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商场里看到一个小男孩,在娃娃机面前抓娃娃,结果就是抓不到,然后发脾气,大哭,怎么也不肯走。


抓娃娃本来就是个技术活,而且是个概率事件。


妈妈苦劝无果,只好承诺,去楼下超市给他买个一样的。


3岁多的孩子,很明白事理了,也明白什么是真假,所以他依然大哭:没有,楼下超市根本没有。


妈妈只好上第二个大招——转移注意力,那妈妈给你买个小汽车怎么样?


小汽车的诱惑看来足够大,孩子不闹了,跟着妈妈离开了。



如果说我们这代人小时候得到的尊重太少了,那么我们下一辈这代人,得到的“尊重”可以说是过多了。


我们宁愿转移注意力、做虚假承诺、粉饰太平,也不肯让孩子直面并经历痛苦——是的,你今天确实得不到那个娃娃了。


所以,今后每次遇到抓不到娃娃的情况,孩子还是只能靠大哭发泄,最后靠父母解救。


遗憾的是,不管哭多少次,还是没有真真正正的体验“得不到的痛苦”,接受“得不到的事实”,化解“得不到的怨气”。


因为CC也曾上演过几乎一模一样抓不到就大哭的情况,最初我的本能反应,几乎也跟这个妈妈一样,大概天底下的老母亲都太怕孩子哭了。


但是连续善后了3次,我便醒悟了。


第4次开始,我什么也没做,只告诉她,我们已经抓完了这次的硬币,没抓到,只能下次再试试。


呜呜,妈妈下次你能给我抓一个吗?

妈妈也不知道能不能抓住,但下次我会更小心的抓。

(哇!又是大哭。)

妈妈知道你很喜欢,没拿到很难过,但有些东西是我们花钱可以买到的,有些就是不能,我们只能下次试试看。


当下自然是以不愉快告终,但等后来去超市CC平静之后,我跟她闲聊,又一次还原了刚才的情况,也重复了同样的结论:


“如果不想失败,可以不玩,但也意味着永远抓不到一个娃娃;如果还是抱着想要抓住的希望,那同时,就是要接受可能抓不住的事实。”


眼前的小人大概是明白了——有些不如人意,发脾气也没用。


后来再遇见娃娃机,就带CC抓10个硬币的,抓不到的时候,她就会自我安慰的说,这次没抓住,下次再试试;还有时候,赶上没感兴趣,便也不抓了。


无论如何,对“满怀期待,到期待落空”这件事,她已经有了自己的化解方式。



一个心智健全的孩子,不是永远快乐,不经历痛苦,而是在经历过悲伤之后,有自我恢复的能力,在通过应对不同情绪的经历中,成长为乐观、勇敢的人。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大人见不得孩子哭,一味的粉饰太平,那么孩子就失去了自己成长的机会。


父母的职责也不是给孩子造铸蜜罐,而是当他深陷痛苦时,帮助他认识痛苦,接受痛苦,走出痛苦。


即便有一天他走出父母的臂弯,没有人从旁安慰,他也不会觉得孤立无援,因为,他已有足够的能力去抵挡那些残酷。


那么,父母帮忙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当下共情,事后复盘。


拆分来看就是:认识情绪—看清事实—接受结果—总结经验


上面这个例子里,我用到了共情,多次跟大家聊过共情,这也是一个老话题了,今天就不过多展开了。


总结一下就是:


● 承认宝宝的感觉,并给情绪命名,告诉他我们知道他很难过/失落/沮丧/生气...(认识情绪);

● 但我们确实得不到这个玩具(看清现实);

● 如果难过妈妈可以抱抱你,在旁边陪着你。(但也仅此而已)(接受结果)


但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很多时候,事发之时并不符合共情的条件,也有的时候共情没用,给情绪贴标签、讲道理,反而会让原本趋于平静的宝宝哭的更厉害。


如果当下的共情没有成功,那么接下来这件事,就更不能少了——事后复盘(总结经验)


