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大家分享过如果家长被孩子打了,怎么去减少孩子的这种行为。


有一些家长就特别不解地问,家长们从来都没有打骂过孩子,也没有教孩子打人,家长一直都是用爱对待孩子,怎么孩子就会打其他人呢?


更让家长们担心的是,孩子还会「故意」地伤害自己的亲兄弟姐妹,伤害后还面无表情,似乎心里没有觉得不对,甚至有时候还会表现得很开心,难道家里真的养了个恶魔吗?


放心,虽然孩子表现得很「冷血」

但是绝不是一个恶魔!


其实,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他们之所以打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孩子还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无法很好地沟通自己的想法


很多家长有过这样类似的经历:孩子抓住你的手,拉着你去一个地方,然后指着某样东西。


不管最后的目的是让家长看某件有趣的事情,还是去帮助孩子拿某样东西,孩子这样的举动,就是通过肢体语言来告诉你:「妈妈,跟我一起来,看那里!」。


所以,当孩子的内心产生了负面的情绪,但是孩子自己不知道或者无法很好的通过语言来表达出来,就会通过肢体动作,也就是打人来表达了。



而之所以孩子会面无表情,甚至会表现出开心的样子,在排除了因为好奇(比如觉得打人后其他人的反应很有趣)或者寻求关注(比如平时关注太少,而打人时能够得到更多的负面关注)的原因之后,很多时候是因为孩子在试图不去感受那些导致孩子做出这些行为的负面情绪。


就拿孩子打「老二」的例子来说吧!虽然我们能够很容易把孩子的这种表现的原因归为「生气」,但是孩子真正感受到的,是「害怕」,害怕自己没有小宝宝那么好;是「悲伤」,因为感觉自己已经失去家庭中的中心地位;是「嫉妒」,因为老二被照顾地似乎比自己还多……



这些负面的情绪对孩子来说是无法承受的,是很痛苦的,所以孩子会刻意地去压制这种感觉,去试图不感受。


这种压制,虽然会使孩子在表情上显现出「冷血」,但是并不会使这些负面情绪消失,只会像吹气球那样积压在内心深处,直到承受不住的时候再次爆发。


所以,打人只是我们所能看到的外部表现,而更重要的是孩子做出这样的行为背后的原因!


那我应该怎么引导孩子呢?


在现场看到自己的孩子打其他人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当然是严肃地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


注意,要做的只是制止而不是惩罚,羞辱和惩罚并不会让孩子学会更好地控制自己,只会再一次地让孩子把负面情绪给压抑下去。



一旦攻击行为被制止住了,接下来,就可以试图疏通孩子的情绪了。


关于情绪,很有趣很特别的一点是,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只要情绪一旦被自己理性地认识到了之后,就会很快烟消云散消失不见了。


你不信?你不妨试图回想一下,当你觉得被委屈的时候,是不是当你哭出来之后就会觉得好多了?当你还为了某个笑话开怀大笑的时候,如果你大脑中出现了一个声音「哦,我在哈哈大笑呢!」,是不是就没有那么好笑了?


同样的道理,在对待「喜欢」打人的孩子的时候,家长可以尝试与孩子共情。这里的共情指的并不是单单的「你看起来很生气」,而是试图让孩子同样意识到导致这些行为背后的真正感受。


在这里,家长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孩子流露出孩子的真正感受,让这些感受表达出来。记住,你的孩子并不是一个坏孩子。



因此,家长可以蹲下来,让孩子感觉到安全、平等,然后试图试探孩子的原因,问一问:


亲爱的,我看到你打人了,而且你看起来真的很生气,你能跟我说说发生了什么事了吗?


如果孩子拒绝回答,拒绝表达背后的原因,家长还可以继续试探:


我不知道是不是最近因为太忙了,所以没有太关注你,冷落了你……

(停顿观察反应,如果没有反应,找下一个可能性)


而且家里还新添了一个小宝宝,这对你来说一定很难……


一旦原因成功地被找到,你会发现,孩子之所以这样表现,是有理有据的!没有孩子会喜欢被众人排斥,没有孩子不喜欢成为一个人人都爱的好孩子。


而且,这时候很多孩子会感到更加的生气,可能还会朝着家长大吼大叫。这时候,家长及时的理解与共情很重要:


真的很对不起宝贝,你肯定受伤了!对不起……


随着家长真实的爱意的传达,随着家长温柔的语气与抚摸,孩子的气愤会随之消失,赢来的是一个在家长怀里哭泣的小宝贝。



也只有当愤怒被化解之后,这颗受伤的心才能接受家长的安抚和引导。


接下来,家长就可以根据原因,引导孩子用更好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了。比方说:


在我们家,打人是不被允许的。但是如果你真的很生气,可以大声地告诉我:“我现在很生气!”,或者像我这样大力地跺脚,这样我就知道你生气了!


其实,在你生气之前,如果你需要什么,可以跟我说的。比如如果某一天你需要我关心,就告诉我:“妈妈,我在这里,我要你现在就关心我!”


