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家孩子的专注力不行啊!」


很多父母都知道,专注力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当自己的孩子到处乱跑,玩一会儿玩具然后就换成另外一个玩具时,作为父母的听到这句话是不是很担心?会不会有一股冲动,想去马上报这个第一次来尝试体验课的早教中心?

我的孩子的专注力真的不行吗?


不一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专注力(Attentional control)指的是一种能够专心而持续地进行活动的同时,忽略外在环境造成的干扰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通过我们的大脑中的额叶来控制的。这个结构跟思考、自主意识和记忆有关,但不幸的是,这个结构的发育是非常缓慢的,早期的一些研究甚至认为一岁之前的孩子的脑额叶的自我控制能力是不存在的。


所以,专注力根本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去指望一个一岁都不到的孩子去专注地玩 10 分钟是非常不现实的。但是如果孩子已经超过四岁了,而且家长或老师总是感觉孩子「很忙」,总是停不下来,或者孩子总是「装作听不到」,做什么都不专心,那父母就应该让儿科医生专门地排查一下原因了


那多长时间的专注力才是正常的?


在网上随便一搜,就能很容易的找到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设计的专注时长的“标准”,可是这些“标准”之间写的时间一点都不吻合。



其实,标准根本就不存在!每个孩子的大脑发育会随着自己的基因、饮食、环境刺激等因素影响而不同。


healthychildren.org,一个美国儿科学会给父母提供信息的下属网站,也只是随意在开头提了一句说 8 至 12 个月的宝宝最多只能专注两到三分钟。



所以,既然没有标准,也就没有什么可比性了。如果父母非要设置一个下限的话,一个给学龄前的孩子的简单的(但是我没有找到任何证据支持的)算法就是:


孩子年龄 = 专注的分钟数


还是想帮助孩子提高专注力?


当然,孩子的专注力也不是任其发展就可以形成的。要想「拉伸一下」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更专注地去玩,父母必须做好这三点:


1. 改善环境


孩子很容易被各种有趣的东西和事情分心,所以我们必须改善孩子的环境,让孩子能够更专心地去玩。


父母首先要保证孩子的睡眠充足,并且没有处在饿了的状态,因为孩子可能会因为身体不适而停止专注。


如果孩子面前的玩具过多,孩子当然会开始对不同的玩具同时产生兴趣。其实,父母可以在每次玩耍时只给孩子提供有限的玩具。这些玩具最好是与孩子的能力相符合的,否则孩子也很容易因为太困难而失去兴趣。



举个例子,在我们的孩子一岁前,我们每次只给我们的孩子提供一套玩具,等孩子不愿意玩了的时候收回去再提供另外一套。现在孩子较大了,我们也只在客厅提供三四套不同类型的玩具(比如积木、胶泥和拼图),每两个星期换某一套(比如把积木换成乐高,或者胶泥换成沙),这样做不仅仅帮助孩子的专注力,还有助于保持我们的孩子对以前的玩具的新鲜感(其实也减少了我们在玩具上的开支啦,哈哈!)。


2. 专心地陪孩子玩


三年前,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心理与脑科学专家 Chen Yu 的团队做了一项开创性的研究。他们在监视 36 个一岁左右的孩子与爸爸或妈妈的互动的同时,监视了这些孩子与爸爸或妈妈的眼球运动来分析专注力。



这一项研究发现了一个连接:那些对孩子玩的玩具表现出感兴趣的家长的孩子,比那些很快就走神了的家长的孩子们多出了大约一倍的专注时间。


所以,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家长就应该放下手机,一心一意地陪伴孩子玩耍。


3. 减少干预


Chen Yu 的新团队在今年再次发布了另一篇开创性的研究。研究人员这次研究的是家长与一岁左右的孩子的互动模式对孩子专注力的影响。


研究人员让家长跟孩子像平时那样互动,但是没有具体给出怎么去互动。结果这一项研究再次证明了前面的一点,并且发现了两种类型的互动:「家长主导」和「孩子主导」。



研究人员发现,很多家长真的努力过头了。那些家长正在试图去炫耀他们的育儿技巧,为他们的孩子拿着玩具,并且告诉孩子玩具的名字。


但是,通过摄像机的镜头可以观察到,孩子们的眼睛已经徘徊在天花板上或者父母的肩膀上——孩子们根本没有专注在玩具中。


最成功地维持着孩子的专注力的家长是那些「孩子主导」的人。他们会等待孩子自己对玩具产生兴趣,然后再鼓励孩子玩耍。这些家长根本不需要让孩子重新专注在玩具上,因为孩子一直保持着专注力。



所以,父母应该不插手,让孩子自主地对游戏或玩具感兴趣,并尽可能地不要在玩的过程中打断孩子(即使你非常想鼓励一下孩子,或教孩子某些额外知识)


如果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向父母寻求帮助,那时候父母才可以尝试鼓励或帮助孩子。


结尾一下


最新的研究颠覆了心理学以前对专注力的看法:专注力并不是只是天生性格方面的,而是跟环境有关系,特别是父母的陪伴与互动。所以,专心地陪孩子玩吧!


毕竟,只有给予孩子足够的爱、耐心与自由,孩子才能更专注地玩、专注地成长、专注地绽放


参考文献

Astle DE, Scerif G. Using development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to study behavioral and attentional control. Dev Psychobiol. 2009;51(2):107–118. doi:10.1002/dev.20350

Bell MA, Wolfe CD. Changes in brain functioning from infancy to early childhood: evidence from EEG power and coherence working memory tasks. Dev Neuropsychol. 2007;31(1):21–38.

doi:10.1207/s15326942dn3101_2

HealthyChildren.org. Cognitive Development: 8 to 12 Months. 2009.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ages-stages/baby/Pages/Cognitive-Development-8-to-12-Months.aspx

Gaertner BM, Spinrad TL, Eisenberg N. Focused Attention in Toddlers: Measurement, Stability, and Relations to Negative Emotion and Parenting. Infant Child Dev. 2008;17(4):339–363. doi:10.1002/ICD.580

Yu C, Smith LB. The Social Origins of Sustained Attention in One-Year-Old Human Infants. Curr Biol. 2016;26(9):1235–1240. doi:10.1016/j.cub.2016.03.026

Suarez-Rivera C, Smith LB, Yu C. Multimodal parent behaviors within joint attention support sustained attention in infants. Dev Psychol. 2019;55(1):96–109. doi:10.1037/dev000062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