再举一个我家的例子吧,刚好前几天我跟CC闹了些不愉快。



起因是她拖延刷牙,最后没有了睡前读故事的时间,期间还玩抹布,把刚换好的秋衣和睡衣全弄湿了,然后她大发脾气,我情绪也很差,嚷了她两句。


最后C爸来救场,带她玩了些别的,才平静的跟我上床睡觉。


(这就属于“当下不符合共情的条件”的其中一种,因为我自己当时都不冷静)


熄灯之后。 

我先说:对不起,妈妈今天不该大声嚷你。

(CC哇的一声就哭了。)


妈妈,我发脾气的时候你还喜不喜欢我?


喜欢你,但妈妈不喜欢你无理取闹。


CC:你发脾气的时候,我也还是喜欢你,可是我还是有一点点不喜欢你(发脾气)。


我:可是你刷牙太磨蹭,上床时间本来就晚了,偏偏还要这个时候玩湿布,结果衣服全湿了。


CC哭的更厉害,黑夜里,紧紧的抱着我的脖子。“可是,我就是看见洗手池脏了,我想擦擦。”


我:原来CC是想擦干净,妈妈误会你了,对不起哦。


委屈得以宣泄,CC释放般的嚎啕大哭,然后在我轻拍的安抚中,渐渐的平息了下来。

事情当然还没结束,毕竟抹布只是插曲。



我:今天没有了故事时间你是不是很难过。

(CC猛地点点头,没忍住,又哭了。)


我:那明天我们怎么才能多听故事呢?


CC:早点刷牙。


我:对,我们刷快一些,就能多看一本,这样嗖嗖的刷快(我比划了一下速度)。


CC:嗯,妈妈,我明天早早的就刷牙,你帮我快快的刷。


说到这里的时候,CC的声音已经要飞起来了。

即便在黑夜里,我也知道她脸上挂着的,是对明天的憧憬。


妈妈以后也提前准备,还有谢谢你今天想帮妈妈洗洗手池哦,我们明天早上起来一起洗好不好?

好。


令我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早上一醒,CC就开开心心的跟我说,妈妈,我们再说一遍“我刷牙的时候用抹布洗洗手池的故事”好不好?


至此我也知道,这才算是真正和解了,孩子的委屈、失落,我的为难、歉疚都得以抚慰。


很多妈妈说,每次给宝宝回顾事件时,他都哭的更厉害。


这是很正常的,因为这是一个“揭开伤疤见伤口”的过程。


但是只有理智的复盘,才能看到“自己怎么了?为什么会发脾气?下次如何避免?”


弄明白这些,才是孩子经历每一次负面情绪时,应该得到的成长。


在这个事件里,表面上,经过C爸当时的安抚,CC已经平静,但是她心里的委屈和难过,其实并没有释放。


不然,我重复事件的时候她为什么会大哭?


不然,第二天她为什么还想重复一遍?


因为她也想证明,这件事,已经不能在引起心中波澜,伤不到她了。



所以平日里,当CC抢别人玩具后、被别人欺负后、她发脾气后、我发脾气后,当晚,我一定会跟她一起复盘整件事。


一般开始的时候她都会大哭,像重新经历了一次般情绪激动,但只有再次复习和面对痛苦,她才能重新自己消化和排解,直到真正的看清、接受、找出对策。


大人常常觉得“我必须帮孩子解决掉这个问题,不然我就不是好父母”,有时候还会掩耳盗铃的认为帮孩子隔离了、转移了、眼不见,痛苦就没了。


其实我们只是仓促的在当下把事情了了,却没给孩子看清事实和自己的机会。


所以,那些见不得孩子哭的家长,最后怎么样了?


他们最终成为了孩子情绪的保姆,一直在忙着帮孩子四处灭火。


同一个问题、同一个情绪,经历了数十次数百次,数年数十年,孩子依然没有从中得到经验和启示,获得自己解决问题,排解情绪的能力。


而经历过的那些痛苦,也便是白白经历了。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