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号五年了,总有读者给我留言说,希望可以成为我。


每次我的回复都是,你不需要成为我,你可以成为更好的你自己。


是的,我当妈妈这几年,很不喜欢的一句话就是“别人家妈妈”,因此我也不想成为“别人家妈妈”。


当然,这件事说易行难,我也有过很多次因为“别人家妈妈”而暗自沮丧。我每次复原的“超能力”就是提醒自己当妈的优势。


我曾经开过一次脑洞,如果可以利用大数据,把我们父母性格和育儿风格进行一些分类。


告诉每个人,每一种类型的存在都是合理的,都是有优势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更好认知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



没想到这个脑洞在今年年底实现了。


亨氏联合CBNData(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和我们公号”大J小D”,进行了一次新生代父母画像调查。很开心我受邀参加进行数据解读。


这里也特别感谢我们公号部分读者被我邀请参与了深访,你们分享的内容对于白皮书的形成起了很关键的因素之一。


也希望我的解读,帮助你们,我们所有父母更好地了解自己。


从大数据来看,的确有四种蛮鲜明的育儿风格。我们不贴标签,但尝试对每个风格用一个关键词总结,就有了这样四个:佛系、管家型、鸡血型和成长型。


佛系妈妈


先来说说佛系妈妈,顾名思义,就是“心比较大,不会对孩子各方面发展太焦虑。大概知道一个标准,差不多就可以了”。


应该说,佛系妈妈的心态比较好,采访中就能发现,他们可以举重若轻,并不会因为孩子某个阶段的表现而紧张担心,甚至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


而且这类妈妈很少和“别人家妈妈”比,也很少和“别人家孩子”比。




我给佛系妈妈的建议


父母是孩子的容器,情绪稳定一定是有助于孩子成长的。但这里有两点想要提醒这一类父母留意。


首先,要提防自己的“假佛系”,这个发生在孩子低幼时期尤为多。


很多父母其实不是真佛系,而是没有紧迫感,或者压根不知道。于是等孩子开始到了3岁,进入幼儿园了,他们有了明确的外界标准,顿时开始紧张了,方寸大乱。


因此心态要佛系,但学习仍要跟上。孩子的早期养育知识、早期认知启蒙都需要了解一下,这样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育儿全局观。


心态佛系,尊重孩子节奏,一步一个脚印地带娃,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这样最终节奏才不会乱。



第二点是,避免把“佛系”和“无原则”等同。


孩子是需要规则和边界的引导的,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更好融入社会,也能让他们有稳固的安全感。


佛系父母要避免什么都是“无所谓,都可以的”的态度,在底线和大原则上必须要“在意”,不然孩子不知道我们的期望,就无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鸡血妈妈


和佛系妈妈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鸡血型妈妈。


她们从孩子一出生就有了很明确的规划,“我觉得现在的竞争实在太激烈了。虽然孩子现在还小,但一步一步要给他安排好,该学的,该掌握的”。


她们很清楚,身体发育是未来学习教育的基础,因此对于孩子的吃饭、发育标准盯的很紧。



在早教方面,更是很早就开始筹划。平时在家,也会充分利用好时间,发展孩子的各方面综合素质。


应该说,这是很典型的一个群体。就像有位妈妈提到的,“我们这么做不是为了赢在起跑线上,只不过是尽力不让孩子输”。


我给鸡血妈妈的建议


很多人一提到“鸡血父母”都觉得是有一点点贬义,而我却持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在采访过程中,我可以明确地感知到这些父母都是目标非常明确,十分有行动力,同时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我的第一点建议是时刻监控自己的焦虑程度。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适度的焦虑的确有利于前进和努力,但是过度的焦虑就不行了。


因此在推自己和推娃的路上,也时刻停下来问问自己,除了非要达到这个标准,还有什么选择?



其次,在孩子小的时候尽量找机会体验失败。


我始终相信,人的“鸡血”都是有固定份额的,而能长期维持鸡血状态的,一定是得到了正向反馈。


就像不少妈妈在采访时都会提到自己孩子的表现,同时引以为傲。


但我想提醒的是,没有人一辈子都是成功,都是一帆风顺的。那如果有一天,孩子失败了,你的心态怎样能不崩塌呢?


