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才7个月,抱起来就想站,在床上拉着围栏都快要站起来了。听说站早了不好,腿要弯掉,把他按下去他非要站起来,还要大哭。怎么办呢?7个月的宝宝要站起来,一定要阻止他吗?


站得太早,会不会影响腿型呢?


不会爬就站起来,会不会影响宝宝的大脑发展呢?



我们从以下3个方面来分析。


宝宝学走路的过程


首先,从婴儿的动作发展规律来看,宝宝最终是要能直立行走的,在下肢能完全承重之前,需要不断的通过运动来锻炼下肢力量,肌肉骨骼的力量发展是连续的过程,不会是到了1岁的那一天“叮”一个响指,宝宝就突然能从下肢完全无法支撑身体重量到能够独立站得稳了。


所以,孩子在各种姿势和环境里不断锻炼自己下肢的力量,最终能够独站,是婴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能独站前,在大人的辅助或者自己扶着栏杆等减轻下肢负担的情况下站立,也是孩子下肢力量发展的必经过程。



7个月想站立是积极现象


在《儿心量表》【1】4月龄的宝宝就应该有能力扶着腋下站立片刻,8月龄的宝宝就应该有能力双手扶物可站立(这里的意思并不是长时间站立而是可以有扶站的姿势即可)。


所以,宝宝7个月就有主观意愿想要站立,是非常正常且积极发展的表现,爸爸妈妈们不必为此惊慌,更应该为宝宝想要让自己动作发展更好的内驱力很强感到骄傲。


其次,如果7个月大的宝宝直立站立时,双脚完全无法支撑身体重量,提示宝宝可能动作发展迟缓,是相当值得大人重视的现象,需要尽快到医院儿科或儿保科就诊,做诊断性发育评估和相关其他检查,尽早进行干预,减少发育迟缓对宝宝的影响。


△儿心量表


“站得太早,会影响孩子腿型“?


的确,当宝宝下肢无法完全独立承重的阶段或者体重过重的孩子长时间的过度承重,确实会引起X型腿或O型腿。


要想避免宝宝腿型异常,我们需要在8月龄到2岁这个阶段给宝宝提供丰富的有趣又新鲜的攀爬探索环境,让宝宝有充分的动机喜欢手脚并用的爬行,同时也有可以扶着走可以有机会体验站立的快乐的环境。


我们宝宝就能让身体的每个部位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也能劳逸结合的适当休息,降低腿部承重压力。



当我们只给了宝宝站立的环境,比如长期的抱在腿上弹跳、扶着腋下行走,或者懒于创造丰富攀爬环境。


比如天天在家里玩耍,家里的沙发、围栏、凳子等高度基本刚刚好够宝宝伸手拉住站起来但却没有连续的阶梯或者斜坡等让宝宝可以连续攀爬,宝宝自然会长时间用双腿承重,长此以往腿型的变化就渐渐突出了。


所以,不是站得早就会影响孩子腿型,而是攀爬环境过于单调容易导致宝宝过度使用下肢,导致腿型受到影响



当7个月大的宝宝想要站立的时候,我们不需要阻止他,这表示他正在自主的锻炼下肢力量,为独站做准备,只需要在宝宝站立的时候,在宝宝身后保护宝宝,摔倒的时候接住他,避免受伤。


但同时,我们也不建议为了不让宝宝摔倒受伤,常常用扶着腋下、提着双手的方式协助宝宝保持站立的姿势,扶着不到1岁的宝宝到处行走,“拔苗助长“式的错误协助是大人们常常容易犯的错误。


参考文献:

【1】《0 岁~6 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2016,首都儿科研究所生长发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