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正好是高考,我猜你们应该和我一样,看看今年的考题,然后暗自庆幸,幸好出生的早吧,哈哈。


今天想写的话题,是这几天群里在讨论的,大家暗自庆幸后,开始焦虑自己孩子了。


这几天好几个朋友给我留言说,我们现在都在说“玩中学”,但如果孩子习惯了玩,等真的上学了会不会不适应、不愿意学呢?


刚看到这个提问我是一愣的,因为的确觉得好真实啊,一下子自己也有一点焦虑和怀疑了。



书写一直是我梳理自己情绪的方式之一,趁热写一下自己的思路,也希望对你们有启发。


我们真正焦虑的是什么?


分享一个我管理情绪,带入自我觉察的方法,“五个为什么”。


这个是丰田公司创始人建立的,本来是用于定位生产中的真正核心问题。后来就演化为,任何想要发现问题本质的时候都能使用。


举例:我焦虑的是,现在小D都是“玩中学”,上学后没有“玩”,她会不会厌学?



为什么我会担心她以后会厌学?-- 因为我怕她今后无法适应课堂教学。


为什么我会认为她无法适应?-- 因为她从小到大都是在“玩中学”


为什么“玩中学”就无法适应课堂?-- 因为“玩得太开心了”,无法接受学习本质就是严肃辛苦的。


为什么学习本质就是严肃辛苦的?-- 因为我从小的经历就是学的很辛苦,我害怕给了小D一个“太快乐”的童年。


为什么我会害怕童年“快乐”?-- 因为我开始自我怀疑,一开始选择的育儿道路是否正确,能否达到未来的目标。


你们看,从一开始的怕她未来厌学,我通过不断的自我追问,最后落脚到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目前所做的是否有效”。



看似很简单的情绪背后,竟然是自我认知的驱动。我代入了自己的经历,我真正恐惧的是,我现在所坚持的、已经6年的是完全错误的。


那么接下来我就能针对自己的认知驱动,问一下:真的是这样吗?回到原点,“玩中学”到底意味着什么?


“玩中学”的核心是什么?


学习有两种模式:发现和练习。


练习式学习是从“被告知-获得掌握”出发的,很像我小时候学习的路径。


爸爸觉得我要学形状了,拿出一张纸一支笔,画了几个基本图形,每天让我对着认,反复反复再反复,直到熟练掌握。


发现式学习是从“看到问题-解决问题”出发,很像低幼孩子玩耍的状态。


比如形状配对盒:嗯,这个形状怎么放不进这个盒子?然后他们会为了放进盒子开始琢磨,观察不同的形状,找到相同的,放进去。


“玩中学”真正的核心其实就是脱胎于发现式学习。


发现式学习是以儿童为主导,而且也更能激发学习动机。毕竟学习的动力无外乎这三个:和我有关、对我有用、让我开心。


既然更好,那我为什么会有隐隐的担忧呢?那接下来我就需要自查,自己是不是陷入了“玩中学”的误区?


“玩中学”的误区有哪些?


1、“玩中学”,到底学啥?


不要想当然地以为,那些教育专家、儿童心理学家提出“玩中学”的概念,只是因为学习太苦了。


这些是基于脑科学和认知科学后得出的结论,下面这张图是“学习的金字塔”理论。


最顶端的就是我们所谓的“知识”,但为了可以达到这个顶端,下面有一系列的支撑能力。



很多人的误区是,即使嘴里喊着“玩中学”的口号,我们默认的“学”,还是学到知识。


学龄前之所以强调“玩中学”,就是希望在孩子最初的人生里,先把金字塔的地基搭好,先把技能和能力学到。


另外,不要把“玩”狭隘化。



很多人总觉得只有躺着看电视才是“玩”,做练习册就不是“玩中学”,这是完全错误的。


玩的意思是,以享受和娱乐为目的地做一项活动。所以划重点,什么活动不重要,重要的是状态。



下面这个幼小衔接的题目,如果你只是让孩子刷题,孩子做不出,大家很痛苦,那肯定不是“玩中学”。




但买一点磁力片,和孩子玩搭建,搭建多了,再回来做练习册。如果孩子觉得很有趣,不排斥了,那也是“玩中学”。


玩的类型有五种,其中一种就是“学习型玩耍”,玩和学从来不是割裂的。



2、“玩了就是学”


看到这,就会有人问了,那我是崇尚“玩中学”的,可接近学龄了,我也没发现孩子有啥优势啊?