或者如果你需要我帮忙,就说:“妈妈,我需要你帮忙!”


这样做,我就懂了!


共情没用!我曾经多次地伤害孩子了

孩子已经死心了,拿我的话当耳边风了

我该怎么办?


如果孩子已经麻木了,已经面无表情了,已经对家长流露出的共情与理解毫无反应了,这不是理论不起作用,而是情感连接已经被破坏了。



要知道,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情感连接,任何形式的技巧只会让孩子更反感。孩子可能已经觉得自己是得不到爱的,因此会觉得家长在这时候的表现是假惺惺的,因此会拒绝家长的任何情感连接。


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重新建立这个情感连接。毕竟,孩子的心没有死,只是变硬了。


这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这不单单意味着家长需要腾出更多的时间来真心陪伴孩子,不单单意味着要让孩子开心,这也意味着家长要重新了解自己的孩子,重新在已经负债的孩子情感账户充值。



也就是说,家长要知道孩子喜欢做什么,喜欢在哪里玩,喜欢跟谁玩。要注意的是,这不是家长认为孩子喜欢什么(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而是真正地去认识孩子的喜好。


在这里,我举一个在真实现实中的反面的案例。有一位美国妈妈慢慢地了解到孩子喜欢吃炸鸡,因此有一次就带孩子去肯德基,孩子当时开心极了,但是妈妈却在店里的时候,可能忘了自己的初衷,看着菜单问孩子:「你想吃牛油果沙拉还是马铃薯沙拉……」


这位妈妈这样做,虽然是为了孩子的健康,但是再一次地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孩子身上。同样的例子是,爸爸知道孩子喜欢看电影,却在电影院里挑选了自己喜欢的电影或者认为孩子喜欢的电影。


这样做并不利于重新建立感情,这样做,反而是在消耗感情。


所以,真正愿意重新建立情感连接的家长会尊重孩子,会在即使自己不喜欢的游戏上配孩子玩,会在即使自己对动画片没兴趣的情况下配孩子看动画片。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感觉到你是在乎他的,才能开始软化那已经硬了的心。




总 结


学龄前的孩子打人,虽然也可能是因为好奇,也可能是因为想得到关注,但是在两岁前后更多的是因为自己还无法化解那些负面的情绪,无法控制那愤怒的感觉,同时也无法表达出来。


所以,家长除了当面制止孩子的暴力行为之外,也需要尝试去了解背后的动机。


只有当了解到动机,同时了解到孩子的其他负面情绪,家长才有机会去从根部化解这些问题,才能「药到病除」。


有时候,孩子因为多次地感受不到尊重,感受不到爱意,所以会麻木。家长这时候除了共情之外,更需要重新建立连接,重新让孩子恢复爱与自信。




周医生的小便签


在我的多篇文章中,有一些家长反应说,理论永远不能跟实际相结合。


如果真是这样,那怎么去解释那些成功使用心理学理论,育儿理论的家庭呢?我想,之所以有这种说法,是因为很多家长以为,一旦用上这些理论后,一旦正面管教后,孩子必然是完美无缺的,而一旦孩子犯错,肯定是理论是错的,用不上。


另外有一些家长反应说,因为生活压力或丧偶式育儿,根本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好好管教。


这样的结果就是,很多这样的家庭会把育儿模式简化到孩子犯错就打。这种模式似乎能够有效地维持秩序,但是效果其实会逐渐减弱,生活也会越来越累,似乎看不到头了。


这么做的其中一个问题是,打孩子只会让孩子顺从,但是不能够让孩子学会为什么犯错了。所以,孩子仍然可能会继续犯错,而且更可能在未来使用暴力和谎言。


不仅如此,这样的家庭通常还会对孩子的错误变得很敏感,所以看到的更多的是孩子负面的部分,结果就是孩子的负面被强化了。也就是说,孩子更可能会犯错。


最大的问题是,孩子的“情感账户”会被家庭的这种育儿方式给透支了,导致很多孩子长大后与父母的关系中有很大的隔阂。



如果你的家庭就是处在这种模式下的,而你愿意付出一些精力来改变,我的建议是:


1.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不是问题。如果觉得一整天要洗碗洗衣服,买一个自动洗碗机、带烘干功能的洗衣机就能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


2. 让自己先快乐起来。自己不快乐,让孩子快乐是很难的事情。所以,抽出时间让自己放松一下,去按摩一下,保养一下自己。


3. 重新建立情感连接。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和《小狗钱钱 2》里对情感是这样比喻的:情感就像一个银行账户,你对孩子的教导和命令都是一种支出,对孩子的关注和爱意都是储蓄;只有当储蓄够多的时候,教导和命令才不至于伤害到情感。所以,多储蓄吧!


4. 更多地去关注孩子正面的部分。毕竟,如果看到的是负面的,就会强化负面的,而如果看到的是正面的,就会强化正面的。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