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是个大家最熟悉的问题,也是被科普的最频繁的问题,但是感觉大家仍有些误解,那咱们今天给大家说说,让大家真正明白。


发热是单纯有益的或有害的


年轻爸妈被科普整天教育说,发热不会烧坏大脑,是帮着杀菌灭病毒的,会觉得发热真是个好事情,家里老人看到孩子难受,就会想发热有啥好处,只让孩子难受,赶快给我孙子/孙女降温。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怎么看待发热了,那就是全面的看。这样看,就会知道,发热既有益处、也有坏处,到底在你孩子身上是好是坏,看发热的程度,孩子耐受情况。


发热能限制病毒复制、细菌的繁殖。这可能和这些病原也喜欢人体正常体温,当体温升高后,它们也不舒服有关;也可能和血清铁减少有关,因为这些病原生存繁殖也需要铁。发热还能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让免疫系统更加积极的去消灭病原。



从上面看,发热对人体是好的,但是我们也得知道,当发热体温太高时,比如已经超过40摄氏度了,那其增强免疫力的效果就转为限制了,因为组成免疫系统的细胞、组织等,也不喜欢总是在高温下工作啊,也难受啊。


同样,发热不仅会让病原难受,你的人体也是各种细胞组成的,也不喜欢这么高的温度,你也难受。所以,人体自己控制的发热,都不会长时间持续,都会发热一会,降下来,过段时间再发热。


那难受就只有坏处吗?也不是,你难受时就会在家躺着,不出去浪,那就通过休息,促进疾病的恢复。


但从发热的温度来看,就能知道益处和坏处交织。


那和孩子的耐受性有啥关系?要想发热,得利用氧气、燃烧体内的养料,这样耗氧增加、产生二氧化碳增加,这时对心肺就是大考验。如果孩子是健康宝宝,那能耐受的了,如果对于有心肺疾病的孩子,就可能受不了了。


现在认为,发热不会烧坏大脑,因为发热是大脑控制的,不会烧坏自己的;但是大脑有时在体温高或者上升迅速时,会出现保护性宕机,也就是出现热性惊厥。由此可见,也是好坏交织。


一定得体温大于39摄氏度才用药


退热药的目的是让孩子舒服,从这一点也能知道,不要根据发热的温度决定是否用药。


对于多少度时使用退热药,好多推荐都不一样,UPTODATE都提到40摄氏度了,NICE指南只是说孩子发热症状重时(明显不适)使用退热药,都没说温度。国内指南也提到到肛温39摄氏度(口温38.5℃,腋温38.2℃), 才需要退热。那听谁的呢?



听孩子的表现,如果孩子发热后,表现出不舒服的表现,如果孩子吃的好,睡得好,玩的好,那体温超过39摄氏度也不需要使用退热药,如果孩子一发热就出现烦躁、不愿意动,就躺着表现,那也用退热药,不一定非得到39摄氏度才用药。


一发热就用药


这条明显不对,但有些老人们看到孩子发热就受不了,就觉得把体温降下来才是对孩子好。


所以,爸妈们看完上面两条,给老人们讲清楚就行了。


一定要测准体温


有些家长特别严谨,就想把孩子的体温测得准准的,以方便用药和评估孩子疾病,为此买了最贵的体温计,多个体温计对比着测量。

但是我们上面第2条说了,不是依据体温高低用退热药的,所以测的再准,能有多少帮助?


何况,你也测不准,因为孩子的体温随时变化,你测量出的体温,只能显示这个时间的。再者,你测得体温,终究是体外的温度,即使测得是肛温,也不是心肝肾脑这些核心器官的温度。



最后,发热的高低,也不能代表孩子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孩子的精神状态等,更能说明问题。

所以,不要强迫症,不要100%完美。知道孩子发热了,之后好好观察孩子状态,观察孩子舒服程度就行了。


3月龄内不能用泰诺林,6月龄内不用美林。


这句话的正确说法是,在没有医生评估的情况下,3月龄内不要使用泰诺林退热,怕的是耽误孩子病情。

因为3月龄内,孩子出现发热,可能是严重的细菌感染的表现,需要让医生检查明确,及时给与正确治疗。



等检查明确后,在合适的治疗的基础上,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导致不适,是可以使用泰诺林退热的,不是通过物理降温(后面会讲物理降温)。

对于美林,确实是因为6月龄内的孩子肾功能有限,风险增加(不代表一定有问题啊),美国是推荐6月龄以上才使用美林的。但是有研究显示,在3-6月龄、体重大于5kg的孩子,短期使用美林是安全有效的。所以,现在说6月龄内,一般不需要使用美林,而不是绝对不能用。


所以,如果有医生说3月龄内可以用泰诺林,6月龄内能用美林,并且是拿出证据说的,不要觉得奇怪。


退热药不能联合、交替用


退热药不需要联合用,这个是正确的,因为没有必要,即使联合用药能将温度降的更低点,但是单用一个药也能达到让孩子舒服的效果。所以,没有必要为了那个更低一点的温度,而冒可能出现的联合用药的风险。


如果之前联合用过美林、泰诺林给孩子退热怎么办?也不要担心,以后不用了就行,现在研究也没发现联合使用有多大副作用。


退热药不推荐交替用的意思是,不要这次用美林,下次用泰诺林,再下次用美林。这种做法不是说有什么严重副作用(至少目前没有发现,实际使用中的严重副作用),而是怕你记错了上次用的什么药,万一忘了,同一种药物可能会在最短间隔内使用,导致药物过量。

那如果孩子使用一种药物4小时后,体温还不降、孩子还是不舒服,这时能用第二种药物吗?当然可以,不能老让孩子不舒服啊,这个在NICE的发热指南里面明确提出了。



所以,如果使用美林3小时后,孩子仍不舒服,体温仍高,可以用泰诺林的,别怕。


退热药物根据年龄算


退热药要根据体重算,不要根据年龄算,这个得记住。有些宝宝长的胖,根据年龄算,那么小剂量的药物达不到效果。有些孩子特瘦,根据年龄,有可能会过量用药。


物理降温不能用或一定得用


物理降温,英国NICE的指南中提示不要用了,美国新版的育儿百科里面也把温水擦拭,这个物理降温的方法给去掉了,基本各大指南都不让物理降温了。


理由是可能导致孩子不适(孩子体温上升期时,会觉得冷,这时物理降温,孩子会难受),还只能短暂降温,没有多大效果。



在这点上,UPTODATE做的比较好,没有这么绝对的不让使用,而是说一般不要使用,但是在需要快速退热的发热中,比如有神经系统疾病时,发热影响大,孩子对退热药的效果不好时能用;发热伴有过热(中暑、包裹过多)时,是可以使用的,并提出让孩子舒服的物理降温的方法:


物理降温作为退热药的一个辅助方式,不要单独使用,在用退热药后30分钟再物理降温,用3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给孩子擦拭(不要浸泡),而不是凉水、酒精等。


整体来说,在家护理时,需要物理降温的时候很少,家长们能不用就不用了。


最后加一句,中暑时,物理降温是非常重要的处理手段,这时需要快速降温,不要不敢用啊。



参考文献

[1].Mark A Ward.Fever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UPTODATE.2019.

[2].Ziesenitz VC.Efficacy and Safety of Ibuprofen in Infants Aged Between 3 and 6 Months.Paediatr Drugs. 2017 Aug;19(4):277-290.

[3].AAP.Caring for Your Baby and Young Child, Birth to Age 5, 7th Edition.2019.

[4].NICE 2019. Fever in under 5s: assessment and initial management. Available from: www.nice.org.uk/guidance/NG143.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