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觉作为我们多数日常生活、社交行为的基础,无形中伴随着我们一生。感知觉,是指我们感受、理解周围环境并做出相应反应的能力,包括了各种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我们所熟悉的自闭症患儿大多都存在感知觉的异常。


感知觉的不断完善是以神经系统的发育为基础的。因此,尽早给孩子做感知觉方面的训练,通过视、听、触、嗅、味等方面的刺激增强孩子对外界的敏感性,可使其受益终生。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一些常见的感知觉的训练方式。


视觉训练


视觉的训练通常包括分辨物体形状,分辨颜色和追视移动物体三个方面。


1.分辨物体形状:
家长可以准备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积木(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在孩子把玩时教孩子认识不同的形状,让孩子熟悉圆形圆润的弧线、三角形的棱角等等。


之后,家长可以分散开这些积木,提出某一个形状让孩子寻找。如果孩子能找到相应形状的积木,就算完成了训练目标。



2.分辨颜色:
准备一些多彩蜡笔(或颜色鲜艳的玩具),在宝宝涂鸦时教宝宝认识不同的颜色。每次学习完一种新颜色后,可以将几种不同颜色的蜡笔摆好并让孩子寻找这一种颜色。直到宝宝通过听口令就能找到相应颜色的蜡笔时,目标就达成了。


在颜色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先让宝宝认识1~3种对比比较强烈的颜色如红色、绿色、蓝色等,并在之后的训练中通过对比、渐变等形式帮助孩子学习更多颜色。



3.追视移动物体:
家长手持一个颜色鲜艳的物品,在孩子面前移动,告诉孩子看这个物品。与此同时,家长要密切注意观察孩子是否真的可以“眼睛随着物品动”,从而观察宝宝的追视能力。



如果最终孩子能够做到追视物体移向任意方向,那我们的训练目标就达成了。


听觉训练


家长可以给孩子播放一些常见的声音如鸟鸣、喇叭、鼓声等让孩子学习并熟悉,在播放时也可以改变声源的位置并询问孩子“是哪里发出的声音啊?”来让孩子寻找,锻炼孩子辨别声音方位的能力。目标是每次能准确分辨1~3种声音并指出声音的方位。



触觉训练


给孩子准备硬质的积木、柔软的毛巾、充入温水的暖水袋、低温的冰袋等物品。在孩子抓握玩耍时教给孩子不同的物体性质。之后,可以询问孩子“硬不硬?”、“热不热?”等问题让孩子判断,逐渐达到准确分辨物体性质的目标。



嗅觉与味觉


使用常见食材如柠檬汁、白糖、盐、口感较温和的辣酱、苦瓜等,让孩子品尝不同的食物,告诉孩子不同的觉是什么味道造成的。注意不要让孩子一次接触太多刺激性食物,也要防止刺激性的食物入眼。能说出味道或表现出喜厌情绪即达到目标。



训练过程中注意力的培养


幼儿的注意力大多都短暂而不稳定,训练过程中容易分心。家长在训练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例如,当孩子玩了一会儿皮球刚要扔掉时,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比赛扔球或教孩子新玩法如转球等形式,提高其玩耍的兴趣与专注力。



在感知觉训练过程中,规律、多次的训练要优于不规律、单次长时间的训练。所以,家长们可以尽可能的列好计划,例如,计划给孩子完成的训练可以分散到半天之中的每30分钟或一小时一次,大概坚持一个月左右就能略有成效。


我们会发现孩子对周围的事物与环境的好奇心明显增加、逐渐喜欢特定颜色等。而原本一些并不能“刺激”孩子的事物,也会吸引孩子的兴趣。


所以,感知觉的训练尤为重要,家长们一旦开始就要坚持下去哦。


参考文献:

[1].李后权,李雅芬,张艳.小儿发育训练指导模式的研究与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6(26):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