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娃打了1针十三价肺炎疫苗,是不是就不用再打了呀?”

“这疫苗要打好几针呢,少打一针应该没啥大事吧?”

“为啥别人家宝宝打三针,我家的要打四针呀?”


相信不少宝妈带娃去接种13价肺炎疫苗时,心里都藏着类似的疑问。这疫苗到底要打几针才管用?少打一针会不会白花钱?今天咱们就好好说说13价肺炎疫苗的那些事儿。



01

疫苗是怎么发挥作用的?

看完秒懂!


要弄明白为什么13价肺炎疫苗要打好几针,就要先了解清楚疫苗的工作原理。


简单来说,就像是给免疫系统 “练兵”。


当把疫苗引入宝宝的身体,疫苗中的抗原就像伪装成 “敌人”(病原体)的 “训练兵”,免疫系统中的 “侦察兵” 细胞,比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会迅速发现这些 “训练兵” 并将其 “抓捕”,然后把 “训练兵” 的特征信息传递给淋巴细胞,也就是免疫系统里的 “主力军” T 细胞和 B 细胞。



这时候,T 细胞和 B 细胞就被激活啦,开始大量增殖、分化。B 细胞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就会产生专门对付这种 “敌人” 的特异性抗体。


同时,一部分 B 细胞和 T 细胞还会变成记忆细胞,它们就像部队里的 “情报员”,牢牢记住了 “敌人” 的特征。


当真正的病原体入侵时,这些 “情报员” 马上就能识别出来,免疫系统迅速启动,大量抗体和免疫细胞立刻 “出击”,快速、高效地清除病原体,从而让宝宝免受疾病侵害。



02

打疫苗像盖房子?

少一块砖都可能 “漏风”


根据儿童免疫系统发育状况和疫苗特性等,不同年龄段儿童13价肺炎疫苗接种程序有差异。


2月龄儿童(最早6周龄)通常需要接种 4 针,这 4 针缺一不可,每一针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咱们可以把这个接种过程想象成盖房子。


2 月龄时接种的第一针,就好比是给房子打地基。打了这一针后,宝宝的免疫系统开始认识肺炎球菌这个 “敌人”,启动免疫应答,产生一定数量的抗体。但是,这个时候产生的抗体数量有限,就像房子的地基才刚打好,还不够稳固。


4 月龄接种的第二针,就像是在打好的地基上砌了一部分墙体。免疫系统再次接触到肺炎球菌的 “训练兵”,会进一步激活,产生更多的抗体,免疫记忆也进一步加深。此时,房子的墙体又往上砌了一层,比之前稳固了一些。



6 月龄接种的第三针,继续加固墙体。免疫系统经过三次刺激,产生的抗体数量大幅增加,免疫记忆也更加牢固。到这里,房子的主体结构基本搭建完成,具备了一定的防护能力。


12 - 15 月龄时接种的加强免疫针,就像是给房子进行最后的加固和装修,让房子更加坚固耐用。这一针可以让宝宝体内的抗体水平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免疫记忆也更加持久。这样,当真正的肺炎球菌来袭时,宝宝的免疫系统就能迅速、有效地做出反应,保护宝宝的健康。


要是只打了一针,就相当于房子只打了个地基,没有后续的砌墙和加固,这座 “免疫之房” 是无法抵御肺炎球菌的侵袭的。


只打一针产生的抗体数量有限,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免疫记忆也不够强烈和持久。一旦肺炎球菌这个 “敌人” 真的出现,宝宝也容易 “中招”,患上肺炎、中耳炎、鼻窦炎甚至脑膜炎等严重疾病。



03

13价的常见疑问,家长必看!


13价肺炎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五联疫苗、五价轮状)同时接种吗?


理论上,13价肺炎疫苗是多糖结合疫苗,属于灭活疫苗,可以和其他任意一种疫苗同时接种


但能否同时接种,要依据最新证据确定,具体情况可咨询当地接种门诊。



接种了13价肺炎疫苗,就一定不会感染这13种血清型的肺炎球菌吗?


所有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是100%。


不论是成人还是儿童,仍需注意做好日常防护:保持环境卫生,勤洗手,勤通风,少去人员密集和密闭的场所,这样可大大减少罹患传染病的风险。


不过,即使接种疫苗后仍然发病,相对于不接种者,其患病后的临床表现会轻很多,病程也会缩短。


按接种程序打完4针,结果还是得了肺炎?是不是不靠谱?


任何疫苗预防不是100%,而且13价肺炎疫苗是针对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引起幼儿肺炎的病原有许多种,如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流感病毒、麻疹病毒、水痘病毒、百日咳菌鲍特菌等。


所以除了肺炎球菌疫苗外,接种Hib疫苗、流感疫苗、麻疹疫苗、水痘疫苗、含百日咳成分疫苗也可以减少孩子患肺炎的风险。


为了宝宝的健康,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完成13价肺炎疫苗的全程接种,别让 “免疫之房” 出现漏洞哦!


赶紧点击下方卡片,

立即预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