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家分享过,我回归校园进修的第一门课就是“早期儿童艺术启蒙”课,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毫无艺术细胞。
记得当时教授说过一句话,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因为艺术就是表达,而当孩子语言发展还不成熟的时候,画画音乐就成为了他们表达的出口。
父母不要畏难,只要我们稍微留心创造一些环境,每个家长每位老师都能成为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者。
今天分享的又是我们读者中的“宝藏女孩”,她也是个小白妈妈,却照样带着女儿在家玩转艺术。
我没有艺术“细菌”
能给孩子做启蒙吗?
我想,这样的场景一定不陌生。一说起艺术启蒙:
“我不会画画,没法教孩子。
“我知道父母可以做,但不知道怎么引导孩子。”
这些疑问的背后,其实是在提问:
“到底什么是艺术?
“什么是艺术启蒙?”
我想分享自己两年来陪娃在家玩艺术的故事,毫无“艺术细菌”的小白妈妈,只要做好两件事,也能和孩子在家一起“玩”艺术。
突破对艺术启蒙的一窍不通
一开始,我觉得艺术启蒙就是画画,是一种“技巧性+灵感”的创作。
在女儿心心到了3岁时,我也进入了“兴趣班”选择大军,带她去地面机构试听课,也是那次试课让我看到了“手把手指导”的杀伤力。
只用一次授课,心心画人像,就是很标准构成的脑袋、眼睛、鼻子、嘴巴、头发,然后回忆起课堂上老师在白板上一步步拆解人像、小朋友们大同小异的画作,我开始意识到不对劲。
心心的作品都像流水线作品,步骤类似、每个元素都在,但就不是她自己的想法。
流水线作品,元素完整,但线条僵硬不流畅
涂色刻意,五官重叠其实表示
心心并不理解为何要这样画脸
正如大J以前一篇文章写的:“没有想法和表达的作品是没有灵魂的”。
给自己松绑压力
让我重新“悟道”
于是,我去网上搜索资料,开始阅读书籍《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1&2》、《在美国幼儿园学美术》,这两本对我的冲击很大,改变了我对艺术的理解,也松绑了我要“肩负高大上启蒙任务”的压力。
前者告诉我,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画家,他们的画是用来倾听的,且与精细动作、大脑发育有关,会呈现一定的发展规律,比如1岁的往返线条、2岁的单独线条、3岁的头部人像等。
后者是让我看到在美国幼儿园里,老师用提问的方式和孩子讨论名画,而不是让孩子记住这幅画是谁画的;设计主题,引导孩子综合运用各种材料,而不是只用画笔在纸上游走。
原来,艺术不是局限于艺术文物,而是包括音乐、舞蹈、广告、电影、庭院、公园、动画、展览、博物馆等。
画画就是一种表达,艺术启蒙也不是只有画画,我需要做的就是倾听、提供材料和场地就可以了。
摸到了艺术启蒙的门道
“悟道”后,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纠正”,破除“什么是对的”思维,因为她已经受前面机构思路影响了。
我开始“乱画”,和孩子发展规律水平尽量保持一致,比如画一条线,说这是虫子,画几个圆圈,说是棒棒糖、大象,也不在她面前画简笔画,我想告诉她的是:这些都是我眼中、心中认为的事物模样,你也可以有你的想法。
心心一开始是混乱的,还会出现1岁孩子的往返线条。
心心在被“纠正”后
一开始就是画混乱的线条、色块
但我知道她需要时间,去捕捉和体会自由表达的乐趣,坚持陪着她观察大自然、路上行人、小动物,感知情绪、多看绘本、演家庭剧后,内心感受的丰富让她“储存”了很多想去表达的欲望,画作里有了她自己有趣、离奇的想法,五彩斑斓,让我着迷。
