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有很多父母会很在意孩子的智力发育。毫无疑问,智商高意味着学习能力更强,也就是说,高智商的孩子将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课堂上的学习重点。
因此,父母的确应该关注孩子的智力发育。问题在于,有一些父母太在意加强孩子的智商了,却忘了培养另一个更重要的能力——自控力。
毕竟,不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工作上,自控力都比智商更重要。
高自控力的孩子,在学习上能够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尽情玩;在生活上,可以早早地规划好自己的作息,选择健康的饮食习惯;在工作上,能够按时完成该做的事情,不被负面情绪所影响。
所以,真正能够决定孩子在未来是否能够成功的不是智商,而是自控力。
那作为父母,我们该怎么提高孩子的自控力呢?是不是应该给孩子一颗糖,让孩子控制自己不去吃呢?
首先我们得了解,什么是自控力
实际上,自控力意味着要对自己的欲望进行压制,而这本身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一件很困难的过程。
这是因为,自控力跟大脑中的前额叶的成熟度有关。问题是,前额叶的发展特别的慢,慢到要等到 25 岁左右才足够的成熟。况且,即使成熟了,每个人的成熟度也不一样。
所以,要求孩子从小就能很好地自控是非常难的,尤其是当孩子需要面对的是一件对自己很有诱惑力的事情。
这时候,有人肯定会提到斯坦福大学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也就是让孩子在放着一个棉花糖的桌面前控制自己 15 分钟内不去吃,以此来得到额外的一个棉花糖的实验。
有人肯定会说,在那个实验里,不就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地抵抗住了诱惑了吗?
是的,有一些孩子的确能够很成功地延迟满足,但是他们并没有使用自控力。或者说,他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自控了,但是真正使他们成功过关的,是那些避免使用自控力的技巧。
等等,什么技巧?
其实,棉花糖实验起初的目的就是想了解孩子会使用什么技巧来控制自己的欲望的。研究人员知道,4 岁的孩子的自控力其实是不足以抵抗棉花糖的诱惑的。
而他们的结果证实了这一点。与其他的孩子不一样,那些真正能够成功抵抗住诱惑的孩子并不会一直盯着棉花糖,并不会使用自控力来对抗棉花糖的诱惑。
那些成功抵抗住诱惑的孩子反而会试着遮住眼睛不看,或者通过唱歌等方式来分散对棉花糖的注意力,有一些孩子还会通过想象,把棉花糖当玩具来玩。
而孩子的这些行为,其实都是延迟满足、避免使用自控力的正确方法。
这是因为,自控力其实是有限的,会耗尽的,这在心理学里被称为「自我消耗(ego depletion)」。
在心理学里,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曾经提出,我们的人格里有三个概念:原始和充满欲望的「本我(id)」、遵守最高道德标准和原则的「超我(superego)」和负责协调这两者的「自我(ego)」。
弗洛伊德认为,我们的行动都是由无意识、非理性的欲望来驱使的,但是由于我们必须遵守社会上的道德标准和原则,所以「自我」会帮助我们调节欲望和道德,使得我们在行动和生活上能够被其他人所接受。
问题是,一旦我们试图自控,负责协调的「自我」就会逐渐疲劳,因此我们会逐渐失去对欲望的控制,因此即使我们在某一些事情上成功地自控了,就意味着无法在其他事情上很好地发挥自己的自控力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孩子们会使用那些不同的技巧。孩子们其实做的是:避免直接面对诱惑,或者只去思考形状、颜色、触感等逻辑因素,而避免去思考味道、口感等情感因素。
因此,棉花糖实验考验的并不是孩子的自控力,父母也不应该使用类似的方法来测试孩子的自控力。
能通过棉花糖实验,其实也跟孩子的成长环境有关
当然,要通过棉花糖实验,除了因为孩子使用的技巧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孩子的成长环境。
实际上,继原本的棉花糖实验后,有很多其他的研究人员也尝试了类似的实验。通过其他团队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知,原本的棉花糖实验忽略了一件事——信任。
有研究团队发现,如果孩子对研究人员失去了信任,孩子就会选择吃掉棉花糖。毕竟,孩子会相信,即使等待了 15 分钟,研究人员也不会真的给一块棉花糖。他们会认为,那是骗人的。
所以,其实家庭中的成长环境决定了孩子是否愿意延迟满足。如果孩子生活在没有爱、没有尊重的环境中,父母的许诺得不到兑现,孩子便会对其他人失去基本的信任,也就难以愿意等待了。
回到正题,那是不是没有办法提高自控力呢?
并不是。虽然自控力跟前额叶的发展息息相关,但是父母仍然可以通过一些办法来增加前额叶的神经连接,以此来增加孩子的自控力的。
而且,由于锻炼的是前额叶,所以在提升自控力的同时,其实也在提升「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这意味着,提升的不仅仅是行为上的自控力,其实还能提升对使用中的信息的保留空间和情感控制能力。
那怎样才能提升呢?很多人常常说,大脑就像一块肌肉,多使用就会更灵活。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恰当的比喻,因为对大脑适当地施压,的确会增加大脑中的神经连接。
不过,跟肌肉的锻炼一样,如果对大脑进行过度的施压,如果在短时间内进行高强度的练习,这种压力对大脑的发展不仅仅无益,还「有毒」。
因此,对自控力的锻炼应该遵循「n+1」的原则,也就是说,应该在原来的基础上只加一点点压力,慢慢地提升孩子自己的能力。
重点来了:对于孩子来说,父母除了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掌握自己的责任和后果,还应该多跟孩子玩体能游戏。
这不仅仅是因为体能游戏能够像运动那样刺激孩子的整体大脑发展,其实还是因为在大多数体能游戏中,孩子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而这个规则的遵守实际上就锻炼了孩子的自控力。
比方说,经典的「红绿灯」游戏就要求孩子当听到「红灯」的时候停下来不动,听到「绿灯」的时候又疯跑,听到「黄灯」的时候要慢慢走,而听到「紫灯」的时候就要跳舞。
这种游戏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也似乎跟对诱惑的自控力完全搭不上边,但是已经有多项研究发现,不论你对任何领域的自控力进行训练,整体的自控力也能够得到提高。
所以,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这种游戏既可以让他们尽兴地玩,既可以锻炼他们的身体,也可以提升孩子的自控力。
最后,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其实可以放手让孩子管理自己的零花钱,让孩子自己通过记录自己的「收入」和「支出」来达到对自我控制的锻炼。
总 结
自控力意味着要对欲望进行压制。这跟大脑的前额叶的成熟度有关,而后者需要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足够成熟。
因此,让孩子能够很好的自控是不现实的。那些成功在「棉花糖实验」中得到第二块棉花糖的孩子,其实并不是通过自控,而是通过使自己分心或者减少对棉花糖的兴趣来通过的。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信任。因为一旦缺乏信任,最保险的方法就是立即满足欲望。
所以,为了成功地延迟满足,首先需要信任,然后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开那些需要使用自控力的环境,或者提前想好应对方式,以免自控力被消耗掉了。
回到正题上,自控力是可以锻炼的。对孩子来说,最好的锻炼就是跟孩子玩体能游戏,或者可以让大一点的孩子管理自己的零花钱。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