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分享了《0-6岁必备的数学能力,你都准备好了吗?》,先系统梳理了五大数学能力,也邀请大家投票,看看哪个是最需要详细讲的。


投票结果压倒性的都选给了空间,看来和我“同病相怜”的朋友真的很多。我从小读书最怕的就是几何,到现在看地图很费劲,出门方向感特别差,还经常左右不分


空间思维启蒙真的很重要,有研究曾经指出,3岁左右开始展示的空间搭建能力,可以直接预测今后的数学成绩。


那今天就来说说早期空间感的启蒙可以怎么入手。


形状


形状认知是大部分父母都会进行的,我们从孩子小的时候入手的积木、形状筒,都是为了帮助孩子认识形状并且懂得归类。


但并不能只是止步于孩子可以说出这是什么形状,而是需要有很多延伸的。


指出关键特征“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这一点对于接下来拓展学习立体图形很关键。我很早就和大家分享过一个方法,引导孩子观察


比如读绘本时,可以用手边指边读,“这是三角形,它有三条边,我们一起来数数。一条边,转弯,第二条边,转弯,第三条边。一共三条边,这就是三角形”,这样孩子就更容易记住“三角形”是什么概念。


同样的思路可以运用到形状配对玩具、积木等任何和形状有关的活动。



孩子一开始用这样的方式认识形状,那么自然而然他们就学会了每个形状的关键特征。


然后就可以提供玩具进行搭建,这样就是从“知道”到“做到”,真正掌握了每个形状的特征。




这之后,就可以进行形状拆解和合并我把这个叫做“魔法变变变”。


“小D,妈妈有两块正方形,你知道怎样可以变出一个长方形吗?不要眨眼睛哦,妈妈接下来要变魔法了哦”。



引入后,小D就会自己展示“魔法”了。



接下来需要学会区分平面和立体图形。这一点,大部分孩子还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前提要在之前平面掌握扎实的基础上。


举例一道幼小衔接的题目,下面哪个是三角形?哪个是圆柱体?



不少孩子都会把立体图形说成“长高的/变胖的正方形”,这是孩子非常典型的学习模式,需要具象的,需要和“已知”建立联系。


立体图形的关键特征描述和拆解是个难点。


我还是鼓励大家让孩子上手搭建来了解这些的区别。磁力积木搭建的成功率更高,更容易让孩子上手。


下面这个是有点和线,很直观地让孩子了解形状。




然后可以变得更加抽象一点的,比如下面这样的。



也可以使用日常生活的道具进行,但这些对于孩子的精细运动更高,一般来说太低幼的孩子不宜进行。


这里大家要注意“单个变量法”,陪玩中不要同时有好几个变量对孩子都是挑战的。


比如形状对孩子是难点,而如果搭建本身又是难点,那么大部分孩子就会“知难而退”了。


比如木棒和橡皮泥,相对磁力积木对精细要求就高一点。



或者牙签和棉花糖,这个在我家基本不行,吃下去的比搭出来的多



解构3D到2D,2D搭建到3D,也是关于立方体的关键。一种方法是我的教授演示过的,自己做一些教具,如下图:



我手太笨了,就直接使用磁力片了,而且还能反复给小D玩,不容易坏。


我把这个游戏叫做“融化了”,就是想象立方体像雪人一样,融化到了地面上。可以有不同种融化方式,下图举例的就是其中一种。



再举例一个幼小衔接的题目,说实话,这道题当时我看到后真的吓到的,因为对我来说都觉得很难。

但后来和小D玩这些搭建积木多了以后,我发现孩子其实很容易就掌握了。因为他们通过无数次的搭建中,尽管不懂这些概念,已经完全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这就是“玩中学”的力量啊。


方位


第一步就是了解方位词,常见的有“里面、外面、前面、后面、下面、上面”。大部分孩子掌握“左右”会更慢一点。

第二步是使用方位词,最开始是在自己身上演示,比如“把手放在自己头上”,慢慢可以摆放其他物体,比如,“把小熊放到电视机后面”。


还可以玩“国王说”的游戏,“国王说,小D要去桌子下面”;“国王说,小D要去椅子旁边”;“国王说,妈妈要把兔子放进篮子里面”。


让孩子用自己的身体去体验是最关键的。


之后就要难度进阶了,可以开始理解方位的相对性。


最简单的例子,都带着孩子吃过三明治或者汉堡吧。下面这个的虾仁在面包的下面,但是在番茄的上面,这就是相对性。


方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参照物”有变化的。



再举例说明一下,下面的橘色小熊,相对于绿色小熊它是第三个,而相对于黄色小熊它是第二个。它在黄色小熊的右边,但在蓝色小熊的左边。




这个相对性概念很重要,不少幼小衔接考题里面,都会有排队类型的试题。

下面一共有几个动物?


从左边数起,第5个动物是什么?


从右边数起,第4个动物是什么?


大象的右边有几个动物?