画完之后,我还会请她说故事给我听,一开始她支支吾吾的,但无论如何我都会说一句“谢谢你的故事和分享,我听了很开心”。一段时间后,她会用语言去描述画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在我看来,这种就是什么也没做的引导,就是最好的艺术启蒙了。
这件事也让我第一次意识到“探索”、“空间”对于孩子的意义,不仅带来创造力、想象力,更关键的是在于认识自我、掌握独立想法的内在。
与孩子一起玩材料
“好景不长”,心心对马克笔、蜡笔热情降低了,我知道要引入其他材料给予“刺激”,各种质感的纸、粘土、沙子……
一发不可收拾,路边捡到的树叶、树枝、石头子,家里的瓶盖子、玻璃罐、纸筒、牙签、羽毛、棉花等,都是我们玩的材料。
家里现在都有一个材料箱,被家人说我们是“捡破烂”回家的破坏分子。
玩材料有两个关键要素需要我们根据孩子情况随时调整。
一是材料的选取准备工作,一开始我会帮助挑选多几样,再让心心选她想用的;后来,我就带着她思考要准备什么材料,在纸上画出来。
做披萨——我准备了四种配料
心心可以选取着贴
二是明确孩子“已有的技能”和准备“跳一跳”获得的技能。
比如做纸艺披萨前,我观察到心心会用颜料戳点、粘贴,但撕双面胶、包裹等精细不够,就把这些作为留足时间给她玩。至于,裁剪形状的高难度技能,等到下次再挑战。
这两个要素的灵感来自于大J一直说的“脚手架思维”
除了材料,还有日常的“开眼界”,看戏剧、听音乐、跳舞、商场橱窗、布展、广告海报、花艺、文具、装饰品等。
我们会讨论最初的感受,说说看到了什么颜色、形状、动作,或听到了什么旋律……遇到很喜欢的,我们还会拍照,回家打印贴本子上,我们叫它“灵感收集”。
现在,她已经会自己去找材料,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作品,精细动作、创造力这些“表象”,其实是孩子能自由表达后的结果。
理解steam的探索之路
这是我目前的状态。在玩材料的时候,发现艺术在现实中有“解决问题”的催化剂效应,数学、科学、工程、技术、历史、社会和艺术都有相互交叉的地方。
比如建筑的线条、黄金比例、居家装饰、玩具设计、商铺摆列等,如果按照传统学科去启蒙,一是会让自己和孩子累趴,二是感觉太割裂了。
我去读了《统整的艺力量》,在steam这种整合学习模式里找到了答案,边看书边实践。下面是我们玩了一个多月还在继续的主题——“船”,每次都是“诠释-反思-创造”的过程:
主题设计是很多人觉得烧脑的设计,其实仔细看,里面就是之前一次次玩材料的串联版:读/看一个故事,提一个问题,做一次手工、画画或测试,发现新的“未知”或“想法”。
刚完成的第二个手工——做艘船送食物
人生总有意外:船浮起来了,能运东西,但吹风测试时,翻船了。可让我们好奇的是:船为什么翻了?怎样救船上的人?
虽然家里的“小作坊”项目会因为孩子兴趣不浓暂停,但我认为这些是很正常的、和孩子一起探索试错必须面对的过程。
当艺术遇见steam,除了沟通和表达,润物细无声培养美的感受,还有创造性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力量。
知识的获取,是通过孩子主动学习而来的自然结果,而非初始目的。
心心自己用纽扣装饰的帆布包
这些设计不需要我具备多丰厚的知识才能做,关键是陪孩子经历从0走到1的思考和实践,让心心始终保持对生活、社会和世界的关心和探索兴趣。
我依然没什么艺术细菌,对流派也只知道皮毛,但我想坚定做好这两件事:保护孩子的表达欲望,和带孩子感受世界。
等到未来,当她开启个人之旅时,行囊里已经放了最有能量的内驱力。
作者介绍:
无路易,坐标温州,喜欢全职妈妈这份工作,遇见孩子,重启了生活,虽然没有一条路是容易的,但我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