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D前段时间还在纽约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
她一般晚上9点入睡,有一天晚上11点多,她的房间里突然传出了大哭大叫的声音。我立马进去看,只见她已经坐起来了,在床上攥紧拳头,脸涨红,大哭。
我尝试去抱抱她,安抚她,却被她推开,伴随着哭声更大更响。我尝试对她说话,感觉她也看着我,但似乎看不到我的样子。
在床上打挺、踢腿、大叫,这样持续了几分钟,然后自己躺下,翻了个身,就又睡着了。
第二天,我和我妈妈聊起,她特别认真地和我说,这是“魂”掉了啊(捂脸)。和我说,你不记得你小时候也这样啊,你外婆就会给你“叫魂”。
对于我妈妈的说法大家听听笑笑就好了,我当时第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妈妈这个无厘头的答案说出来了,倒是提醒我了,这是典型的低龄儿童夜惊的表现。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夜惊
这里有个概念需要区分,夜惊和大家通常说的“噩梦”不太一样。
夜惊一般发生在孩子刚刚睡下去2、3小时,一般这时候我们大人都还没睡。而噩梦大多发生在后半夜或者凌晨。
而且第二天,孩子是不记得夜惊的,但大部分可以说出噩梦的故事。
夜惊有下面这些表现:
无法控制地大哭
满头大汗、身体颤抖、呼吸急促
眼神惊恐或者失魂
尖叫、踢打、下床跑动
认不出父母,也没意识到父母在他旁边
会把父母推开,尤其是当我们尝试去抱住他们的时候
夜惊发生的时候,孩子并没有完全清醒;这是和噩梦最大的区别,噩梦发生时,孩子基本上都是哭醒的。
对我们父母来说,夜惊会让我们自己更加害怕,那是一种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的深深的无助感。
因此我把小D的经历分享给大家,也是希望大家理解,这是夜惊,并不是“我的孩子有什么问题”。

夜惊发生的原因
夜惊一般发生在4-10岁之间的孩子,集中在5-7岁这个年龄段。
看到这里,肯定有朋友会问,为啥会出现夜惊呢?一般来说有这样几个原因。
情绪导致的,过于疲劳、有焦虑等
环境导致的,吃了新的药物、换了新的睡眠环境等
目前医学上来说,对于夜惊症是没有治疗方式的。我把自己做的两件事和大家分享一下:
千万不要尝试叫醒孩子
如果你经历过孩子夜惊,就能理解,看到孩子满眼放空大哭大叫,我们很容易第一反应就是叫孩子名字,告诉她,妈妈在这里。
这是父母本能,但却是很错误的。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旁边耐心地陪着,不是为了安抚孩子或者和孩子互动,只是为了保护孩子不要受伤。
尤其是当孩子还会下床走动的时候,我们能做的也是跟着走,防止她受伤。
一般来说,夜惊发生后,孩子立马就会像个没事人一样重新入睡的。
记录睡眠日记
如果孩子会经常出现夜惊,我建议大家做个睡眠日记,排查诱因。
小D出现夜惊的情况基本都是情绪导致的。一次是她刚刚看《冰雪奇缘2》,当时看的时候,她就和我说有一点点害怕,睡前也和我说,晚上听到“啊啊啊”的声音怎么办。
另外还有一次是小D和爸爸闹不开心了,爸爸很严厉批评了她,那天晚上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记录睡眠日记其实对于治疗夜惊没啥直接作用,但对于父母情绪有安抚的作用。
为人父母,最无力的是,不知道孩子怎么回事,不知道怎么帮助孩子。

噩梦
最后,也来说说,如果孩子做了噩梦怎么办。再次强调,噩梦和夜惊最直接的一个区别是,孩子已经完全清醒后,才开始大哭。
这时,我们要做的是,第一时间去安抚孩子。
等孩子慢慢平缓后,鼓励孩子把噩梦说出来,告诉孩子,这是梦,都是假的,妈妈在这里,你现在是安全的。
尊重孩子的选择,比如有的孩子会说要开个灯,或者妈妈讲个故事,陪一会等。等到孩子情绪稳定了,可以鼓励他继续入睡。
孩子睡眠问题有太多不可控因素了,希望我们的亲身经历能让大家也安心一点。哪怕你们家并没发生,但提前了解,就能有备无患。
最后,真心祝愿天下无“睡渣”,让每位父母都能安心睡好觉。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