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没有看错,以后孩子如果出现腹泻或者轻度脱水时,可以喝苹果汁了。


刚开始看到这个结论,是在这篇文章:JAMA丨治疗轻微腹泻,苹果汁比补液盐更好! 看完我也是拒绝的,是不是弄错了?


因为之前我们一直认为腹泻后,为了预防轻度脱水,或者已经出现轻度脱水后,都不要乱喝,就使用口服补液盐纠正。


比如茶、果汁、功能饮料、可乐等,其渗透压、浓度、钠和葡萄糖比例,都和口服补液盐不一样,不适合腹泻孩子肠道粘膜修复,不利于肠道吸收水分,从而不能很好的止泻和预防纠正脱水。


以苹果汁为例,里面含糖量是口服补液盐的近10倍,渗透压是口服补液盐的3倍,是被禁止用于这些孩子的。


那为什么JAMA这么有名的杂志会这么推荐呢?带着不解,我查看了这篇文章,同时看些下其他机构的评论,感觉确实观念需要更新了。


下面这是实验方法,非专业人员可以不看啦,看最后的结论就行了。


这个实验是在加拿大做的,选取2010年-2015年,6月龄-60月龄,有胃肠炎和(极轻度或没有)脱水的孩子,一共入选了647名儿童。


胃肠炎的定义是症状在96小时内出现,24小时内,孩子呕吐或者腹泻大于3次。


极轻度脱水的判定方法是使用临床脱水量表(下图),评分小于5分,并且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小于2s。



P.S.这个评价脱水的方式虽然临床上使用起来很简单,但其证据质量不高,属于弱推荐。


其中323名进入苹果汁组,使用稀释苹果汁(苹果汁:水=1:1);另外324名进入口服补液盐组,使用口服补液盐。


实验时,苹果汁和口服补液盐的颜色、容器、味道都是一样的。


让孩子们每间隔2-5分钟喝5ml,呕吐一次,补充2ml/kg同样的液体,腹泻一次,补充10mg/kg同样液体。这个过程有急诊室医生监控。


等能回家后,继续补充液体,苹果汁组,孩子愿意喝啥就喝啥,口服补液盐组,继续使用口服补液盐。



最后,对比两组儿童哪组治疗失败率高。治疗失败依据7日内发生以下事件:静脉补液、住院治疗、再次计划外就诊、胃肠炎症状持续、交叉使用其他液体,以及体重减轻≥3%或有重度脱水的征象。


实验结束,大家可以看结果和结论。


结果出乎意料,苹果汁组赢了。


2岁以上的孩子,苹果汁组效果更加明显,因为比起更小的孩子,他们已经熟悉苹果汁的味道并且更加喜欢,同时他们能很容易的辨别果汁的味道和口服补液盐的味道,即使都是苹果味的,他们会愿意喝果汁,不会认为这是药物。


我们之前说含糖高的液体,会导致肠道内的渗透压高,那水会从肠道外向肠道内移动,大便会更稀,腹泻会加重。那为什么他们还敢进行这个实验呢?

因为之前巴西有实验证明,对于严重腹泻的孩子,摄入苹果汁或者葡萄汁后,虽然第一天大便更多,但是之后和喝水的孩子就没啥区别的,并且喝果汁的孩子体重增加的多。


有此基础,他们进行这这个实验,并且结论也是出乎意料的。


最后,给出的结论是,对于发达国家的儿童,如果孩子出现胃肠炎,伴有极轻度的脱水,使用稀释后的苹果汁(1:1),之后随孩子的意愿饮水,是个替代口服补液的好方法。


那这个结论和推荐被大家认可吗?


认可的,文章发表后, Nature Reviews进行了介绍,同时美国儿科学会的杂志Pediatrics也基于本文给出结论,对于轻度脱水的孩子,稀释的苹果汁效果要好于口服补液盐。


本文没有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推荐,因为实验在发达国家进行的,所以结论比较谨慎,同时可能考虑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腹泻的原因会有不同,治疗水平,家庭对孩子的照顾程度不同有关。


但是,对于咱们国家,尤其是看科普文章的家长们,其家庭水平基本都处在发达国家程度,可以按照这个推荐进行。



那怎么用呢?


就是自己榨苹果汁,之后和冷到室温的开水混合,比例就是1:1,之后给腹泻的孩子(大于6月龄)喝就行。


在预防脱水时,没有什么量限制,孩子想怎么喝就怎么喝,这期间其他饮食照常。


如果孩子出现轻度脱水、进食固体食物会吐,那就少量多次的喝这种稀释的苹果汁。每次5ml,不吐的话,隔2-5分钟一次,如此反复。


喝几次之后,如果孩子想多喝点,那也可以,间隔拉长点也行,不必严格按照这个来。


这期间,如果孩子想吃奶,那可以吃,少量多次的吃,如果吃奶好几次也不吐,孩子精神也好了,小便也是清亮的了,那就可以试着吃之前食物了。



所以,观点可以更新了。


但目前还不能大范围推广这个推荐,如果孩子不喝口服补液盐,同时孩子是轻度脱水或者没有脱水,可以试试稀释的苹果汁;


或者没有买到口服补液盐,可以试试稀释的苹果汁。


如果孩子喝口服补液盐,接受度很好,那目前首推的还是口服补液盐;


如果孩子不喜欢喝苹果汁,那不要强迫,就用口服补液盐;


如果孩子是中度以上脱水,还得使用口服补液盐。


P.S.口服补液盐要买第Ⅲ代的。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