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家长都遇到过宝宝腹泻的情况,看着孩子难受的样子,心里别提多揪心了。其实,宝宝腹泻的原因有很多,有些可以通过疫苗提前预防,今天就来好好聊聊宝宝腹泻那些事。
01
宝宝腹泻的常见原因,
不同月龄各有侧重
宝宝腹泻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症状。不同月龄的宝宝,腹泻的常见原因也有所不同。
新生儿期(0 - 28 天)
这个阶段的宝宝消化系统还没发育成熟,腹泻可能和喂养有关。比如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果奶粉冲调过浓、过稀,或者更换奶粉品牌时没有循序渐进,都可能引起腹泻。另外,新生儿肠道菌群尚未建立,肠道感染也可能导致腹泻,比如被大肠杆菌、轮状病毒等病原体感染。
婴儿期(1 - 12 个月)
6月龄前的宝宝主要以喝奶为主,腹泻原因与新生儿期大致相似。但6月龄开始添加辅食后,宝宝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腹泻原因也多了起来。
辅食添加不当是常见因素,比如一次性添加多种新食物等,都可能让宝宝肠胃不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感染也是这个阶段宝宝腹泻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秋冬季节,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较为高发。此外,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受也可能导致宝宝持续腹泻。
幼儿期(1 - 3 岁)
这个阶段的宝宝活动范围扩大,好奇心强,喜欢用手探索世界后再吃手,容易接触到病原体,增加肠道感染的几率。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病毒感染(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都可能引发腹泻。同时,宝宝的饮食更加丰富,如果吃了不洁食物或暴饮暴食,也会导致腹泻。
02
从腹泻症状判断可能的疾病
宝宝腹泻时,家长可以通过观察症状来初步判断可能的疾病,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01
轮状病毒肠炎
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多发生在秋冬季节,6 个月 - 2 岁的宝宝容易中招。发病初期常伴有发热、呕吐,随后出现频繁腹泻,大便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每天可达十几次。严重时可能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需要及时就医。
02
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感染全年都可能发生,传染性强,容易在幼儿园等集体场所暴发。宝宝感染后会突然出现呕吐、腹泻,大便多为稀水便,部分宝宝会有发热、腹痛的症状。一般病程较短,多数 1 - 3 天可自行恢复,但要注意预防脱水。
03
细菌感染性腹泻
如果宝宝吃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可能会患上细菌感染性腹泻。症状表现为腹泻次数多,大便可能带有黏液或脓血,伴有发热、腹痛、里急后重(想拉却拉不出多少)等症状。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04
牛奶蛋白过敏引起的腹泻
多见于配方奶喂养的宝宝,通常在接触牛奶蛋白后出现腹泻,可能伴有腹胀、血便、呕吐、皮疹等症状。如果停喂普通配方奶,改用低敏配方奶后,腹泻症状会有所缓解。
05
乳糖不耐受引起的腹泻
宝宝肠道内缺乏足够的乳糖酶,无法消化食物中的乳糖,就会出现腹泻。大便多为黄色稀便,带有泡沫和酸臭味,宝宝可能会有腹胀、肠鸣音亢进、排气增多等表现。在吃了含乳糖的食物(如母乳、普通奶粉)后,腹泻症状会加重。
03
这些引起腹泻的疾病,
疫苗能帮忙预防
在引起宝宝腹泻的疾病中,有些是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有效预防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轮状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是导致宝宝严重腹泻的主要“元凶” 之一,而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有效手段,主要针对 6 个月 - 3 岁的婴幼儿。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感染轮状病毒后容易出现严重症状。
目前我国使用的轮状病毒疫苗有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口服三价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和口服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适用于 2 个月 - 3 岁的宝宝,每年口服 1 剂。
口服三价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适用于 6 周至 32 周龄的婴儿,共接种 3 剂,第 1 剂在 6 - 12 周龄接种,每剂间隔 4 - 10 周,第 3 剂需在 32 周龄前完成。
口服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适用于 6 周龄至 32 周龄的宝宝,共接种 3 剂,6 - 12 周龄时接种第 1 剂,之后每剂间隔 4 - 10 周,第 3 剂最晚应在 32 周龄前完成接种。
对了,宝爸宝妈们一定要注意,轮状病毒疫苗属于口服疫苗,接种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几天后会自行缓解。如果不良反应持续或加重,一定要及时带宝宝看医生哦!
宝宝的肠胃比较娇嫩,一旦发生腹泻,不仅宝宝难受,家长也跟着揪心。接种轮状病毒疫苗,能大大降低宝宝感染轮状病毒的风险,即使感染,症状也会相对较轻,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不同宝宝的体质和生长发育情况不同,家长应根据宝宝的年龄和医生的建议,及时带宝宝到正规的预防接种门诊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尤其是在轮状病毒感染高发的秋冬季节来临前,提前完成接种,让宝宝获得足够的免疫力。
现在就点击下方卡片,
帮宝宝预约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别错过最佳接种时机哦!
*本文撰稿人:棉花糖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