这个是需要未雨绸缪的。


我的建议就是,在孩子小的时候,试错成本相对低的时候,你和孩子都去体验几次失败,去体验那种自我否定、自我怀疑,对自己对孩子彻底失望的感受。然后从那里梳理情绪,再次出发。




管家妈妈


管家妈妈,对孩子的关注度很高,凡事都希望亲力亲为。


她们把孩子的需求放在首位,基本上都是忽略自己的需求。而且相对于鸡血妈妈来说,她们对于孩子的结果是没有要求的。


这类妈妈不太愿意放手,普遍都会提到,“最怕孩子摔了,带着出门就会紧紧跟着,在家会把一切不安全的东西都撤掉,以孩子为需求规划自己的房间”。



这类妈妈用的特点概括是“管家”,也是完全没有一丝贬义的,更希望大家关注特点本身,而不要因为措辞而感到不舒服。


有句话说,“上帝无法照顾每个人,于是创造了母亲”,其实说的就是像这类妈妈那样无私付出的。


我给管家妈妈的建议


首先,懂得适时后退。


管家妈妈爱孩子,但有时太爱了,以至于都忽略了孩子已经慢慢独立了。对我来说,最好的爱就是,孩子需要时,我们恰好有。


我曾经提过,为人父母有三个阶段,领航,也就是我们带着孩子、护着孩子往前走;并航,我们放手让孩子自己尝试,但随时提供帮助;护航,我们让孩子自己飞,我们的目光远远地守护。


管家妈妈很容易过长停留在领航阶段,这不利于孩子的独立,也不是健康的亲子关系。



其次,管家妈妈必须要找到一两个自己的精神乐趣。


就像我第一条建议所说的,当孩子开始慢慢有了社交圈后,其实他们需要我们的陪伴就会越来越少,一直递减。


而如果孩子是这类妈妈的所有精神需求,那么这时,管家妈妈更容易感到失落、难受、被抛弃。


因此从一开始就需要建立一两个,除了孩子以外同样可以让自己满足、给予自己快乐和幸福感的小兴趣。



成长型妈妈


最后一个类型的妈妈,她们也都经历过新手父母阶段的慌乱和一地鸡毛,也有过焦虑和担心。但最终,他们重建了平衡,有了个相对平稳的状态。


面对竞争,她们并不逃避,也不焦虑,而是坦然面对,”我是觉得竞争是很激烈,但是我觉得现在的选择比以前更多,不用非盯着某个选择”。




这类妈妈之所以叫“成长型”,就是可以看到,她们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


拿任何一个节点去衡量,也许他们做的都不够好,但是放在一个足够长的时间轴,就会发现,她们成长进步了很多。


我给成长妈妈的建议


虽然把育儿风格进行了归类,但我始终觉得每个父母都会是混合型或者每个风格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


那么,这个阶段的成长型妈妈,也有可能下个阶段就变成了鸡血型妈妈或者另外两个类型的妈妈。


那我给的建议就是,多回望,提醒自己当年是怎么走过来的。


然后告诉自己,“我目前面临的困境和我当年的任何困境一样,这只是暂时的,我当时克服了,如今我也能克服。让我想想,可以做点什么?”


多提示自己进行积极自我对话,有助于继续成长。



如何让我们的爱更真实?


不知道大家看完我的解读是什么感受?至少当时,我在写这些文字时,最想传达给每个人的是这四个字:接纳自己。


我们每个人成长经历、工作经历和性格形成了我们就是不同的,并不是非要成为某一类父母才是“更好”的。


我更希望大家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接纳自己。


成为父母,只有先接纳自己,我们才能真正学会无条件接纳孩子。



与此同时,记得每个阶段都能梳理自己人生的优先级。


不管你是哪个类型的妈妈,我们都不是超人。


不管你是哪个类型的妈妈,都请记住我们的人生角色里,除了妈妈,还是其他,还有自己。


我非常鼓励大家做个时间规划练习,画四个象限: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




把我们每天带娃需要做的时间填进去,然后想一想如何可以删除”不紧急不重要“的事情;然后利用外物帮助自己做”紧急不重要“的事情。


这样让自己腾出时间可以去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同时用更好的状态做“重要紧急”的事情。


比如对我来说,高质量陪伴就是“重要紧急”的,自我关爱就是“重要不紧急”,这是我会关注的。


那么过程中,也许我就会购入一台扫地机器人帮助我处理一部分家务;我在女儿小的时候家里也会常备成品辅食泥,哪天万一来不及做饭,我也能从容面对。



比起”没时间“,更可怕的是,”不知道时间去哪里了“。所以我很鼓励每个父母都做一下这个练习,梳理清楚你内心的优先级。


然后要有勇气说,这些事情我选择不亲力亲为,我选择求助。


养育孩子需要很多爱,如果我们自身匮乏,就无法给予孩子,所以请记得关爱自己。


养育孩子需要很多爱,但比起完美无瑕标准化的爱,我们孩子更需要有温度更真实的爱。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