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谈的话题就是标题写的,微信和微博,时不时就会收到类似的提问。
我觉得这个提问蛮有趣的,应该有一定的代表性,那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共情,从了解自己情绪开始
我们现在都在谈“共情”,就是说对他人的情绪可以换位思考,尝试感同身受。
从表面意思看,的确容易引出大家的顾虑,总是考虑别人,那么自己活得很累了啊。
但其实这是对共情最大的误解之一。
我们再仔细琢磨一下“共情”的定义,是有个大前提被默认却没有提出的,就是要先了解自己的情绪。
为什么这么说呢?举孩子的例子就很好理解了。
低幼孩子一般来说都没有共情能力,甚至很多人还会说孩子“自私”。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对情绪不了解,自己情绪都搞不清楚,当然不在意别人的情绪。
当一个孩子开始说出“我很难过”时,过不了多久,她看到我们的愁眉苦脸,看到绘本里女孩的眼泪,才会说,“你很难过”。
而之所以有成人会担心这个问题,其实是他们个人经历的代入。生活中的确有一部分人对他人情绪异常敏感,结果就会处处顾忌。
但这不是共情能力强,而是“情绪高度敏感”。
情绪高度敏感的人,对他人情绪的体察出于的动机是保护自己;而真正的共情的动机是体会他人的痛苦。
我就是这样的人。
我以前受不了朋友聚会的冷场。有同事出差和我住一个酒店,我就压力很大,还没回到酒店,我就开始脑补,“要不要提议一起吃饭呢?”
就像下面这张图,情绪高度敏感的人,真的哪哪都是内心戏
当年,我一直觉得自己共情能力太强,导致自己很累。
后来我才意识到,只顾别人情绪,不认识自己情绪,这不是共情。共情的前提是我们首先有个稳定的自我情绪内核。
如果你和我类似,或者你并不清楚自己是不是高敏感的人,但却经常会有这个想法,“共情没用,使用了孩子还是在哭”。
那么有个练习推荐大家使用一下,很有可能你们和我当年是一模一样的。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陷入“共情过强”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
我此刻的情绪,是我体会到了他的痛苦?还是因为他的不开心情绪让我感到不自在?
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后者。
我们以为自己在共情,只不过是在“自救”,不希望孩子的坏情绪让自己难受紧张。
可见,不需要过度担心这个问题,我们之所以担心,是长久以来自己把两个概念混淆了。
共情,也要明白界限
情绪高度敏感的人,大多是由于自己从小生活环境影响的。很多人说是遗传,其实只不过是,我们从小怎么被对待了,我们也就习惯性这样延续下去。
情绪高度敏感的人,是可以学习方法,让自己活得不这么累的。
换句话说,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么在养育孩子时,就额外需要注意,不要让自己的孩子也延续下去。
说说我的方法,这是我自己不断练习,也是会有意识教小D的:认识自己的情绪和理解他人的情绪的同时,更要明白界限。
界限感,这是我们从小缺失的课题,于是经常出现的就是,客体不分离和情绪负责人不明晰。
一个一个来说。
第一个,客体不分离。
孩子小的时候生气了,脱口而出说的就是,“我讨厌你”。这就是他们的认知,典型的客体不分离,把某个行为变成了对某个人全部的否定。
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识地多这样回应,“妈妈很爱你,但是妈妈不喜欢你这个行为”;“你讨厌他抢你的玩具”。
不断不断地帮助孩子认识到,大部分情绪针对的都是这个当下的事件,而不是整个人。
当孩子开始逐渐清晰自己情绪后,我们就要开始有意识让孩子认识到“情绪负责人”的概念。
“谁的事情谁负责”,这是我在我们家经常强调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微博上每次放小D照片就会有人留言,“大J啊,小D的头发整理一下啊”。
这件事我很早就对小D说过,“你的头发乱了,如果你觉得影响到你了,需要我帮助,你可以来和我说”。
“头发乱,看着难受”,这只不过是我们的感受,而不是当事人的。
但常常我们太习惯这样的所谓“感同身受”了,于是不仅仅行为上越界,情感上也越界,总会因为他人的情绪,而给自己背负很多不必要的压力。
那怎么帮助孩子树立“情绪负责人”概念呢?
最简单的,孩子大哭生气时,不要去说“别哭”,这就是剥夺了责任权;而是尝试说,“我在这里陪着你”;或者“你看看我能做什么让你感受好一点”。
提供支持,但不越界,尊重每个人收拾情绪的节奏和个人空间。
很多父母会脱口而出,“都是因为你,妈妈气死了”,这个其实也是把自己的情绪责任推给了孩子。
我也会生气,但每次生气完,我肯定对小D道歉。
而且每次我都会说,“妈妈生气了,不应该。刚刚妈妈在忙着做饭,你在旁边一直大叫,妈妈情绪就变得烦躁了,妈妈和你道歉”。
我不会说,“妈妈刚刚生气了,但如果你不在旁边这样大叫,妈妈也不会生气”。
细微差别,但是责任权完全不一样。
为什么这个很重要?
因为一个孩子从小在界限明确的环境下长大,他可以更好区分什么是“自己”的情绪需要负责;什么是“别人”的情绪不需要我负责。
想想成人世界里,多少人所谓的“活得累”,就是不自觉地去承担背负很多自己不需要承担的他人的情绪责任。
而这也许只是因为,他们从小就被迫强加了很多别人的情绪负担。
“他的痛苦真的和我相关吗”,这句话并不冷漠,相反是真正共情力量的开始。
真正的共情,是投入地感受情绪,抽离地看待问题。
写在最后
记得两年前吧,有个应酬的活动,有位做出版的朋友,也是第一次见面。看到我就说,这样的场面你肯定很尴尬很累吧。
后来我们熟了,我就问她,你当时第一次见我,为什么就有这样的判断啊?她说,虽然第一次见你,但我看过你的书啊。
可以这么细致敏锐地剖析自己和女儿,不是敏感的人,学了再多育儿理论,也是写不出的。
不得不说,她的判断很准确。我一直都是高敏感的人,以前还是个老好人。
今天分享的这些,也是自己这十多年的感悟了吧。
分享这个小插曲,也是想和所有和我相似的朋友说,某些性格是天生的,不需要去改变,但需要有觉察。
当自己意识到自己哪里会出现一些问题时,我们都能有策略去提高。
每个人最关键的就是找到自己和其他人的健康边界,愿我们都有爱他人的能力,也有保持自我的稳定。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