日常互动中,玩迷宫就是很好的锻炼空间能力。我们自制的“冰雪女王”迷宫,这些各种练习册也有很多资源的。


一开始就是连线,慢慢就可以提示孩子把“指令”说出来,说的过程就是在锻炼空间能力。



也有一些玩具可以来帮助,像下面这个是编程机器人,虽说是编程,但给予机器人下的指令其实就是方位词。

小D一开始玩的时候,就是缺乏方位的相对性,她总是从她的视角来决定机器人应该怎么走。


比如下面这个视角,她就会觉得,机器人要向左走三步,但其实正确的是,向前走三步。




二维迷宫还可以进阶到三维的,比如下面这个就是三维的镭射迷宫。



运用到生活,看地图就是很好的方式。


找一些简单的社区地点,然后打开我们的手机地图,带着孩子看,我们在哪里,想去的目的在哪里,怎么过去。


有了“看地图”概念后,还可以带着孩子去画地图,可以从卧室开始,延伸到整个家,再可以画社区地图。

这是幼儿园做的地图



没有玩具也OK,利用一下我们小时候“跳房子”的概念,在家玩起来。


下面这个是一个国外妈妈在家做的方格子,可以通过下达指令,让孩子身体力行地熟悉方位词。




空间转换


空间转换是所有空间概念里面最高阶的能力,具体指的是,不用使用具体物体,而是在脑海里就能完成某个形状转移的样子。


这么说很抽象,举个例子大家应该都秒懂了。俄罗斯方块都玩过吧?其实这个就是考验空间转换能力的,想想是不是?

(打下段话,脑海里就想起了当年我班主任评价班里某位打游戏很好的同学,聪明是聪明啊,但是聪明没用到正道上)。


比如下面这道幼小衔接题目,考察的就是这个能力。上面两个猴子哪个和下面的猴子一样的?



空间转换分二维和三维。二维的空间转换在孩子2岁不到就开始了。


最好的引入玩具就是拼图,像下面这种拼图18个月就能玩了,可见孩子的二维空间转换能力比我们想象的都早。



选择合适孩子能力的拼图,一阶一阶往上走,就能循序渐进地锻炼二维空间转换能力了。


还可以穿插七巧板游戏,比如前段时间分享的《乐高只会照着图纸搭?那可亏大了!》,里面就有一个我和小D一起搭建的乐高版拼图。


而空间转换能力最难的就是三维转换能力。


这方面理工科的朋友们估计很熟悉,大白话就是能够把一个立方体,变成俯视图、主视图、侧视图。(装修过房子的应该也很清楚这些吧)


又是一道幼小衔接的题目,左边的立体图形,如果从侧面看,下面四个选项的哪个形状?



这是需要一定空间想象能力的,对我来说就是很难的。但如果家里孩子从小接触搭建类和空间锻炼比较多的桌游,基本上又是很容易的。


和我一样这方面差的朋友们,也别灰心,还是有补救方法的。带着孩子玩的过程中,也给自己补补课。


我把这个游戏叫做“建筑摄影师”,鼓励孩子多进行搭建活动,而且搭建完了不要马上拆掉,而是让孩子从上面、前面、侧面不同角度观察并且画出来。




上面这个一般要接近学龄甚至小学生才能完成,那接下来再分享几个低幼孩子也可以进行的三维视觉转换,聪明玩具又要出场了。


像这款经典桌游大家不陌生了吧,从2岁多就可以开始玩,入门门槛很低,其实也是在锻炼最早期的空间转换能力。



空间转换,也不要忘记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对称。


比如,下面哪些图形是对称的,请圈出来。



这是最基础的水平对称,也是认识“对称”的入门概念,之后就可以进阶到垂直对称、轴对称、中心对称。


利用镜面玩具是很好让孩子理解这个概念的。这些概念不需要孩子死记硬背,让孩子玩,玩多了玩熟悉了,可以区分差别了,再顺势补上这些概念就OK了。


写在最后


今天这些应该包含了早期空间启蒙的大部分内容了,我知道不少朋友肯定想问,几岁可以开始锻炼哪个能力?


这个真的无法一刀切,想想我们自己,三十好几了也不一定具备空间转换能力。


数学能力不是刷题,归根到底是一种思维训练,思维训练并不是“年龄到了就会”的知识,而是需要日常浸润引导的。


但有一点我想提醒大家的,在低幼时期,尤其是三年级之前,多尝试用具象的实物、玩具帮助孩子体会到这些抽象概念,对于以后孩子上学非常有帮助。


我写这篇是从成年人抽象思维出发,有一部分人就会觉得挺难的,但这才能帮助大家理解核心。


但对于孩子来说,像今天举例的玩具或者游戏,都是“好玩”的。



这也是我一直强调的,早期启蒙最关键的是提供环境的多样性。环境是什么?最简单的就是我们所选择的游戏互动、玩具绘本。


你让孩子接触什么,孩子就长成什么。You are what you play,这句话并不夸张。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