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两三岁,一大批适龄宝妈就开始纠结“入园”这个大问题了。什么时候送宝宝上幼儿园最合适?应该早一点还是晚一点才最好?
支持早入园的妈妈:
越小的宝宝学习能力越强,幼儿园是一生教育系统的重要奠基,当然越早越好。而且宝宝在幼儿园才能学会懂礼貌讲规矩,家里惯出来的“小皇帝”不是任性娇气霸道无礼、就是胆小怯懦畏畏缩缩。
支持晚入园的妈妈:
宝宝至少得会自己吃饭、穿衣服、上厕所,有麻烦了知道找老师,哪里不舒服了说的清楚,不然一个幼儿园那么多孩子,老师哪里照顾的过来?孩子还是要自己教,都推给老师才是不负责任。
那么,到底尽早入园好,还是晚一点入园好呢?今天探讨的就是这个话题。
早入园VS晚入园 利弊大PK
早入园
利:随着低龄化入园越来越普遍,很多妈妈都会本着“抢占起跑线”“更早就是更好”的想法,让宝宝在2岁左右入园。这时候的宝宝对外界探索兴趣浓厚,对环境适应起来更容易。尽早接受系统的科学教育,边吃边玩、打滚哭闹这些不良行为也能得到及时纠正,有助于宝宝养成健康生活规律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弊:年龄小的宝宝免疫系统发育相对差一些,入园后由于环境改变和交叉感染生病的几率会更高;3岁以下是亲子关系形成的关键时候,情绪细腻的敏感型宝宝,可能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分离焦虑,这对性格和人际关系会产生负面影响;由于语言、智力和自理能力方面的不成熟,低龄宝宝对幼儿园师资力量、专业能力要求更高,妈妈需要对园方进行更深入透彻的考察。
晚入园
利: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萌芽让宝宝对寻找朋友、社会关系的建立更积极,交流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更熟练,控制协调能力也初步具备,更好的身体素质和技能准备面对幼儿园生活更游刃有余;宝宝成长阶段与幼儿园教学内容教育方式更加匹配,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的建树更有优势。
弊: 过晚入园的宝宝在性格习惯方面已经相对固定,如果此时有什么不良习惯和行为,老师纠正起来相对困难。
不难看出,早晚入园各有利弊,而且更多好处也伴随着更多坏处。但宝宝入园可不是2岁或者3岁一刀切的问题,最佳入园时机还要根据每个家庭和宝宝的性格、发育和成长状况决定。
妈妈不妨对宝宝和家庭做个评估,看看自己宝宝更适合哪种情况:
宝宝准备好了吗?
身体:很多妈妈应该都听过传说中的“入园生病定律”:入园第一年宝宝们生起病来真是“此起彼伏”,其实这是宝宝免疫系统发育强化的过程,一段时间适应后就会逐渐好转。
但是如果宝宝体质较差,反复生病的糟糕体验和焦躁心情反而会让他产生抗拒心理,这种情况的宝宝最好还是等长大一点、到免疫系统相对完善的3岁左右入园最合适。
沟通:宝宝能不能清楚的表达自己想喝水或是想上厕所的需求?摔倒磕疼或者肚子疼了,只会哇哇大哭还是会告诉你他哪里不舒服?在游乐场或者其他公共场合他懂得“轮流”“排队”这些基本规则吗?
宝宝的集体生活是从幼儿园社交开始的,沟通表达能力对于宝宝入园后顺利解决麻烦、适应幼儿园生活非常重要。明确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寻求帮助的能力,会让他更平稳安全的适应环境改变,而不会因为手足无措产生被抛弃的失落感。
情绪:他是不是经常希望有小伙伴一起玩?遇到分歧能不能尝试着讲道理而不是哇哇大哭?日常生活中和妈妈短暂的分开基本能够接受?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你的宝贝已经准备好上幼儿园啦!
相反如果宝宝非常黏妈妈,会对分离表现的非常焦虑,就要考虑情绪对孩子健康的负面影响。通常来说,年龄越小的宝宝分离焦虑产生的影响越大。
自理:宝宝会自己吃饭吗?能自己上厕所吗?套脚的鞋子可以顺利穿上吗?这些基本能力不仅可以减少宝宝幼儿园生活的很多麻烦,也是很多幼儿园都会要求具备的哦。
随着宝宝的长大,他需要更广阔的空间和社会环境去的探索发掘,也需要认识更多的人、交更多的朋友。“白天只有全职妈妈、晚上加一个爸爸”这种过于简单的家庭结构阻碍了宝宝社交能力的发展。而靠爷爷奶奶带的孩子,由于教育观念的不同和老人精力体能的限制,对宝宝进一步探索世界的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很不利。
所以,入园是宝宝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几岁入园好”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
对外界探索兴趣强烈、身体条件良好的宝宝,早入园更有利发展;而妈妈的陪伴,对体质心理相对敏感的宝宝更加重要。盲目拔苗助长或者过度保护太晚入园都不是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