,我不会大惊小怪,但通过这样的自然回应,既帮助孩子获得明确的比较系,又把参照体系从外转向了内。


那这里父母也要注意,自己别双标,日常夸奖孩子多从孩子自身努力,和过去相比进行。


而不是自己总是下意识地说,我家宝宝比XX更棒,你看看别人家XX怎样怎样。


越急着证明什么,就是越缺少什么,这点需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这里有个情况需要额外提醒大家注意。


如果你发现孩子总是自吹自擂,而且经常是大家都没谈及这个话题时,你需要看看孩子是否在寻求关注,或者在某些地方失去了力量感。


比如,孩子数学没考好,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会避开数学话题,但是逢人就反复谈,自己踢球有多棒,是全宇宙最棒的,可以把所有人打败。甚至会说出很粗鲁的话,你是个笨蛋,你踢球最差劲。


这时候,父母就事论事效果并不好,而是需要回应孩子背后的情绪。我经常使用的方法是,“顺杆儿爬”。


哇,你踢球是全宇宙最棒的。我们一起想想,还有哪些事情你是全宇宙最棒的?那还有什么是全城市最棒的?还有什么是全家最棒的?


当中甚至可以加入一点搞笑、无厘头的事情,比如,学狗叫是全家最棒的,类似这样的。


让孩子开心了,你们疯笑了,然后顺势转折,“每个人都有做的不够好的,你有什么事情是全宇宙最不好的?”


这样的引导,前面的“优点”是赋能,让孩子看到自己有那么多那么多好的地方;


后面的转折即使在聊“不好”,但这时孩子已经有了全局观,“我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地方,每个人都是这样的”。



哇,你有那么多那么多全宇宙最棒的,还有这一个全宇宙不好的。那我们可以做一点什么,把不好也变成更好呢?” -- 引向行动


谁这件事是全宇宙最棒的呢?他是怎么做到的啊?你以前有啥事情是从全宇宙最差慢慢变好的?你是怎么做到的?--找到学习榜样


你看,这些仍然是比较,但这些的比较从某个人,变成了某件事;从泛泛而谈“厉害最好”,落地到了具体的行动和品质。


这就是正面竞争比较的作用。


比较,人性的一部分


戴维·迈尔斯在《社会心理学》里就说过,我们生活的大部分都是围绕着社会比较进行的。学会比较,对我们每个人的自尊感和幸福感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正视,哪怕再佛系的人,都会进行比较,这是人性的一部分。


不要害怕比较,但要控制攀比,这是关键。



但常常,我们容易把这两者混为一谈。这时,中文的博大精深就体现了。


从我角度来看,“攀比”的“攀”字就非常形象地点出了,“攀比”和“比较”的不同。


攀比的侧重点在于不顾自身情况,一定要“攀登”超越,带有很强烈的意志驱动。


举个学区房的例子(仅作举例,不代表我的观点):


了解了一下购买学区房的案例,觉得相对而言,利大于弊,结合家里条件也买得起,那么就购置一套,这就是“比较”;

看到同班的XX都买了学区房,我家娃肯定不能比他们差啊,不管家里条件,咬咬牙也要买一套,这就是“攀比”。


“比较”是为了自身获利;“攀比”是为了压倒对方(哪怕对方根本没把你作为比较对象),这就是本质区别。


想要引导好孩子的比较行为,先梳理一下,我们是经常在“攀比”还是“比较”呢?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