这就是第二个误区,很多父母容易把“玩了就是学”当成“玩中学”。


我是个蛮轴的人,一直以来会不遗余力推荐“聪明玩具/桌游/绘本”,然后每次都会几千字来分享如何引导,哪怕大家都留言和我说,一看这些引导方法,就头疼,感觉我孩子不会喜欢。


因为“玩中学”的核心之一,就是用好玩的形式让孩子去够一够小挑战。学习本质是辛苦的,但通过学习完成挑战的喜悦也是很大的。


不会玩,发脾气;做不到,不想玩;孩子现在玩耍中遇到的挫折,未来学习中都会遇到。



而这就是需要父母引导,通过我们的引导让孩子学会情绪调节、拆解难度、解决方法,打“通关”后去迎接下一个关卡,这才是“玩中学”。


“玩中学”,是让生活变成更大的课堂,让孩子意识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来就是生活的常态。


挑战变成了常态,就不会那么轻易对困难投降。



3、停留在舒适圈过久

最后呢,肯定还会有人问,我也有认真引导的,比如拼图,我们家就是在我帮助下,从6片到48片不断进阶,过程中我也发现他的抗挫能力、观察能力、精细运动都提高了。这样就够了吗?


还不够!回忆一下那个金字塔,“玩中学”需要发展的是多种综合能力。


因此对于自觉非常好地在实践“玩中学”的朋友们来说,要警惕陷入“自嗨”的趋势,就是在同一个层面的聪明玩具里,重复购买,而没有去延伸。


不知道大家想过吗?为啥我很早就和大家建议,玩耍需要多样性?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挑战我们孩子的大脑,让他们可以不那么痛苦地跳出舒适圈,让那些“不擅长”的通过玩耍变成“舒适圈”。


同时也是帮助不同能力模块发生联结,帮助孩子的综合能力打基础更牢固。


我分享了我们家的“可视化管理” 陪玩👇


有朋友留言说,你自己能做到吗?


我回答说,我也经常做不到。但有了计划,才知道正确的努力方向。不然,每个人都会优先选择自己擅长的。


正确的方向,从来不该是焦虑的源头;真正让你我焦虑的,是我们无法直视自己内心的短板。


为啥要这么麻烦?


看到这里,估计有一部分朋友会说,哎哟,这么一听也挺难的啊。既然最终就是要适应考试,为啥小时候要这么麻烦?我就直接选择刷题道路呗。


这个思路应该蛮典型吧,我也灵魂拷问过自己了,后来想明白了。


你以为鸡娃刷题很轻松吗?按着孩子头做练习册,孩子就一点不反抗?而且真的就是指哪做哪,什么都能立马学会吗?

走这条路径的,也许今天的标题就变成了《还没到上学,我娃就厌学了怎么办?》。


当然这些都是“如果”,任何假设都会有反例,但至少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哪条路是更好走的。



人生模式简单划分无非两种;宽门和窄门。


宽门,进去容易,比如带着孩子刷题鸡娃,但如何维持孩子的学习动力,自己情绪状态稳定,这就是大学问,不然就会越走越逼仄,逼到“无路可走”。


窄门,进去不容易,比如今天的“玩中学”,是需要我们花时间沉下来学习思考和实践的,甚至还需要逆着一些天性让我们不舒服,但也是最有可能越走越宽敞越明亮的。

永远别自欺欺人,你有“宽门“思维,那么就要接受可能的结果;你有”窄门”思维,那么就要接受付出的辛苦。


既然无论哪条路要走好都会辛苦,那不妨选择一开始更难的、目标更长期的,让回报和努力更加相匹配。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